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安徽交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76692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189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安徽交_第1页
第1页 / 共189页
(交通运输).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安徽交_第2页
第2页 / 共189页
(交通运输).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安徽交_第3页
第3页 / 共189页
(交通运输).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安徽交_第4页
第4页 / 共189页
(交通运输).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安徽交_第5页
第5页 / 共1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安徽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安徽交(1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二一年八月- 2 -第三章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目 录第一章 项目建设基础1 一、主办方支持有力,发展环境优越1 二、领导班子办学理念先进,领导能力强1 三、办学定位准确,社会认可度高2 四、坚持系(所)企一体育人,产学研结合紧密2 五、专业建设成效明显,特色鲜明3 六、社会服务能力强3第二章 项目建设目标5 一、指导思想5 二、建设思路5 三、总体目标6 四、具体建设目标6第三章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9 第一节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设项目9 一、项目建设背景10 二、现有基础与优势10 三、建设目标13 四、建设内容15 五、项目

2、建设资金预算33 六、项目建设进度及验收要点34 第二节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项目37 一、项目建设背景38 二、基础与优势39 三、建设目标58 四、建设内容59 五、项目建设资金预算87 六、项目实施进度及监测指标88 七、专业建设保障90 第三节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建设项目93 一、项目建设背景94 二、现有基础与优势95 三、建设目标98 四、建设内容100 五、项目建设资金预算115 六、项目建设进度及验收要点116 第四节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项目124 一、项目建设背景125 二、现有基础与优势126 三、建设目标129 四、建设内容131 五、项目建设资金预算145 六、项目

3、建设进度及验收要点146第四章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项目150 一、建设基础150 二、建设目标151 三、建设思路152 四、建设内容152 五、资金预算及建设进度153 六、预期效果154第五章 项目资金预算及进度安排156 一、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分年度资金预算156 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院校建设项目经费汇总158第六章 项目建设保障159 一、组织保障159 二、制度保障159 三、经费保障160第七章 附 件161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161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167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

4、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专项资金使用监管实施细则173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178III第一章 项目建设基础一、主办方支持有力,发展环境优越 学院举办方安徽省交通厅对学院办学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极大的支持,为学院依法自主办学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证和制度环境。2001年,省交通厅就组建了包括厅直企事业单位和各地市交通局在内的学院董事会,各董事单位对学院办学提供了大力支持,不仅给予了经费上的资助,而且为学院走产学研结合道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干部选拔和任用方面,省交通厅将副处级以下干部的任用权限交给了学院,学院也制定了严格的选拔任用办法,加大了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力度。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5、2006年,省交通厅又协调省人事厅,对我院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进行了政策倾斜,为青年教师职称晋升、改善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资金投入方面,省交通厅每年拨付学院贫困生资助专项资金100万元,每年保持对我院投入基本建设资金800-1000万元,从2001年学院成立以来,省厅已经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556.9万元,以科研项目支持资金908.1万元 。在省级示范院校建设项目中,省交通厅又成立了由丁庆领副厅长任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并对建设资金给予了大力支持。二、领导班子办学理念先进,领导能力强学院领导班子健全,群体结构合理,整个班子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表率作用好、威信高,是一个

6、具有前瞻性战略思维的领导集体。院长窦晓光教授原任安徽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是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对高职学院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独到的见解和理性的把握;党委书记赵奋同志曾担任多年安徽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局长,是安徽省交通运输管理知名专家;副书记魏华巍同志原任省公路局副局长,也是公路建设管理方面的知名专家;副院长金朝勇同志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30多年,是安徽省筑路工程机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完成了省厅与企业汽车科研和应用技术课题多项,是省内汽车与工程机械行业有影响的专家;副院长同志原任安徽省航道管理局局长,现兼任安徽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总经理,是港航基础建设与投资管理领域的专家。学院领导班

7、子具有深厚的行业企业背景,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善于捕捉市场信息,善于利用一切有利的因素、机会、条件发展学院,办学理念先进,具有前瞻性战略思维、科学决策能力和极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三、办学定位准确,社会认可度高学院坚持“立足交通,服务行业,面向社会”的办学定位,紧紧围绕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精心打造“安徽交通黄埔”品牌,培养的学生“能吃苦,下得去,上手快,留得住,后劲足”,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院考生第一志愿上线率、新生报到率、毕业生就业质量均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招生就业工作一直保持着“进口旺,出口畅”的喜人局面,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在中国路桥集团、中铁大桥局、一汽丰田公

8、司等大型企业中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学院2006年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08年被遴选为安徽省首批省级示范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先后被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直系统“三优文明单位”;被省交通厅授予“全省交通系统文明单位”;被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农委、省扶贫办授予“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连续四年被省教育厅授予“全省就业先进集体”、2009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就业先进单位单位” 荣誉称号。四、坚持系(所)企一体育人,产学研结合紧密学院结合重点专业建设,以骨干教师为主体,以工学

9、结合为目的,在重点建设专业的基础上,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先后成立了“安徽交院公路设计事务所”等七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较高从业资格、一定生产规模的院办企业,成立了工程性移民安置研究所等5个应用技术研究所,并以这些企业(研究所)为平台,支持相应专业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教师深入工程实践,提供学生顶岗实训、工学交替的实践锻炼机会,又面向市场,服务行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这些院办企业总固定资产超过1200万元,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从业人员达500多人,其中的技术与管理骨干均由相关专业教师兼任,并作为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学院走产

10、学研相结合发展之路的办学特色。五、专业建设成效明显,特色鲜明学院紧紧围绕交通产业链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需求,打造特色品牌专业,专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现已建成“国家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教育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精品专业、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1个、省部级精品课程9门。为满足安徽建设“水运强省”的需要,2008年,学院水上运输类专业建设取得突破进展,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两个专业开始招生,与之相应的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和

11、海船甲类三副、三管轮适任考试培训资质顺利通过国家海事局的审核验收,这两个专业的招生也填补了我省水上运输专业的空白。 六、社会服务能力强学院坚持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积极为地方交通建设服务,累计承担全省县乡公路的改建工程勘测设计项目26个,勘察各等级的公路累计里程2397.6公里,独立承担大、中型桥梁设计42座,完成公路设计1582公里,出具农村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326个;先后被世界银行确定为合(肥)-安(庆)高速公路和铜(陵)-汤(口)高速公路的外部监测机构,目前仍然承担着世行三期、四期项目的外部监测任务。2001年学院承担全省公路收费稽查项目,为国家追缴公路规费近7

12、亿元;2006年学院承担全省农村公路普查项目,在全国开创了农村公路普查采用GPS测量技术的先例,被交通部向全国推广,此项目累计测量农村公路18万公里,为国家节约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近30亿元。学院受安徽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站委托长期举办全省试验检测人员培训班,为我省交通建设一线培训了大批试验检测技术人员,累计达35期,培训3215人次。从2005年开始,省交通厅相关部门委托我院每年对全省公路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质量监督单位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先后培训5200人次。为迅捷物流、江淮汽车等合作企业培训在职职工累计1200人次;学院自2002年起连续承办了8届安徽省省直机关驾驶员的等级培训与鉴定

13、工作,并为社会举办了数届汽车维修工,高级汽车营销员、物流师等职业技能的鉴定,累计鉴定12548人。学院紧紧围绕行业发展,进行科技开发和应用技术研究,近年来承担的安徽省交通科技进步计划项目达到了27项,项目资金累计为380万元。其中我院承担的交通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在2004年获得全国交通职教研究会第十一届教育科研成果评审一等奖,多媒体网络教育管理系统在全省高职院校中首次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公路标志板铝改塑的研究和设计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两项专利,并已在徽杭高速公路和池州市大部分国省道上推广应用。第二章 项目建设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

14、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进校企深度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坚持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紧紧围绕交通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面向市场,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学院综合办学实力。二、建设思路根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发挥先导作用的要求,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强化“系(所)企一体,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

15、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高水平建成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1. 创新机制,合作发展充实调整学院董事会,建立有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完善董事会、理事会章程,积极构建科学规范的董事会、理事会工作制度,充分发挥董事会、理事会功能,增强学院办学活力。以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为纽带,整合校企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现校企之间的紧密结合,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的人才培养体制。2. 突出核心,强化建设以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建设为核心,加强专业、师资、实训基地的校企共建。按企业要求“量身定做”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让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计划制订、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质量评价等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合作共同育人。3. 融合资源,提升实力充分发挥“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董事会”的作用,深度融合行业资源、企业资源、校友资源,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