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甲骨文与青铜器》课件 冀教版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677276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7.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甲骨文与青铜器》课件 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甲骨文与青铜器》课件 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甲骨文与青铜器》课件 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甲骨文与青铜器》课件 冀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甲骨文与青铜器》课件 冀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甲骨文与青铜器》课件 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甲骨文与青铜器》课件 冀教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甲骨文与青铜器 第5课 一 甲骨文 1 甲骨文的出土2 甲骨文与今天汉字的关系3 甲骨文的内容及意义 甲骨文是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什么是甲骨文 全形卜甲 商朝时期 甲骨文 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牛骨刻辞 这是甲骨文表示交通工具的两个字 你认识吗 能说出他们的造字方法吗 象形 舟 车 你能猜出以下甲骨文字吗 甲骨文的发现及研究有何意义 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 它已经具备了现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它也是研究商周历史的宝贵文献 这块龟甲上所刻的卜辞内容是 卜一位地位极高的贵族外出打猎 能否遇到野猪 鹿等动物 以及能否将它们猎获 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 反

2、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二 青铜器与金文 1 青铜铸造业 规模宏大工艺高超 2 司母戊鼎 造型宏伟纹饰古朴 3 青铜时代 我国古代青铜技术产生和发展于夏商时期 晚商至西周逐步走向鼎盛 青铜器是怎样铸造出来的呢 1 工匠先用1000 的烈火 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 铅 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2 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 3 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 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 修整 这样 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 编钟 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 工艺高超 四羊方尊 铜象尊 大盂鼎 司母戊鼎 高1 33米长1 10米宽0 78米重832 84公斤 观察商代的司母戊鼎 你从中能得出哪些认识 1 青铜工艺

3、 种类繁多 工艺高超 造型雄伟 纹饰古朴 司母戊鼎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说明我国的青铜工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 社会政治 司母戊鼎是商王权力的象征 3 文字发展 司母戊三字是铸刻在青铜鼎上的文字 它是甲骨文文字的发展 青铜器的纹饰多种多样大体分为动物形 几何形 人物活动形三大类 动物形的如饕餮纹 龙纹 虎纹等 几何形的有云雷纹 圈带纹等 人物活动图形有反应贵族社会生活的宴乐 狩猎等情景的装饰画 饕餮纹 三角云纹 狩猎纹 金文 1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2 研究商周历史的珍贵资料 商 周时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叫做金文 又叫钟鼎文 司母戊鼎文字拓片 商代金文中的文字 甲骨文 金文 楷体 夏 学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