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治理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42987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2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治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治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治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治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治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治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治理(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族企业治理一、家族企业的“三代之痒”全世界约70%的企业是家族企业,在世界500强中有40%是家族式企业,如沃尔玛、杜邦、福特、安利、摩托罗拉、洛克菲勒等。中国有约90%的企业是家族式企业,中国家族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7年。为什么我国有些家族企业如三株公司、巨人集团、爱多公司其鼎盛时期即为破产之时?而杜邦公司、IBM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美国3M公司等家族企业百年沉浮而经久不衰,并在市场竞争中长胜不败?家族企业在生命周期上有着“富不过三代”的延续规律。资料显示,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4年,恰好与企业创始人的平均工作年限相同;有30%的家族企业可以传到第二代手中,有大约13%的企业能够传

2、到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四代及以后还在经营。有人把家族式企业的这种短命的宿命论称为三代之痒,即一个企业发展不过三代。中国的家族式企业一般都会进入这样一个怪圈:老子打天下为打江山苦死累死;儿孙享天下坐吃山空玩死乐死;儿孙坐天下懒死笨死老子气死;儿孙分天下手足相残吵死打死。1.中国家族企业现状中国家族式企业往往做不大、做不长、做不强。另外,中国家族式企业绝大部分是发展不过三代,甚至到第二代都非常困难。家族企业发展的两个阶段,即前家族企业阶段的重要表现就是企业家族化,而在后家族企业阶段的重要表现是家族企业化。家族式企业什么是家族式企业?国际上有很多定义,家庭企业基本上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由

3、某一个家族控制企业的全部或大部分的股权;家族控制着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权;企业所有重要的职务都由家族成员担任。人们把具有这种特征的企业都称为家族式企业。家族式企业的特性股权完全集中在家族成员手中;权力高度集中在家族家长手中;家族成员在企业担任重要职务;七大姑八大姨远近亲戚闹喳喳;董事长总经理文化即企业文化。总之,家就是企业,企业就是家;家长的文化就是企业的文化,企业具有非常鲜明的个人特色。家族式企业的优劣势:家族式企业的优势家族式企业的劣势1. 决策效率高1. 缺乏决策机制2. 工作效率高2. 缺乏人力资源3. 奉献精神强3. 管理控制薄弱4. 合作精神强4. 企业文化排他1.决策效率高家族式企

4、业创业初期成员间信任程度高,家长的权威使公司决策速度快,沟通成本低,决策执行有力。2. 工作效率高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一些国有企业的员工往往只发挥了大约15%的能力,而家族式企业的个人潜力往往可以发挥到80%90%,甚至达到120%,这是非家族式企业永远都无法企及的,这也正是家族3. 奉献精神强一般情况下,在企业创建之初,一切都要因陋就简,必须提倡奉献精神。在此阶段,家族式企业的夫妻档、兄弟帮、姐妹店,往往最能够同心同德,刻苦奉献的精神远远高于非家族式的企业。这也是家族式企业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4. 合作精神强家族式企业在创建初期往往资金比较缺乏。此时只有靠家族成员不计报酬的工作,甚至借出资金

5、,才能支持企业发展。正所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种情况是非家族式企业所无法想像的,但在家族式企业里却是很正常的事情。家族式企业的劣势任何事物不可能完美,家族式企业也存在着明显的劣势,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1. 缺乏决策机制家族式企业往往缺乏科学而有效的决策机制。在中国,很多家族式企业往往是因为抓住了一些机会而取得成功的,但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投资风险也越来越大,家长制的一言堂的决策模式必然会增加决策风险。2. 缺乏人力资源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人才补给。但是,家族式企业往往局限在自己的家族成员中选择,充其量扩展到自己的同乡、同学、朋友里面去选择。对非家族成员表现出明显的不信任,在

6、工作和待遇上也不公平,因此往往很难获得和留住人才。3. 管理控制薄弱家族式企业的管理往往很难规范化。缺乏战略规划,治理结构非常混乱,赏罚不明,以人情代替制度,这些现象在一些家族式企业中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家族式企业创业的优势在其发展后期,就会全部转化为明显的劣势。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4. 企业文化排他家族式企业以种族、亲友、乡党为纽带,形成一个非常狭窄的人际关系网,这种排他性文化往往把优秀人才、外部资金、高新技术、高价值的市场信息等全部拒之门外。2.中国家族企业的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将家族式企业的问题总结如下:家长决策,独断专行;皇亲国戚,有恃无恐;人口众多,矛盾重重;内外有别,人才

7、难聘;特权特例,管理混乱;子承父业,难当大任。由此可以看出,在家族式企业的经营后期,它的问题在于化简为繁,完全违背了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化繁为简。家族式企业使很多的问题复杂化,这就是问题的根源。中国家族式企业变革之两难中国的家族式企业在变革时,往往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传统陈旧的家族式管理是“等死”。企业不变革、不创新,就难以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如果盲目地把家族式企业变成非家族式企业,就成了“找死”。变革不行,不变革也不行,那么路在何方呢?什么才是家族式企业今后可以走、应该走、能走的路呢?3.思考及案例分析李锦记的独特就在于,它不但顺利走过119周年,将接力棒传至第四代手上,而且还通过

8、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严格的“家族宪法”和家族委员会等沟通机制,将“家族利益而非企业利益至上”的理念影响传播到第五代。通过这个“样本解读”,或许对不少家族企业有所启发。已经70多岁的李文达告诉记者,李锦记走到今天,主要得益于“永远创业”的理念和做法。我们知道,在变化的世界上,没有能够“守得住”的东西。唯有永远创业,才能保持健康持续地发展。事实上,“分家”在李锦记的历史中也曾经存在。为了不再重蹈“分家”的覆辙,四年前,李锦记建立了一个沟通的平台家族委员会。它下设:李锦记集团、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家族办公室、家族投资基金、家族培训等。这个委员会的核心成员有7人:李文达及太太,以及五个孩子。家族委员会每

9、3个月开一次会议,每次会议持续4天。在家族委员会上不谈经营,而主要研究的是家族宪法、家族价值观以及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的培训内容。李文达告诉记者,4年的时间,16次家族会议,用专门的时间来相互交流,敞开思想,感受你我,这也是思利及人在家庭成员中的运用。同时通过家族旅游,让第五代了解家族使命、家族生意、家族成员的思想和方法,无形中产生着凝聚力,对第五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字的写就,保障了家族和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我们看来,公司只是家族的一部分,我们关注家族怎么延续,家族利益至上。”李文达说。“家和”,一定要有合理的结构作为保障。除了家族委员会,李锦记还制定了严格的“家族宪法”,其中对

10、接班人有三条特别的规定:不要晚结婚、不准离婚、不准有婚外情。尤其是后两条,是作为进行参政议政的必要条件。具体讲就是,如果有人离婚或有婚外情,那将自动退出董事会。关于第五代的接班问题,在“家族宪法”中也作了明确规定:欢迎他们进入家族企业工作;第五代家族成员要先在家族外的公司工作3至5年,才能进入家族企业;应聘的程序和入职后的考核必须和非家族成员相同。像这样的案例在中国有很多。为了公司,兄弟成仇、夫妻离婚、姐妹反目。这就是家族式企业的内伤之一“蚂蚁现象”。1. 蚂蚁现象的主要表现家族成员总是“全力以赴”地关心企业;七大姑八大姨远近亲戚各有其“高见”;他们总是利用亲情特权辈分行使权力;他们往往排斥外

11、人而自己则不守规矩;他们总是要求自己的意见必须被采纳;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利益要充分体现;他们总是互相攀比求公平而矛盾重重。常有理,惹不起,倚老卖老,有恃无恐,在很多家族式企业屡见不鲜。2.蚂蚁现象解析人们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一块奶酪,一个蚂蚁搬不动,就会来一群蚂蚁,同心协力把这块奶酪搬回蚂蚁窝,大家一起享用。所以,人类一直认为蚂蚁是团队协作的榜样,人应该向蚂蚁学习。但事实是否如此呢?图2-1 一般人的想法【图解】如上图所示,一群蚂蚁发现了奶酪,要把它搬到蚂蚁窝里。蚂蚁会团团地围住这块奶酪,前面的蚂蚁向前拉,两边的蚂蚁也往前拽,后边的蚂蚁往前推,同心协力把这块奶酪往回搬。这是人们一般的认识。但

12、动物学家经过仔细地实地研究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图2-2 实际情况【图解】如上图所示,一群蚂蚁发现了一块奶酪,要把它搬回去,但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前面的蚂蚁的确是在往前拽,两边的蚂蚁也在向前拉,但后边的蚂蚁却在往后拽,还有很多蚂蚁趴在奶酪上面,增加了搬运难度。动物学家用一把小刀把后面的蚂蚁切掉,结果奶酪前进的速度反而会更快一些。由此可见,蚂蚁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团队,而是一个乱七八糟的团队。“蚂蚁现象”的后果虽然每一只蚂蚁都非常勤奋,可是有一部分蚂蚁却是好心办坏事。在很多家族式企业里,辈份稍微长一点的亲戚经常会干涉企业事务,如这件事情不应该这样做,应该如何如何;这个人不能用了,我给你推荐一个;这个

13、外人你不能信虽然本意很好,但实际上做的是反向功或无用功。解决“蚂蚁现象”之道1. 充分认识“蚂蚁现象”的危害性和隐蔽性家族式企业必须从上到下充分认识到“蚂蚁现象”的危害性及其隐蔽性。家族式企业里的这种“蚂蚁现象”往往是家族成员出于好心而造成的,这种危害性的隐蔽性非常大,所以很难去分辨。2. 时刻警惕企业出现“蚂蚁现象”家族式企业出现“蚂蚁现象”的可能性几乎是可以肯定的,所以,作为一个家族式的企业,要高度警惕企业出现“蚂蚁现象”的可能性。3. 定期召开不同形式的家庭会议建议在家族式的企业中定期召开不同形式的家庭会议,公开讲解“蚂蚁现象”的危害性。家庭会议非常重要,应定期召开。在会上每个人可将自己

14、一年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简单地总结一下,并陈述明年的想法及大家要注意的事项,总结大家做得对的和错的各类工作。召开家庭会议不要回避问题和矛盾。对于家族中往后拉的那种“蚂蚁”,要把他隔离开,让他远离公司。4. 进行必要的劝导和重视法律法规对家族成员进行必要的劝导,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告诉他们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可以管,哪些事情不可以管。5. 坚持任人唯贤,而非任人唯亲家族式企业应该坚持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这样,企业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家族式企业的“弱智现象”1. 家族式企业往往是“近亲繁殖” 近亲繁殖最容易产下弱智和畸形儿。但是在家族式企业却存在着“近亲繁殖”的问题

15、。2. 企业用人往往优先考虑亲属“近亲繁殖”的原因就是,很多家族式企业用人往往优先考虑亲属。3. 企业用人往往采取双重标准在优先考虑亲属的情况下,家族式企业就会产生一种非常严重的问题,即用人采取两个标准。比如,企业需要一个财务部经理,首要的用人标准是这个财务部经理必须具有财务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但是在家族式企业里还有第二个标准,即他是不是老板的亲属。这个财务部经理必须要符合以上两个标准,而且排在首位的标准往往是血缘关系的标准,其次才是技术能力、工作能力。换句话讲,对于有血缘关系的人,哪怕他不太懂财务也没有关系,因为他可信。4. 企业绩效考核变得困难复杂在双重用人标准的情况下,绩效考核变得非常困难。在很多家族式企业里,几乎不可能进行考核。比如,儿子要考核父亲,父亲就说:“你敢考核我,你还是我养大的呢。”因此在非家族式企业很容易就推行的绩效管理,在家族式企业往往会变得异常困难。5. 企业用人内外有别、排斥异己家族式企业用人往往是“任人唯亲”。先任用自己的妻子,然后再任用自己的叔叔、伯伯、兄弟姐妹,如果还不够就任用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