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7年中考政治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七下)第五单元 守法护法 健康成长课件2 湘教版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674054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17年中考政治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七下)第五单元 守法护法 健康成长课件2 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省2017年中考政治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七下)第五单元 守法护法 健康成长课件2 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省2017年中考政治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七下)第五单元 守法护法 健康成长课件2 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南省2017年中考政治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七下)第五单元 守法护法 健康成长课件2 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南省2017年中考政治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七下)第五单元 守法护法 健康成长课件2 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17年中考政治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七下)第五单元 守法护法 健康成长课件2 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17年中考政治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七下)第五单元 守法护法 健康成长课件2 湘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七年级 下册 第五单元守法护法健康成长 1 2016年8月13日 在珠海市一男子开着车居然睡着了 车辆失控连续碰撞路边花基和标警桩 撞完后人都没醒来 交警只好连人带车吊走 经过酒精测试 结果为53mg 100mL 属于酒后驾驶 所幸的是 事故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名男子的行为 影响了社会公共秩序 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应该受到刑罚处罚 违反了道路安全交通法 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 B C D 解析 考查点 违法行为及应承担的责任 公共秩序 解题思路 这名男子的行为属于酒后驾驶 根据酒精测试结果不属于醉驾 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所以他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故

2、 正确 车辆失控连续碰撞路边花基和标警桩 影响了社会公共秩序 正确 只有触犯刑法才会受到刑罚处罚 错误 答案C 2 内蒙古自治区的一名中学生上学时因遭受校园暴力 回家后自缢身亡 当日下午涉事人员已经被公安机关控制 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从此案例中我们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每个人都应该依法严格要求自己 违反法律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般违法行为有可能发展为犯罪 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有严格界限A B C D 解析 考查点 违法行为 解题思路 涉事人员已经被公安机关控制说明涉事人员的行为触犯了法律 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们不能做法律所禁止的事 要依法严格要求自己 说

3、法正确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说法错误 说法正确 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A 3 2016梧州2 2分 右图 陷阱 警示我们 要明辨是非 拒绝不良诱惑 要提高认识 增强自控能力 要学会自我保护 抵制各种诱惑 生活中处处是陷阱 是无法预防的A B C D 解析 考查点 明辨是非 抵制不良诱惑 解题思路 漫画中一只小猫面对一条鱼蠢蠢欲动 鱼作为诱饵代表生活中的不良诱惑 下面往往是陷阱 所以面对诱惑一定要明辨是非 抵制不良诱惑 增强自控能力 正确 抵制各种诱惑的说法错误 排除 生活中的陷阱是可以预防的 说法太绝对 答案A 4 央视 新闻1 1 节目给出了一组数据 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

4、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 以上 而且呈严重的低龄化趋势 犯罪手段也呈成人化 暴力化倾向发展 青少年犯罪主要原因有 无知 法律意识缺乏 盲目模仿影视作品中虚构人物的情节和行为 盲目从众和报复心理 逞能好胜 在网络中寻求刺激A B C D 解析 考查点 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 解题思路 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法律知识 盲目模仿和逞强好胜 常按自己的行为方式采取报复行为 由于从众心理形成了帮派团伙 均符合题意 答案B 5 材料一 南宁一食品公司利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其产品 历经百年传承发扬 等内容 经查 如此提法并无根据 其广告属虚假宣传 该食品公司也因此受到了处罚 据悉 此案例成了南宁查处

5、首例微信公众号违法广告案 材料二 六个月大女婴连人带推车一起 失踪 了 从2016年7月8日晚到9号上午 一条 爱心接力 寻人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被刷屏转发 女婴的下落引发热烈关注 正当大家着急女婴是否能找回时 剧情却在7月9日下午有了大反转 广州市白云警方发布消息称女婴 失踪 事件子虚乌有 是女婴父亲彭某在朋友圈发布虚假消息 并向警方虚构情节报警 1 根据材料一 请你对该食品公司的行为性质做出说明 2 根据材料二说一说 彭某的行为有何不良影响 1 违法行为 不负责的行为 不诚信的行为 不道德的行为 2 欺骗了公众的爱心 破坏了社会秩序 损害了自己的声誉 应受到道德的谴责 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6 材料一 中学生刘强平时小偷小摸习惯了 认为派出所教育一下就出来了 屡教不改 后来因伙同他人盗窃数额特别巨大被判刑 材料二 小明在学校里被学校的高年级同学索要钱物 稍有不从就会遭到高年级同学的恐吓及拳打脚踢 最终因害怕遭到殴打逃学 阅读材料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对材料一中刘强的做法作以评析 2 材料二中小明做法正确吗 作为中学生 我们遇到类似状况应怎么做 1 刘强从开始的一般违法行为逐渐走向了犯罪行为 受到了刑罚处罚 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 若不及时改正 发展下去 就可能导致犯罪 一般违法与犯罪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青少年要从小杜绝不良行为 防微杜渐 树立法制观念 2 错误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应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学会寻求法律帮助 或可以先告诉老师和家长 通过非诉讼途径进行协调解决 还可以通过诉讼手段解决 不能忍气吞声 助长违法犯罪行为 也不能以暴制暴 以牙还牙 否则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而违法犯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