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爱莲说课件2 语文版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672125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5.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爱莲说课件2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爱莲说课件2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爱莲说课件2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爱莲说课件2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爱莲说课件2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爱莲说课件2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爱莲说课件2 语文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莲说 周敦颐 学习设计 一 课前热身 请展示收集到的有关 周敦颐 或 莲花 的名言 诗句和故事 示例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 小池 作者简介 周敦颐 1017 1073年 宋代道洲 现在湖南省道县 人 字茂叔 哲学家 他从小喜爱读书 在家乡颇有名气 人们称赞他说 志趣高远 博学力行 有古人之风 因他世居道县濂溪 后居庐山莲花峰前 峰下有溪 也命名为濂溪 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 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 著有 周元公集 写作背景 宋熙宁四年 公元1071年 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 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 襟怀淡泊 平生酷爱莲花 周敦颐来星子后 在军衙东侧开挖了

2、一口池塘 全部种植荷花 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 55岁 又抱病在身 所以每当茶余饭后 他或独身一人 或邀三五幕僚好友 于池畔赏花品茗 并写下了散文 爱莲说 解题 说 是议论文的的一种文体 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 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 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二 认定目标 1 体会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学习记叙 抒情 议论的结合 2 学习一些文言词语 尤其是多义词 3 理解作品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批判 领悟作者以 莲 自况 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四 整体感知 1 熟读全文 1 朗读指导 点拨节奏和语气 2 播放录音 听名家泛读 感受语言之美 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

3、 2 疏通文意 看注释讲解大意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质疑 全班交流 分段进行 释句 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我唯独喜爱莲花 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 却不受淤泥的沾染 它经过清水的洗涤 却不显得妖媚 它的茎 中间是贯通的 外形是笔直的 不生枝蔓 不长枝节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 花之君子者也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 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 人们 可以远远地观赏它 却不可贴近去玩弄它啊 莲花 是花中的君子 对于莲花的喜爱 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4 再读课文 理出课文结构 标注在课本上 第一部分 1

4、 描绘了莲花高贵的品质 高洁的形象 第二部分 2 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 分评三花 并以莲自况 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五 研读文本 新课导入略 问题探讨 1 周敦颐爱不爱菊花 为什么 不爱 理由是 1 他自己说 独爱莲 2 他认为菊花象征隐士 而他不愿做隐士 因为隐士的生活态度太消极 他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 他要在污浊的社会里洁身自好 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 3 从他和陶渊明的两个 独 字中可以看出 二者之意都在于表现出自己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和独特的个性 并不是要突出谁更爱菊花 2 世人甚爱牡丹 一句中的 甚 字可否删去 为什么 不可删去 因为 甚 字表明爱牡丹的人很多 且爱得也很深

5、若删去会削弱反衬的效果 3 莲花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主要象征自己在污浊的社会里要洁身自好 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 4 作者将菊花 牡丹 莲花一一拟人 表达了什么思想 1 婉曲地批判当时趋炎附势 追求富贵的世风 2 用具有高洁品格的 莲 自况 表示自己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 保持正直坚贞节操的生活态度 5 本文主要运用的是什么写作方法 托物言志 托 莲花 这个 物 言 洁身自好 之志 作者赋予花以人的品格 表面上是说花 其实是在说人 写爱莲 其实是在写爱君子洁身自好 正直坚贞的节操 6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 运用了对偶 排比 比喻 拟人等修辞方法

6、 7 具体地说说作者写了莲的哪些美好形象 美好形象一 纯洁质朴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生长环境 美好形象二 正直芳香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体态气味 美好形象三 清高坚贞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形象风度 8 作者描写莲花 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 世人爱牡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用 菊 和 牡丹 来做正衬和反衬 惋惜隐逸者的消极避世 鄙视富贵者的争名夺利 赞赏了君子洁身自好 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9 作者把 菊 牡丹 莲 比喻成哪三种人 菊 比喻隐士 牡丹 比喻富贵的人 莲 比喻君子 六 把握主旨 作者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 歌颂了莲花坚贞的

7、品格 表明了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 对高尚情操的崇奉 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从而表现出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七 拓展延伸 1 继续收集有关描写莲花的诗词名句 示例 江南 汉乐府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南乡子 李珣 乘彩舫 过莲塘 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香偎伴笑 争窈窕 竞折团荷遮晚照 2 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 为什么喜欢 请写一篇 爱说 要求有思想 有知识 有文采 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