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榆县八年级语文下册 18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长春版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664694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4.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通榆县八年级语文下册 18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吉林省通榆县八年级语文下册 18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吉林省通榆县八年级语文下册 18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吉林省通榆县八年级语文下册 18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长春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吉林省通榆县八年级语文下册 18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长春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通榆县八年级语文下册 18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长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通榆县八年级语文下册 18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长春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 要么是谦谦君子 要么是窈窕淑女 要么象征着团圆 要么暗示着分离 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 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 所以 文人学者们常借月亮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调动你的语文积累 说出两句吟咏月亮的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北宋 王安石 关于 月亮 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 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 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 作诗讽刺新法 被捕下狱 这就是有名的 乌台诗案 出狱后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是一个有职

2、无权的闲差 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 游乐于山水间 咏唱江山 感怀英雄 抒发郁闷心情 本文作者是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他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和父亲苏洵 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选自 东坡志林 我们学过他的 水调歌头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请背诵出来 甲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 大醉 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

3、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初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 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 无与为乐者 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 亦未寝 相与 步于中庭 庭下 如积水空明 水中 藻 荇交横 盖 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 无竹柏 但 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 再读课文 要求 参考注释理解课文 掌握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 能翻译课文 解释词语 翻译句

4、子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 我 脱了衣服 打算睡觉 这时月光照进门里 十分美好 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愉快的样子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考虑 想到 于是 就 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 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卧 睡 共同 一起 徒步徐行 院里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 于是 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月光洒满庭院 如同积水一般清明澄澈 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就像水中交错的藻 荇 清澈透明 交叉错杂 原来是 连词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 那个地方

5、没有竹子和柏树 只是缺少像我两这样的闲人罢了 连词 只是 不过 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也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而已 罢了 1 请看图片 说一说可用本文中的哪几句来描绘 并说明你的理解 课文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将短文分三层 概括层意 并指出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 元丰六年 相与步于中庭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交待夜游的时间 地点 原因 人物 记叙 叙述 写庭中月景 描写 写景 抒发内心感受 表现旷达胸襟 抒情 寻伴夜游 庭院月色 月下感叹 问题探究 1 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 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 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 写出两句 并以

6、其中一句为例 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遂至承天寺 理由 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怀民亦未寝 理由 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 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 关系亲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理由 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皎洁空灵 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简要赏析 写出了月色的什么特点 积水空明 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 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 藻荇交横 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 写竹柏之影参差错杂 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 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 疏影摇曳 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文中说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说说句中的 闲人 的 闲 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闲

7、人 的含义有哪几点 以别人的不闲反衬两人之闲 点明主旨 1 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2 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文中的点睛之笔是什么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这些句子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1 贬谪的悲凉 2 人生的感慨 3 赏月的欣喜 4 漫步的悠闲 5 虽屡遭贬谪 却能自我排遣的乐观豁达 句子解析 月色入户 运用拟人写法 自然生动 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 主动来与他作伴 有意来慰藉这位失意的诗人 欣然起行 写作者的反应 睡意顿消披衣而起 见月光如同见久违的朋友 欣然相迎 可以想象他这时交游断绝 门庭冷落的境况 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 在寂寞的寒夜 依然来拜访他

8、 念无与乐者 写出作者在贬谪中寂寞寡欢 即使多年的老朋友也不敢和他来往 一同赏月应该是志同道合之人 世上那些庸俗势利之徒 是不配来与自己共同赏月的 晋代陶渊明因不满官场的黑暗腐败 愤而辞官回乡 过起了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的闲适恬淡的生活 本文中 作者也以 闲人 自居 这悠闲与陶渊明的一致吗 简述你的理由 例 作者自称 闲人 流露了抛却官场烦恼 醉心于自然风物的恬淡闲适 其心境是安宁愉悦的 这与陶渊明是一致的 从 欣然起行 中即可看出 或者 作者自称 闲人 既流露了抛却官场烦恼 醉心于自然风物的恬淡闲适 也有因不能为朝廷效力的感伤 其心情是极其复杂的 与陶渊明的心情有细微的差别 判断下列说

9、法的正确与否 对的打 错的打 A 月色入户 把月光拟人化 写得自然而生动 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 主动地与他作伴 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B 念无与为乐者 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 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C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短短三句话 没有写一个月字 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 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 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小结主题 文章通过对庭中澄澈透明的月色极其生动的描绘 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 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D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语

10、感慨深长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 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读故事 完成题目 有一天 本文作者苏轼去拜访王安石 王安石因有其他客人 先请他到书房歇息 恰巧 案头放着一篇王安石未写完的诗稿 题目叫 咏菊 开头两句是 昨夜西风过园林 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轼心想 秋菊跟春花不一样 它能和寒霜鏖战 宁枯在枝上 也不凋谢零落 说西风 吹落 满地金 太不符合实际生活了 于是提笔又写了两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 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看了他的续诗 心中好笑 便借机把他从京城调往黄州作官 苏轼不服气 对王安石的报复行为十分不满 一次大风过后 惆怅之中 他闲步花园 却真的见到了菊花纷纷

11、下落 满地铺金的情景 才知道黄州的菊花与别处的不同 同时感到自己的续诗也是不妥当的 1 故事说苏轼被贬黄州的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这是事实吗 故事中说 苏轼是因为乱改当时做宰相的王安石的诗受到报复而被贬黄州 这是虚构的 事实告诉我们 苏轼是因为 乌台诗案 而被贬的 苏轼在政治上比较保守 与王安石的政见确有不同 2 菊花是不是真的不会脱落 你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吗 菊花有两种 一种花瓣结密的不落 一种花瓣不十分密的会落 所见菊花以前者为主 黄州的菊花却以后者为主 3 这个故事给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生活是写作源泉 要写好作文一定要深入生活 体验生活 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 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的心情的词语 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 或是愉快的 或是郁闷的 等等 要体现 一切景语皆情语 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