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国内外高新区发展经验借鉴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43575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74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国内外高新区发展经验借鉴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发展战略)国内外高新区发展经验借鉴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发展战略)国内外高新区发展经验借鉴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发展战略)国内外高新区发展经验借鉴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发展战略)国内外高新区发展经验借鉴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国内外高新区发展经验借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国内外高新区发展经验借鉴(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键入文档标题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经验借鉴国内外发展较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很多,受时间和篇幅所限,现仅就已被社会公认发展较为成功的2个标杆园区和6个典型园区逐一研究分析,以期给北部地区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一、标杆园区与典型园区发展经验借鉴(一)标杆园区硅谷是世界上公认发展最为成功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世界的硅谷美国硅谷和亚洲的硅谷我国台湾地区的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可谓是2个标杆园区。1美国硅谷高科技园区建设的标杆(1)园区概况194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弗雷德里克弗里曼(Frederick Ferman)提出了建立斯坦福大学研究园的设想,并于1951年在校内划出了约250公顷的土地兴建起

2、现代化的实验室和厂房,形成了斯坦福研究园(Stanford Research Park)。在政府支持及各方配合下,依靠其雄厚的智力资源,以及逐步形成的政府、大学和科研单位、科技企业紧密合作这一先进的运行机制,从50年代中期开始,斯坦福大学研究园就逐步成为世界知名的高技术设计和制造中心“硅谷”。(2)主要措施优质的运作环境在硅谷聚集着为数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如世界著名的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等以及美国的高级军事技术研究机构等,他们不断研制和推出的高新技术成果构成了硅谷的技术基础,这里具有全球最新的科技发明专利、世界最快的技术更新速度、人类下一次技术革命的代表者,这些都为硅谷的

3、成功运作奠定了坚实的知识环境。据统计,目前美国的创业投资机构为2000多家,每年投资规模为600多亿美元,且大部分集中在硅谷。这些资本多来自于对风险承受能力较大、追求高额回报的民间机构和个人,并由具备大量专业技术和丰富投资经验的创业投资经理进行管理和运作,从而形成了硅谷运作成功的资本环境。在硅谷,每天都有大量的创业资本和先进的技术成果在不断进行着相互选择,几乎每天都有新的企业诞生,大量的创业资本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商业化,科研成果的高转化率造就了许多与微软、英特尔、惠普一样优秀的高科技企业。良好的产业化环境,不但促进了当地科研力量的增强,还提高了创业资本的收益率,最终促进了硅谷的成功。独特的运作机

4、制硅谷成功的根本就是其运作机制的完全市场化。根据投资机构的经营业绩来进行投融资,依据市场规则把技术专家和创业资本商联系起来,将最优资本和最新技术等资源按照市场规律进行优化配置,在投资技术、投资阶段、投资区域上全面运用组合投资方式实现投资风险的市场化规避,依靠创业板、产权交易市场和兼并收购的市场化运作实现资本的退出。从群体的组织性来看,硅谷聚集着众多的技术创新企业和大量的创业投资商,他们之间经过相互选择、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良性化运作组织,充分发挥多个创业资本对多个高科技企业的组织性“孵化器”作用。组织内部必然存在的竞争、协作关系,促进了企业和资本的优化组合,从而加快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集中在硅

5、谷的创业资本通常采用股权性投资机制,一般占受资企业总股本的15%20%,但并不占有控股权,也不作任何担保和抵押的用途;由于创新企业都有一个培育和成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导致创业资本的投资周期不固定,创业投资商还选派专人参与受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增值服务,辅助受资企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上市融资协助。硅谷里的技术创新企业的激励机制主要是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及职工持股计划(ESOP)等,在全球排名的前500家风险企业中,至少有89%的企业实行了股票期权经营制度。为了吸引优秀的人才集中到高科技企业中来,硅谷的企业在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和股票期权设计方面都有很多创新,从而使技术人才安居乐业。创业

6、投资具有很高的风险性,据资料显示,所有投资中只有10%左右的项目盈利,40%左右的是不盈也不亏,其余的则是部分损失甚至血本无归。创业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和创业投资家本身两方面,所以,硅谷的发展,允许失败,接受失败,将少数成功建立在众多失败的基础之上,而其投资收益预期必须是在补偿损失以后能带来巨额利润回报。合力运作的簇群在信息资源系统优越的硅谷,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在这里汇集和发散,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演变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快速的信息传递和高度的信息共享的共同支持,实现创新企业和创业资本更好地相互选择和结合,继而促进了硅谷的运作成功。尽管硅谷的发展是自发的,但仍带有政府间接支持的痕迹。首

7、先美国政府对教育和R&D的重视就为硅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政府通过立法,建立创业投资基金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某些行业给予相应保护、将一些高新军事技术转向普通民用技术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硅谷的发展,另外还在法律、税收、政府采购方面进行了有利于高科技和创业投资发展的相应调整。硅谷里的企业鼓励不断竞争和选择,一项新技术可以在多家企业里同时进行研制和开发,一个工程师可以在多家企业之间进行选择、一家创业投资机构可以在多家创新企业之间进行选择和投资,创新式的企业文化、流动的选择机制、开放的办公环境、进取的工作态度、忘我的敬业精神共同体现出技术、人才、资本在硅谷的企业文化中的完美结合。硅谷里

8、面汇聚着全美乃至全球的知名创新企业家和创业投资家,他们讨论着技术的创新和改进、资本的吸纳和投放、技术和资本的相互结合等问题,不断进行着思想火花的撞击和思维方式的嬗变,此地宽松自由环境既提供了休息的场所,又加强了信息的沟通,最终推动了硅谷的发展。(3)经验在运作环境方面,加大在教育和科研上的投入,构建科技创新机制;拓展融资渠道;引导创业资本与高科技成果结合;在运作机制方面,尽量减少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创业资本运作的行政性干预;建设组织式群体“孵化器”;建立并运作创业投资基金;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尝试风险投资运作机制;在运作支持上,增强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实现信息的共享;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鼓

9、励企业间的技术创新和人才流动;建设开放畅通的社区环境,增强知识服务水平。2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亚洲“硅谷”(1)园区概况1980年,中国台湾设立了第一个科学工业园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位于台北市西南约80公里的新竹市东区与新竹县宝山乡,已开发新竹园区约632公顷与竹南园区约141公顷。成立至今约有10万人在竹科工作,将近400家高科技厂商进驻,涵盖高科技公司及国家实验室,是台湾地区高科技产业的示范窗口。集成电路、计算机及周边、通讯、光电、精密机械及生物技术是新竹科学工业园区重点科技产业,其中,集成电路制造业是全球产业集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目前,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已蜚声岛内外,有台湾“硅谷”之称

10、,成为世界高科技园区群体中一颗璀璨的新星。(2)主要措施恰当的区址选择据对世界各国科学工业园区的统计分析,地址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园区的兴衰成败。中国台湾选择在新竹设立科学工业园区是与其独特的地缘、人缘优势分不开的。新竹具有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术氛围浓厚、基础设施齐全、经济基础较好等优势,同时园区附近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电子、电机、玻璃、纺织、机械及石化等工业。这些优越条件使新竹成为设置科学工业园区的理想之地。科学的发展规划发展规划的合时合理制定,是关系到科学工业园区建设成败的一项先行性、政策性和全局性的工作。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不仅办区方针明确,而且园区的发展规划科学。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创

11、立之初,就确定了高科技化、学院化、社区化、国际化的建区方针,并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不断对发展规划进行完善。表1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不同时期的发展规划时间规划目的1980年园区十年三期发展规划(19801990年)成为带动岛内高科技工业发展的“火车头”1987年园区十年营运计划(19871996年)促进科学园的正常发展1993年新竹科学城发展计划(19932018年)将新竹县市所辖的12个乡镇,建成国际高科技重镇1994年科学园区未来十年发展远景规划方案(19942003)将新竹科学园建设成为亚太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制造中心由此可见,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是与缜密、科学的规划分不开的。政策扶持得力为

12、了吸引更多的厂商进入园区投资经营高科技产业,台湾当局制定和颁布了科学工业园区设置条例等一些法规和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刺激投资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税收优惠、土地厂房优惠、金融奖励政策等,在优惠政策上与保税区无异。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内的租税优惠条件比日本、新加坡都多,与韩国大致相等。可见,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在吸引国际资本和高新技术方面有较强的竞争力。投资环境良好新竹科学园区的建设,既借鉴了国外创办科技型经济特区的经验,又吸取了台湾在发展工业区、加工出口区方面的教训。建立了集中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使管理事权集中和手续简化;按国际惯例提供完备的生产基础设施,并按社区化要求建设生活配套设施;确立了“厂商

13、服务,区内完成”的准则,园区管理局为园区厂商提供全面服务。法规保障完备台湾当局非常重视科学园的法制建设,适时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依法治园,实行“选址未定,法规先修”。表2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各项法规时间事件1977年“国科会”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及律师成立园区法规工作小组,并确立以优惠、便利来增加岛内外人士来园区投资吸引力的立法原则。1979年正式颁布了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对园区的行政管理、厂商的权利义务、优惠待遇等作了法律上的规定。在此基础上,相继制订颁布了科学工业园区事业派员出“国”办法、科学工业园区外汇管理办法、科学工业园区贸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1986年修订或订立了1

14、1个法规,如科学工业园区保税业务管理规划、科学工业园区创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奖助实施要点、科学工业园区厂商投资计划完成评估实施要点、科学工业园区研究发展、人才培训、建教合作奖励及辅导办法等。人才素质较高发展高科技,人才是关键。人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科学园区的成败。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对人才的吸纳与培养十分注重。积极的人才政策:允许科技人员以高达25的比例,用其专利权或专门技术作为股份投资。重视园区人才的培养:规定企业内台湾本地科技人员比例,以保证把更多的台湾科技人员培养成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举办企业管理训练班及各种研讨会,以提高园区员工的技术素质及高层主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主动促进园区企业与当地大

15、专院校、学术机构挂钩,共同从事高科技产品研究开发工作。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成立科学管理学会、企业经理协进会、同业公会、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等组织,通过会员整合分工的力量,提高各会员厂商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水平,以协调和满足高科技产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从而在整体上增强高科技企业在迈向大型化、国际化进程中的竞争力。(3)经验创办科学工业园区是经济发展升级的重要形式:如何实现教学、科研、产业“三位一体”的发展,在促进区域产品更新换代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起先导作用;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做法:如何建立既符合本地区情况又不失国际水准的科学园区,从选址、规划到建设,既充分考虑了本岛的特殊情况,又始终遵循国际标准和国际做法;政府的作用不可替代:如何建立和健全高级别权威性的管理机构和机制,使政府在扶持、引导、协调、监督园区发展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兴办高新区的首要前提条件是要有一个能促进人才辈出、释放人才能量的软硬环境,能否鼓励和吸引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科技人才来园区创业,是实现科技与生产相结合,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起点与核心。(二)典型园区随着我国高新区的快速成长,国内也有许多发展较好的高新区可以借鉴,典型的有苏州高新区、广州高新区、西安高新区、无锡高新区、武汉高新区、成都高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