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管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49822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价值管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价值管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价值管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价值管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价值管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价值管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价值管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布时间:2006-12-25 0:00:00临沭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李庆光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新话题,说它是老话题是因为自人类有史以来,它就存在着。说它是新话题,是因为它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具有新的时代内容。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随之变化。我们如何看待自然界?如何看待人类社会?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事业?这些问题都会涉及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参考有关资料,结合自己的一些感受,谈个人的

2、认识,供参考。一、先谈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根本看法。世界观人人都有,只不过有些世界观是正确的,有些世界观是错误的,有些世界观是系统的,有些是零碎的。那么,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呢?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所以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属哲学范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严密的逻辑性,这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也叫哲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一个科学体系,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对它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和认识呢?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不难看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

3、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现了重大的历史性的突破,一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二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三是确立了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不是抽象的,它体现在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方面面,它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其主要观点为: 1、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认识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存在出发,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客观规律,认识客观规律,运用客观规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而不能从主观出发,先入为主,凭主观意识行事。例如:我们记得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芦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就充分说明了

4、上述观点。 2、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种适应既不能阻碍又不能超前,封建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建社会后期产生了社会化生产,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已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样就推动社会的变革,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在我国社会主义取得胜利以后,生产力还相当落后,手工劳动和机器大生产同时存在,因此,我们应当采取不同形式的生产关系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但在解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没有认识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规律,片面地夸大生产关系的作用,认为社会主义越大越好,越公越好,一大二公,不允许其它经济成分的存在,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完全

5、的平均主义。这样就严重地挫伤了人们的积极性,压制了人们的创造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现象就是生产关系的发展超过了生产力的现有水平。因此,不仅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对生产力起到限制,禁固作用。根据中国的情况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我们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生产力落后的面貌走向现代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凡是能够促进生产发展的各种生产关系都能够而且应该存在,我们不仅要加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还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仅实行按劳分配,还允许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6、,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激发人民的创造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全面的理解,而不能片面的思考,要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思维、创造性地工作,这样我们的经济才能更快地发展。 3、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轨迹都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螺旋上升的,同样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也都有一个萌芽、发展、成熟的过程。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用了二千多年的时间,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现在用了五百年的时间,但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到现在也不到100年,因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应该是社会主义处于发展阶段,资本主义处于成熟阶段,力量对比是西强我弱。苏联

7、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逐渐综小,这是不是代表资本主义将要战胜社会主义。我们认为这个论断是错误的。社会主义是一个新生事物,新生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发展趋势是向上的,也许我们现在处在低谷,但我们不能因此丧失信念,我们应当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4、比如看形势,是全面还是片面,是静止还是发展,是孤立还是联系?主要是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形势,就会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先入为主;就会全面看、看的全面,不陷入“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雪霆”;就会抓住本质,不畏浮云遮望眼,不被假象所迷惑;就会分清主次,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区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8、;就会坚持两点论,避免绝对化,在看到主要倾向时也看到另外的倾向,在肯定主流时也正视支流,在看到成绩和光明时也看到缺点和不足。例如:如何看本局的工作发展形势,前几年我局全局上下团结奋进,取得显著的成绩,获得了很多荣誉,02年全省地拍卖现场会在我局召开,政府垄断一级市场,开展土地市场秩序、矿产管理秩序清理整顿,土地开发整理等工作,都走在全市的前例。先后获得全省人民满意的公朴,执法模范县三连冠,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要看到缺点不足。如:土地开发整理还需要学习外地经验,土地收储后备资源贫乏,收储难度增大,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还存有个别乱开滥采现象,执

9、法巡查还不能完全到位,处罚力度不够大,等等,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正确对待,要努力解决和改进。抓工作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即重点抓土地收储拍卖、土地开发整理;整体推进,即强化土地、矿产两个市场秩序的治理整顿。搞好全面管理,促进工作再上新台阶。 5、再比如看问题,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问题,就会认识到是客观存在的,什么时候都有。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还会产生;就会看到我们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例如“三农”问题,再就业问题,城乡差别问题,收入差距问题,土地管理中过程的违法占地问题、非法采矿问题,群众上访问题等等;就会懂得解决这些问题主要靠什么?发展中的问题靠发

10、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前进中解决;同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问题解决了工作就前进,事业就发展,就会明白发生问题固然不好,但只要善于总结,举一反三,认识规律,就可以变坏事为好事,把工作做得更好。 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要正确处理三方面的关系。 一是保护耕地与保障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是严格依法行政与保护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 三是全局与局部的政策调整关系(如:清理园区经济过热问题,集体土地流转挖潜存量土地,建设用地置换等问题)。 总之,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我们无论看形势还是

11、分析问题,都应当采取客观的、辩证的态度,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这样我们无论进行学习、工作、生活都会感到有所得。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活着为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 对“人为什么活着”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个人在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基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处在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记得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记者到某贫困地区采访,碰到一个放牛娃,就问他:“你每天放牛是为了什么?”答:“为了讨个媳妇”问:“讨媳妇为了什么?”答:“生娃”问:“生娃干什么?”答:“放牛。”这个典型事例就明显地反映

12、了人生目的问题。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观。这是一个贫困孩子的人生观,再看党中央领导如何要求共产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问题。 (一)树立正确人生观,解决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 江泽民民志曾明确指出:“每个同志参加革命、参加党、参加军队,都要首先解决世界观、人生观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解决不牢靠,是不可能做出成绩来的。”“改革大潮冲击着每个人。有的在改革中大展宏图,行为高崇高;有的人在变革中为非作歹,跌进深渊;有的人为人民创业辉煌,手捧奖状、鲜花;有的人为私利而违法犯罪,身上戴着沉重的镣铐。为什么面对着同一个人生试卷,人们的答案却如此不同呢?追根寻源,这一切都是由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决定的。” 树立正确的人生

13、观,必须重点把握以下两点: 1、科学地认识和对待人生价值 人生观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人们所处的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它作为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人生观的形成,还受着人们的主观因素特别是世界观的制约。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从阶级属性上看,现阶段的人生观不外乎以下三类: 第一类,剥削阶级人生观。剥削阶级占有生产资料,自己不参加劳动,却要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剥削阶级人生观是以个人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私利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在我国现今社会中虽不占主导地位,但仍有一定的影响。 第二类,小资产阶级人生观。也就是通常说

14、的小生产者的人生观。小生产者既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发财观念极重,总想住上爬,“各人自扫门前雪,不顾他人瓦上霜”,是这种人生观的基本特征。 第三类,无产阶级人生观。无产阶级人生观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进步、最革命的人生观。其宗旨是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以解放全人类,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为人生目标,是现实社会中人生观的最高层次。 人生观对人生起着十分明显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人生方向和生活道路的选择点上起决定作用。由于当今社会的多极发展,社会矛盾的多元化,人生每时每刻都处在选择点上,特别是

15、身处重大事变(如1989年)和关键时刻(如职务变动、利益关系的碰撞),人生观对人生方向和生活道路的选择作用更为明显;第二,人生观是人生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鼓舞人们沿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正确的人生观是推动人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的源泉。 我们党倡导并逐步在人民群众中形成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观特点是: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统筹兼顾,并以国家利益为重;义和利相统一,既承认和维护个人的合法利益,又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不能见利忘义;奉献和获得相统一,既在工作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尽心尽力,又按成绩大小、效益高低获得相应的合理的报酬和荣誉。共产党员理所当然地应该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价值观。这同社会主

16、义、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又处于更高的层次、更高的境界。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理想。崇高的理想指引着人生意义的正确方向。一个人理想越远大,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理想是生命力量的源泉。就人的生命本身来说,只有在人们选择了生命活动的社会方向时才赋予生命以意义。如果把生命与时代崇高使命联系在一起,并为之努力奋斗奉献,就会使生命的意义得到弘扬。一个人理想越崇高,对社会越有益,生命也就越有价值,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个人理想只有融入对党和人民利益的追求之中才能更有意义。 2、必须自觉抵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冲击。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文化必然会乘机而入,同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剥削阶级腐朽思想文化影响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