陕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19678426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陕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陕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陕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陕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安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大地山河茅盾 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像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活。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郡就是水闽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总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罢? 没有到过西北-或者就是豫北陕西罢,如果只看地图,大概总以为那些在普通地图上有名有目的河流,至少比江南“水乡”那些不见于普通地图上的“港”呀,“汊”呀,要大得

2、多罢?至少总以为这些河终年汤汤,可以行舟的罢?有一个朋友曾到开封,那时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却还不知道他脚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黄河堤岸;他向下视,只见有几股细水,在淤黄泥沙中流着,他还问“黄河在哪里?”却不知这几股细水,就是黄河!原来黄河在水浅季节,就是几股细水! 大凡在地图上有名有目的西北的河,到了冬季水浅,就是和江南的沟渠一样的东西,摆几块石头在浅处,是可以徒涉的。 乌鲁木齐河,那也是鼎鼎大名的;然而当我看见马车涉河而过的时候,我惊诧于这就是乌鲁木齐河!学生们卷起裤管,就徒涉了延水的事,如果不是亲见,也觉得可惊,因为延水在地图上也是有名有目的呀! 但是当夏季涨水的当儿,这些河却也实在威风。

3、延水一次上流涨水,把“女大”“用以系住浮桥的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了十多丈远。 只是从天空飞过,你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只是从地上走过,你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还不够“概括”(恕我借用这两个字)。 你从客机的高度仪的指针上看出你是在海拔三千多公尺以上了,然而你从玻璃窗向下看,嘿,城郭市廛,历历在目,多清楚!那时你会恍然于下边是高原了。但你还得在地上走过,然后你这认识才能够补足。 你会不相信你不是在平地上。可不是一望平畴,麦浪起伏?可是你再极目远望,那边天际一道连山,不也是和你脚下的平地”并列的么?有时你还觉得它比你脚下的低呢!要是凑巧,你的车子到了这么一个“土腰”,下面是万丈

4、断崖,而这万丈斩崖也还是中间阶段而已,那时你大概才切实地明白了高原之所以为高原了罢?这也不是凭空可以想像的。 谢家的哥哥以“撒盐”比拟下雪,他的妹妹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向来都认为后者佳胜。自然,“柳絮因风起”,多么清灵俊逸;但这是江南的雪景。如果说北方,那么谢家哥哥的比拟实在也没有错。当然也有下大朵的时候,那也是“柳絮”了,不过,“撒盐”时居多。积在地上,你穿了长毡靴走过,那煞煞的响声,那颇有燥感的粉末,就会完全构成了“盐”的印象。要是在大野,一望皆白,平常多坎陷与浮土的道路,此时变得砥平而坚实,单马拽的雪橇轻溜溜地滑过,那时你真觉得心境清凉而实在,空气也清洁得好像滤过。 我还曾在戈壁中

5、远远看见一片白,颇惊讶于五月有雪,后来才知道那是盐池! 1941年8月19日注 女大:即延安中国女子大学。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尔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太傅,即东晋政治家谢安,“谢家的哥哥”指其侄谢胡儿,“他的妹妹”指谢安的侄女、东晋女诗人谢道韫。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文叙述明晰而善于变化,文字凝练而富有诗情画意。作者一反委婉含蓄的手法,以浓郁的情思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来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B作者对江南水乡风貌和西北地区河流在浅水季节的形态的渲染铺陈,是为了更有力

6、地突出延水夏季涨水时的气势,以秀美泪细来反衬壮阔雄浑。C作者对延水夏季涨水将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十多丈远的描写,虽只有短短两行,却有撮人心魄的力量,真实地写出了西北河流的威风。D作者巧用古代名句,善造意境。意境的营造和名句的妙用自然和谐、相得益彰,使人读后能获得“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美感,韵味无穷。2、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能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6分)3、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24分)(一)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傅尧俞,字钦之,本郓州须城人,徙孟州济源。十岁能为文,及登第,犹未冠。石介每过

7、之,尧俞未尝不在,介曰:“君少年决科,不以游戏为娱,何也?”尧俞曰:“性不喜嚣杂,非有他尔。”介叹息奇之。知新息县,累迁太常博士。嘉祐末,为监察御史。兖国公主下嫁李玮,为家监梁怀吉、张承照所间,与夫不相中。仁宗斥二人于外,未几,复还主家,出玮知卫州。尧俞言:“主恃爱薄其夫,陛下为逐玮而还隶臣,甚悖礼,为四方笑,后何以诲诸女乎?”时乏国用,言利者争献富国计。尧俞奏曰:“今度支岁用不足诚不可忽然欲救其弊在陛下宜自俭刻身先天下无夺农时勿害商旅如是可矣。不然,徒欲纷更,为之无益,聚敛者用,则天下殆矣。”英宗即位,转殿中侍御史,迁起居舍人。皇太后与英宗同听政,英宗有疾,既平,尧俞上书皇太后,请还政。久之

8、,闻内侍任守忠有谗间语,尧俞谏皇太后曰:“外间物论纷惑,两宫之情未通。臣谓天下之可信者,无大于以天下与人,亦无大于受天下以公,况皇帝以明睿之资,贯通古今,而受人之天下乎?如诛窜谗人,则慈孝之声并隆矣。”于是皇太后还政,逐守忠。神宗即位,徙知庐州。熙宁三年,至京师。王安石素与之善,方行新法,谓之曰:“举朝纷纷,俟君来久矣,将以待制、谏院处君。”尧俞曰:“新法世以为不便,诚如是,当极论之。平生未尝好欺,敢以为告。”安石愠之,但授直昭文馆,权盐铁副使,俄出为河北转运使,改知江宁府。徙许州、河阳、徐州,再岁六移官。哲宗立,擢给事中、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元祐四年,拜中书侍郎。六年,卒,年六十八。哲宗与太

9、皇太后哭临之,太皇太后语辅臣曰:“傅侍郎清直一节,终始不变,金玉君子也。方倚以相,遽至是乎!”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曰献简。(节选自宋史傅尧俞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今度支岁用不足/诚不可/忽然欲救/其弊在陛下宜自俭/刻身先天下/无夺农时/勿害商旅/如是可矣。B.今度支岁用不足/诚不可忽/然欲救其弊/在陛下宜自俭刻/身先天下/无夺农时/勿害商旅/如是可矣。C.今度支岁用/不足诚不可/忽然欲救其弊/在陛下宜自俭刻/身先天下/无夺农时/勿害商旅/如是可矣。D.今度支岁用/不足诚不可/忽然欲救/其弊在陛下/宜自俭刻/身先天下/无夺农时/勿害商旅/如是可

10、矣。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登第,即登科。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等次。隋唐时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B.冠,即弱冠,古代男子到了20岁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C.嘉祐,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专有名号,中国的年号制度是从秦始皇称帝开始启用的。D.谥,指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傅尧俞性格沉静,潜心向学。他十

11、岁便能写文章,未冠时即登第,但却仍能闭门读书,不事游冶,受到石介赞叹。B.傅尧俞尽职尽责。兖国公主与驸马不和,仁宗皇帝袒护公主,将驸马调到外地任职,时任监察御史的傅尧俞上疏指出这种做法不合礼制。C.傅尧俞正直敢言。皇太后听信身边奸邪小人的谗言,迟迟不将政事还给英宗。傅尧俞上疏请求皇太后以天下和公心为重,还政给英宗,并驱逐那些进谗言的小人。D.傅尧俞公正无私。王安石推行新法,希望得到他的支持,并许以高官厚位,傅尧俞不为所动,并明确表达了自己反对新法的态度。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主恃爱薄其夫,陛下为逐玮而还隶臣,甚悖礼,为四方笑,后何以诲诸女乎?(5分)(2)王安石

12、素与之善,方行新法,谓之曰:“举朝纷纷,俟君来久矣,将以待制、谏院处君。”(5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8-9题。(8分)春江晚景张九龄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注那:同“哪”。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8.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9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3、)(1)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和氓嬉戏玩耍的情景,与“青梅竹马”一词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即使九死一生也不后悔的句子是: , 。(3)短歌行中用比喻的手法,将贤才比为明月,表达了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 , ?(4)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的所说的 “ , 。”两句。(5)我们经常说:只要尽力了,就不遗憾。游褒禅山记中揭示出这个道理的句子是 , 。四、语言文字应用(共22分)(一)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A.倔

14、(ju )强 蓊(wng)郁 安土重(chng)迁 否泰(p)B.羞涩(s) 霎时(sh) 参差(cn) 愀然(qio)C.公姥(m) 便言(pin) 踯躅(zh ch) 愆期(qin)D.伶俜(pn) 修禊(x) 畏葸(x) 子衿(jn)12.下列各组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分)A躬自悼矣 壬戍之秋 匪夷所思 糜有朝矣B总角之宴 周公吐哺 踟蹰不前 其文漫灭C放浪形骸 终南捷径 即见复关 义愤填赝D游目骋怀 激流勇退 无与士眈 安之若素13.下列对古诗词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C.“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的“孤帆”采用了借代的修辞,通过描写诗人目送友人乘船离开的情境,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14.下列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373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中只收录了屈原的作品,这些作品运用楚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