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二抢分点一综合性选择题讲义含解析201901191601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660885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1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二抢分点一综合性选择题讲义含解析20190119160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二抢分点一综合性选择题讲义含解析20190119160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二抢分点一综合性选择题讲义含解析20190119160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二抢分点一综合性选择题讲义含解析20190119160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二抢分点一综合性选择题讲义含解析20190119160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二抢分点一综合性选择题讲义含解析2019011916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二抢分点一综合性选择题讲义含解析20190119160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抢分点一抢分点一 综合性选择题综合性选择题 识体 理线 明事 察情识体 理线 明事 察情 解答散文综合性选择题须明确的四个维度 1 识体 散文是一个文体大类 具体又包括写景散文 叙事散 文 抒情散文 哲理散文等 不同的类型 写法不同 以抒情 散文而言 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 但通常没有 贯穿全篇的情节 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 2 理线 散文没有情节 但散文不能没有线索 因此梳理散文 的线索是理解散文的关键 综合性选择题选项设置 有的直接 就是线索 有的是对线索的侧面考查 3 明事 散文的 事 包括两类 一是文章因何事而起 这类 事也就是散文的 由头 是散文感情的酵母 一类是散

2、文写了 哪些事 这类事可以是具体的人或物 是作者情感的凭借 是 所抒之情的载体 4 察情 抒情是散文的主要目的 对散文情感的理解 归根结 底要回到散文的情感上 核心提示 综合性选择题是文本阅读类 题目的必考题 因文体不同 考法和答法也不完全相同 散文的综合性选择题 多从 散文的体裁 题材 线索 手法 情感等角度命制 解 答这类题目 也要从 识 体 理线 明事 察 情 等角度综合考量 突破点 综合选择题 下列对 小巷幽幽 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 典例 A 本文描绘了老城区一幅幅朴素而温馨的画面 小巷简陋狭窄却幽静整洁 居民生活 艰苦却勤奋热情 洋溢着类似 边城 里的人情美

3、B 作者在叙事上尽量避免居高临下的说教和浅表直露的煽情 而代之以布衣平民多见 的 娓娓道来 行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C 本文开头将辽河两岸新老城区加以对比 然后引出对小巷 明媚与妖娆 的细致描 写 表现美好人情不会因城市化建设而淡化的主题 D 从选材上看 作品能够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世界 真实典型 点面结合 形 散而神聚 因而较好地凸显了作者的主要创作意图 思维流程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 1 步 读文本 知大意 本文以幽幽小巷为抒情对象 叙写了辽河北岸普通百姓平凡生活的日常小事 显示了夫 妇之恩爱 邻里之善良 父母子女之亲密的人间温情 表达了作者对平凡 和谐 美好生活 的赞美之

4、意 2 第 2 步 审题干 明角度 1 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明示了选项是从 内容 和 艺术特色 两个角度命制 考查的能力是 分析 鉴赏 有别于信息的筛选整合 2 不正确 明确选择的方向 一项 明确选择的数量 第 3 步 列要点 找对应 设题维度 选项分析 察情 角度设题 把握情感 A 项 幽静 热情 人情美 情感分析 正确 识体 角度设题 明确叙事特点 B 项 叙事 娓娓道来 对文体特点分析正 确 明事 角度设题 作用分析错误 C 项 老城 是生活环境 不是对比 主题理 解不当 理线 角度设题 把握事件与主题 D 项 选材 点面结合 用 人情美 贯穿 正确 答案 C 类题拓展

5、阅读 小巷幽幽 完成下列题目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写巷口处收废品夫妇的小院 描写细腻 无论是种植还是摆设 都给人以温馨 恬静之美 B 在这个小巷里 木匠 瓦匠 油漆匠 水暖工 各色人等杂而不乱 作者对这一场 面的描写是点面结合 C 文章叙事多而不乱 特别是后半部分 介入 我 的视角 写小巷中充溢着温暖和 爱 真实感人 D 这篇散文以 小巷幽幽 为题 显示了小巷生活幽静和美的特点 也表现了作者对 改善生活环境的期盼 解析 文章没有 表现作者对改善生活环境的期盼 答案 D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 17 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3 题 3 镌刻的信

6、仰 从窗户望出去 是垂杨柳 李广桃树和近在眼前的沙丘 那么切近 仿佛伸手就能抓 到灼热滚烫的沙子 柔和的沙丘曲线 向两边绵延伸展 白色的天空 向上再向上 才呈现 出蓝色 窗外的风景就这样入眼入心 没有远近纵深 分明中国画的景致 寂寥无声 凝固 在时空的永恒当中 瞬间 我迷失了自己 这是在敦煌 沙丘就是鸣沙山 我们住在鸣沙山脚下 从飞机上俯瞰 连绵不绝的灰白色沙漠 灰褐色戈壁 道道伤痕似的雅丹地貌以及远 处终年不化的雪山 纵使在心中已经揣想过千百遍 你仍然会惊叹大自然不可思议的伟大神 力造就了这沙漠中的神秘奇观 祁连山的雪水切割开坚硬的岩石 冲刷出千沟万壑 顽强地 奔流在干涸的大地上 带来了泥土

7、 也带来了绿洲 也因此诞生了这个古称沙州 今名敦煌 的城市 然而仅仅是自然的伟力还不能够造就敦煌 一千六百多年前 一个叫乐僔的和尚行脚 至此 看见了鸣沙山东麓那耀眼的佛光 于是 他在坚硬的石壁上开凿 开始塑造心中的佛 国形象 莫高窟 自此之后的一千多年里 在这古老的丝绸之路上 谦卑地索取土地馈赠 的人们 在极端艰险的生存环境中 创造出了极端丰富的精神财富 敦煌 因为信仰的镌刻 才由此成为敦煌 自乐僔开窟造像以来 莫高窟经历了北凉 北魏 隋初 盛唐 大宋 西夏 元 朝 莫高窟七百三十五个石窟中 有四百九十二个石窟有佛造像 布满彩绘壁画 既描绘 出人们祈祷憧憬的天国 也把人世间的耕种织造等等一切美

8、好留在了画面上 而建造石窟的 工匠 画师 却没有留下一个名字 时光流转 峨冠博带的贵人尽管面目依然清晰 他们的 名字却早已湮灭在历史的深处 而那些默默无名的工匠 画师 却因为彩塑壁画的存在而凸 显自身 他们一笔一画地创造了敦煌的历史 也将自己永远留在了敦煌的历史当中 敦煌地区干旱少雨 气候寒冷 冬天气温时常下降到零下 30 摄氏度左右 那个叫乐 僔的和尚 执意要在这样的荒郊野岭修行 后来又有叫法良的禅师跟随 自此 僧侣们在石 窟修行 居住 瘗埋 在无数个漫漫长夜里 他们如何忍受着饥饿与寒冷 在万籁俱寂中挑 战着身体的极限 更抗拒着怀疑 失望 幻觉 迷惘 否定 是信仰 犹如那道道金光 显 现出千

9、佛的形象 引导着一代代苦修的僧侣一步步走向觉悟 在昏暗的洞窟中 无数个精美 绝伦 令人叹为观止的彩塑壁画 是如何被画师工匠从坚硬的岩石中一凿一斧 一笔一画地 创造出来的 我想 那一定源于信仰 由信仰而生的光 早已照亮了黑暗 也照亮了心灵 我参观的最后一项活动 是参加有关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意产业开拓的讲座 报告厅里 坐满了敦煌研究院的年轻人 衣着素朴 神态安静 我无意中发现一位瘦小而矍铄的老人坐 在最后一排的角落 她剪着短发 头发灰白 我认出来了 她就是将半个多世纪的生命全部 奉献给敦煌的樊锦诗 她悄悄地来 听完又悄悄地离开 我默默地想 五十年的沉淀 她已 抛开了功名利禄 抛开了得失计较 将事业和

10、艺术的理想淬炼成信仰 而如今 有多少人能 4 够坚守这样的信仰 愿意把自己的一生交付给事业 我坐在胡杨树下 于丝丝凉风中陷入沉思 往莫高窟的路 本是一条朝圣的道路 一 千多年前 来往于丝绸之路的人们千辛万苦赶赴这里 或是附近的居民 一步一步走来山里 表达无尽虔诚 然而 我们今天到达石窟实在是太容易了些 从北京直飞敦煌 不过 2 小时 40 分钟 从敦煌城里一路坦途 直达莫高窟停车场 下车 站定 眼前就是举世闻名的九 层楼 这样的便捷 这样的容易 又如何奢望激动 震撼 深刻 独特的个体感受 也许有一天 背一身简单的行囊 从敦煌数字展示中心出发 在炎炎烈日中 伴着尘 土和沙砾前行 耗费几个小时 全

11、身汗水湿透 穿过河水丰沛的大泉河 走过一排迎风摇曳 的胡杨树 我 追着信仰留下的光辉 又一次来到敦煌 1 综合选择题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作者的一次敦煌之行写起 却没有具体写行程 而是围绕 镌刻的信仰 选 材为文 既有对历史的追忆 也有对现实的感慨 B 文章第 段写飞机上的俯瞰之景 把沙漠戈壁的环境 敦煌的风貌展现在读者眼前 意在唤起人们对敦煌美景的向往之情 C 作者认为 敦煌地区自然条件恶劣 能在这里留下精美绝伦的佛造像和壁画 最主 要是靠信仰的支撑 D 在古代 人们到敦煌石窟朝拜都需要经历一番艰辛 而现在人们乘坐现代交通工具 很快就可以到达莫高

12、窟 请按 思维流程 分步解答此题 第 1 步 读文本 知大意 第 2 步 审题干 明角度 第 3 步 列要点 找对应 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设题维度 选项分析 理线 角度 A 项是对文章线索和材料的理解分析 理解正确 明事 角度 B 项 察情 角度 C 项 明事 角度 D 项 解析 第 1 步 略 第 2 步 略 第 3 步 B 项 这段文字描写眼前看到的敦煌 意在引出 镌刻的敦煌 赞美信仰的 力量 5 C 项 作者对敦煌自然条件的描写 是为了凸显信仰的力量 分析正确 D 项 是对文本前半部分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 表述正确 答案 B 2 第 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承上启下 首句 由上文写的自然的伟力转入人的因素 引起后文内容 交 代来历 中间描写了敦煌石刻的形成过程 交代了敦煌石刻佛造像的来历 点题 尾句点 明了 镌刻的信仰 的题意 揭示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意义 3 作者在第 段既说工匠 画师 没有留下一个名字 又说他们 将自己永远留在了 敦煌的历史当中 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 答案 没有留下一个名字 是客观存在 是历史事实 将自己永远留在了敦煌 的历史当中 是文化意义 是历史价值 作者这样写 意在通过对比 工匠 画师自 身无名和留名历史的对比 表达了对 镌刻的信仰 的无名者的热情礼赞 也起到了突显主 旨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