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管理)商业银行IT价值管理模型研究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66693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177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价值管理)商业银行IT价值管理模型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77页
(价值管理)商业银行IT价值管理模型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77页
(价值管理)商业银行IT价值管理模型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77页
(价值管理)商业银行IT价值管理模型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77页
(价值管理)商业银行IT价值管理模型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价值管理)商业银行IT价值管理模型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价值管理)商业银行IT价值管理模型研究(1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财 政 部 财 政 科 学 研 究 所博 士 学 位 论 文题目:商业银行IT价值管理模型研究目录目 录目 录2摘 要5Abstract7第一章 绪论101.1 研究背景及内容101.1.1 研究背景101.1.2 研究对象及内容121.1.3 论文构思背景131.2 研究意义141.2.1 理论意义141.2.2 实践意义151.3 研究思路及方法151.3.1 研究逻辑思路151.3.2 研究物理结构171.3.3 研究方法191.4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211.4.1 本文创新点211.4.2 本文不足211.5 本章小结22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232.

2、1 理论基础232.1.1 系统论及耗散理论232.1.2 信息“悖论”及诺兰阶段理论242.1.3 价值工程及建模理论272.2 文献综述302.2.1 商业银行信息化研究综述302.2.2 价值管理研究综述342.2.3 IT价值研究综述402.2.4 IT价值管理模型研究综述472.3 本章小结50第三章 商业银行信息化、价值管理及IT管理533.1 商业银行信息化的概况533.1.1 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的历程543.1.2 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的现状573.1.3 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的问题613.2 商业银行价值管理概况643.2.1 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的内容及过程653.2.2 商业银行

3、价值管理的计量工具673.2.3 商业银行价值管理面临的问题683.3 商业银行IT管理概况703.3.1 商业银行的IT组织架构713.3.2 商业银行的IT运行管理733.3.3 商业银行的IT风险管理753.4 本章小结78第四章 IT价值管理的概念框架与螺旋模型794.1 IT价值管理概念框架794.1.1 IT价值的概念界定794.1.2 IT价值管理的概念框架834.1.3 对象、目标及假设854.1.4 基本要素及质量要求874.1.5 识别分析及成果报告884.2 IT价值管理螺旋模型的提出894.2.1 螺旋模型与IT价值管理模型904.2.2 ITVM-SM的框架模型934

4、.2.3 ITVM-SM的截面模型954.2.4 ITVM-SM的价值管理工具994.2.5 ITVM-SM的主客体及应用要求1014.2.6 ITVM-SM指导理念的辨析1034.3 本章小结104第五章 商业银行ITVM-SM的应用框架1055.1 商业银行应用ITVM-SM的准备1055.1.1 商业银行IT价值的产生及层次1055.1.2 商业银行ITVM-SM的组织保障1085.1.3 商业银行ITVM-SM实施的架构及流程1105.2 商业银行ITVM-SM的IT价值规划过程1135.2.1 IT价值的目标分析1135.2.2 IT-业务影响性分析1175.2.3 IT价值规划的成

5、果运用1215.3 商业银行ITVM-SM的IT风险分析过程1225.3.1 IT风险内容的分解1225.3.2 IT风险内容的分类1255.3.3 IT风险内容的量化1295.3.4 IT风险分析的成果运用1335.4 商业银行ITVM-SM的IT价值分析过程1365.4.1 IT价值分析的功能分析1375.4.2 IT价值分析的成本分析1415.4.3 IT价值公式的综合计算及运用1435.5 商业银行ITVM-SM的综合评价反馈过程1455.5.1 ITVM-SM的价值优化1465.5.2 ITVM-SM的综合反馈1495.6 本章小结151第六章 商业银行ITVM-SM的应用案例153

6、6.1 案例情况及目标选择1536.1.1 总体概况1536.1.2 IT资源概况1546.1.3 现场调查概况1556.2 ITVM-SM的应用过程1566.2.1 IT价值规划过程1566.2.2 IT风险分析过程1576.2.3 IT价值分析过程1606.2.4 综合评价反馈过程1616.3 本章小结163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1647.1 本文的主要结论1647.2 研究展望166参考文献167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175后记176本论文插图目录图1-1 本文的研究思路.16图1-2 本文研究物理结构图.18图2-1 诺兰六阶段模型.26图2-2 BRA中的评估方法.48图3-1 商业

7、银行价值管理的框架过程图.66图3-2 商业银行IT管理总体组织架构图.71图4-1 IT价值管理概念框架结构图.84图4-2 螺旋模型过程示意图.90图4-3 ITVM-SM整体框架模型图.93图4-4 ITVM-SM的截面模型. 96图4-5 ITVM-SM截面模型的路径图.98图4-6 IT-业务平面图.98图5-1 商业银行IT价值产生的熵流图.107图5-2 商业银行ITVM-SM组织架构变革图.108图5-3 商业银行ITVM-SM实施整体架构.110图5-4 商业银行ITVM-SM实施整体流程.111图5-5 IT价值战略目标选择的POWER SWOT分析115图5-6 关键业务

8、与IT资源映射过程图.119图5-7 关键业务相关IT资源风险发生概率映射过程图134图5-8 功能分析的系统功能图示例.119本论文附表目录表2-1 诺兰模型的内容及特点.27表3-1 商业银行体系变迁及信息化阶段对照表.57表3-2 商业银行价值管理与IT价值管理差异对照表.70表5-1 商业银行IT公有风险分类表.124表5-3 IT风险影响分类表.126表5-4 IT风险事件分类表.127表5-5 IT风险严重性分类表.128表5-6 商业银行业务操作的功能定义中常用名词、动词及形容词示例.138表5-7 商业银行业务操作功能实现表.139表5-8 商业银行IT-业务组合IT资源技术评

9、判系数表.140表5-9 商业银行IT-业务组合IT资源功能评判系数表.141表6-1 2010年末某城商行主要经营指标概览.154表6-2 某城商行近五年IT投资分布表.155表6-3 IT价值现场访谈内容表.155表6-4 信贷业务IT资源占用表.157表6-5 信贷业务IT风险评估表.159表6-6 信贷业务IT功能评价计分表.160表6-7 信贷业务IT资源占用生命周期成本测算表.161179摘 要自信息技术诞生之日起,关于IT价值的讨论,就成为学界的热点。1987年,当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首次质疑IT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后,更是将IT价值的争论推向高潮。在争论声中,信息技术

10、的发展日新月异,不但逐步进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在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日常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时代已然来临的今天,IT价值的存在已无异议,但如何产生?如何表现?价值几何?各种不同视角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这一论题却历久而弥新。近年来,我国部分商业银行逐步接受并实践了价值管理,IT管理的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价值管理与IT管理之间并未形成有机的联系,IT价值管理游离于商业银行全面价值管理之外。同时,作为信息化水平较高的行业之一,IT技术已经渗透至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的各个角落,IT与业务不断交织融合,IT投资的比重提高,业务向虚拟化发展,IT风险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I

11、T是一把“双刃剑”,善用IT,可能带来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忽视风险,则可能带来较大的损失。这种与IT相关的,收益与风险相衡的IT价值,如何产生?如何表现?价值几何?如何通过IT价值管理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是一个现实而又重要的命题。本文在全面综述当前商业银行信息化、价值管理、IT价值、IT价值管理模型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耗散论的熵流交互视角,尝试使用“熵流”的基本原理解释IT价值的产生。以信息“悖论”、诺兰阶段理论为研究导向,简述并分析商业银行信息化、价值管理及IT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商业银行IT价值管理亟待推进。以价值工程及建模理论为实用工具,一方面,借鉴价值工程中的价值公式,提出了服务于I

12、T价值管理的,以风险、功能、成本为核心的IT价值衡量评价公式;另一方面针对IT价值管理概念界定不清的弊端,借鉴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提出了IT价值管理的概念框架;借鉴软件工程中的螺旋模型,提出了IT价值管理螺旋模型。根据商业银行运行的特点,设计了IT价值管理螺旋模型的应用框架,并进行了简要的案例分析。最后,对本文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整体看,本文除绪论及结论外,共5个章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理论研究和前期铺垫、概念界定与模型构建、模型应用和案例分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理论研究和前期铺垫,包括第二、第三章。第二章对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评价,并指出对本文的指导作用;第三章分析了当前商业银行信息化、价值管理、IT管理的历程、现状及问题,指出开展IT价值管理有利于化解现有问题、促进长远发展。第二部分,概念界定与模型构建,包括第四章。基于“熵流”的价值观点,阐明IT价值的产生,并给出了IT价值、IT价值管理的概念及IT价值衡量公式,进一步设计了IT价值管理的概念框架。以此为起点,在IT价值管理中引入螺旋模型,并分别对其框架模型、截面模型、管理工具、相关要求和应用要求进行了明确界定。第三部分,模型应用和案例分析,包括第五、第六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