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上传人:思无****9 文档编号:119677249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0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开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性质(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分期(1)过渡时期(1949年新中国建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2)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底1966年夏)(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夏1976年10月)(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底现在)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国大典、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p八下2页):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主要内容: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选

2、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建立人民英雄碑。开国大典(p八下34页):1949年10月1日下午,天安门广场举行。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54门礼炮是为了五四运动。 “三年以来”指解放战争时期以来,“三十年以来”指五四爱国运动;“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p八下4页):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

3、为国家的主人。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你认为中国能够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统一战线;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人民的勇敢、团结;国际社会的援助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西藏和平解放(p八下45页):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阿沛阿旺晋美达成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10月,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实现了除台湾、香港及澳门以外的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p八下1213页):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它

4、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来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家工业化准备条件。封建土地制度形成于战国时期,消亡于1952年。歌曲走进新时代中的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提到的两位与中国密切相关的人物是毛泽东、邓小平。小明与爷爷在讨论新中国的土改问题,小明抢着说:“1950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该法废除了封建地主地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小明的说法有两处错

5、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错误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理由:因为该法是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或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1954年才成立的。1950年还同没有成立。错误二: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由:因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才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专题 20世纪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毛泽东第三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20世纪中国两大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作为青少年应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给自己写出一个“座右铭”:学习他们胸怀大志、爱国爱民、百折不

6、挠、敢于创新、不怕困难的精神。“座右铭”只要是健康向上,激励奋进的都可得分。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p八下2021页):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的,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赎买政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p八下2728页): 1958年

7、发动。原因: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响: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使我国人民遇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p八下3234页):1966年,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发动“文革”,这场运动先后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利用,国家主席刘少奇也被诬陷迫害至死(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灾难。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8、文化大革命”结束。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时期)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1978年底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内容:(p八下3839页)思想: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2)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9、改革开放: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p八下42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村乡镇企业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政企分开;以按劳分配为主;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对外开放经济特区的建立最早的经济特区:1980年,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

10、外开放的“窗口”,被称为“一开了对外开放的突破口。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扩大:1984年,我国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后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开发区;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区已由沿海向内地发展。(经济特区的“特”的含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歌曲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

11、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79年那个“春天”的到来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相关;“春天”指改革开放;“中国的南海边”指东南沿海;画了一个“圈” 指经济特区。对改革开放感想、启示:改革开放是符合中国国情,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发展才是硬道理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党的正确领导;中国人民高涨的劳动热情;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各行各业的支援。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分别指(D)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C.农业合作社台商来到龙岩。负责接待的小李给他介绍说:“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从

12、沿海开放城市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现在延伸到内地。龙岩是福建的经济特区,在这里您可以大展宏图。”小李的说法有两处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错误一:从沿海开放城市到经济特区。理由:因为经济特区是最早建立的,然后才建立沿海开放城市。错误二:龙岩是福建的经济特区。理由:因为龙岩不是沿海城市,更不是经济特区,龙岩是福建的内地,厦门才是我国的经济特区。专题 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期的划分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第

13、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我国封建社会形成。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是中国现代史开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民族区域自治 (p八下56页)背景: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提出:在筹建新中国时提出的。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国内少数民族实行一律平等政策,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