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设计)铁路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130页)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39047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131 大小: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设计)铁路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13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组织设计)铁路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13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组织设计)铁路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13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组织设计)铁路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13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组织设计)铁路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13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设计)铁路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13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设计)铁路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130页)(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溧江特大桥下部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 编制依据、编制范围1.1 编制依据1)施工现场踏勘所取得的有关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情况、地材供应情况、交通运输状况,以及当地民风民俗、自然环境、水土资源状况等调查资料;2)设计单位相关设计文件、图纸、施工技术要求、设计交底等相关文件;3)经业主制定的相关管理办法、规定、规则、施工计划、技术指南文件及相关作业要求文件;4)在铁路工程中尤其是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施工中积累的施工经验、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方法及可调配的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情况。5)昌九城际铁路公司 沪昆客专江西公司关于印发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的通知昌九工201531号;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

2、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7)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32015;8)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9)新建铁路南昌至赣州客运专线施工图溧江特大桥昌赣客专施(桥)-30。10)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Q/CR9004-2015。1.2 编制范围新建南昌至赣州客运专线站前工程CGZQ-4标一分部,溧江特大桥DK114+298.570DK116+317.820,线路长2019.25m。工作内容包括:灌注桩、承台、墩台、垫石、轨道板底座及桥梁检查设施等工程。2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溧江特大桥位于新干县,桥梁主要跨过平坦的田地和村庄,桥台位于山坡

3、上,长有杂草、灌木和稀疏的松林。线路主要跨越溧江,河沟以及道路。桥址处溧江河道顺直,砂质河床,河道与桥梁大里程轴线夹角为68。桥址于DK114+518.4DK114+520.6处跨越土路,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119.5度。桥址于DK114+564.3DK114+564.7处跨越水沟,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113度。桥址于DK114+606.8DK114+608处跨越水沟,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158度。桥址于DK114+609DK114+619.4处跨越水泥路,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158度。桥址于DK114+620.4DK114+622处跨越水沟,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158度。桥址于DK114+631.4D

4、K114+632处跨越路边沟,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95.5度。桥址于DK114+632.2DK114+635.6处跨越机耕路,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95.5度。桥址于DK114+635.8DK114+636.3处跨越路边沟,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95.5度。桥址于DK114+796.6DK114+796.9处跨越路边沟,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73.4度。桥址于DK114+797.7DK114+800处跨越机耕路,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73.4度。桥址于DK114+800.9DK114+801.5处跨越路边沟,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73.4度。桥址于DK114+974.5DK114+974.9处跨越路边沟,与线路大里

5、程夹角为69.5度。桥址于DK114+975.1DK114+977.8处跨越机耕路,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69.5度。桥址于DK114+979.1DK114+980.2处跨越路边沟,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69.5度。桥址于DK115+103.1DK115+103.7处跨越水沟,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87度。桥址于DK115+254.5DK115+255.5处跨越水沟,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52.3度。桥址于DK115+403DK115+411.3处跨越X785县道,公路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54.2度。限高4.5m,测时路面标高40.41m。桥址于DK115+415.7DK115+416.7处跨越水沟,与线路大里

6、程夹角为54.2度。桥址于DK115+566.7DK115+567.5处跨越路边沟,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55.35度。桥址于DK115+567.9DK115+570.8处跨越机耕路,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55.35度。桥址于DK115+571.2DK115+571.8处跨越路边沟,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55.35度。桥址于DK115+630.1DK115+630.5处跨越水沟,与线路大里程交角为53度。桥址于DK115+880DK115+913.2处跨越溧江,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78度。桥址于DK115+944.8DK115+945.5处跨越水沟,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57度。桥址于DK116+295.8DK

7、116+303.8处跨越水渠,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66.45度。1)桥梁孔跨布置全桥孔跨布置为:7-32m简支梁+1-24m简支梁+22-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8-32m简支梁+1-24m简支梁+12-32m简支梁+3-24m简支梁+7-32m简支梁。桥梁中心里程:DK115+308.195,桥全长:L=2019.250m。2)墩台及基础设计(1)墩台:桥台采用矩形空心桥台;桥墩采用圆端形实体墩;(2)基础:均采用钻孔桩基础,根据地质条件分别采用1.0m、1.25m桩径。49#和50#墩跨越溧江,采用编织袋围堰交替施工。2.2 主要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2)正线数目:双线3)正

8、线线间距:5.0m5.001m4)速度目标值:设计速度250km/h,预留提速条件5)设计竖向荷载:“ZK活载”。6)轨道类型:CRTS型板式。2.3 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1)主要工程项目桥址于DK115+403DK115+411.3处跨越X785县道,公路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54.2度。限高4.5m,测时路面标高40.41m。2)主要工程数量表2.3-1 主要工程数量表工程项目单位合计下部结构基础工程钻孔桩陆上1.00m钻孔桩土质层C35(H1)混凝土m7461.7其他层C35(H1)混凝土m3025.7钢筋HPB300t453.7421.25m钻孔桩土质层C35(H1)混凝土m19.6其他层C

9、35(H1)混凝土m157.1钢筋HPB300t10.268承台C35(H1)混凝土m7704钢筋HRB400t375.55冷却管t0.499墩台身陆上空心桥台台身C35(T2)混凝土m336.6钢筋HPB300t0.607钢筋HRB400t8.643台顶C35(T2)混凝土m88.2钢筋HPB300t1.336钢筋HRB400t10.13顶帽C35(T2)混凝土m23钢筋HPB300t0.194钢筋HRB400t2.908垫石C40(T2)混凝土m2钢筋HPB300t0.038钢筋HRB400t0.854实体墩墩高30米墩身C35(T2,H1)混凝土m336C35(T2)混凝土m5016.7

10、钢筋HPB300t81.958钢筋HRB400t88.057顶帽C35(T2)混凝土m2647.4钢筋HPB300t5.208钢筋HRB400t215.264垫石C35(T2)混凝土m142.6钢筋HPB300t0.992钢筋HRB400t24.3662.4 工程特点1)工期紧本工程全长2019.250m,共62跨简支梁,本结构形式统一,均为简支梁等,结构物施工期仅有9个月。工期紧张是本工程的一大特点。2)技术标准高本线施工质量按客运专线施工规范、规程执行,对结构的耐久性、强度、刚度要求高,对桥梁的沉降控制严格。3)环保要求严本工程施工区段经过溧江镇多个村庄,施工中要注意对施工废水进行处理达标

11、后方可排放;施工便道出入口要设置施工机械冲洗点,经过冲洗后才可进入主干道;临时设施占用地在工程完工后及时按设计要求进行绿化、复垦。4)拆迁量大本桥沿线经过溧江镇多个村庄,农田、三电、房屋的拆迁工程量大。2.5 控制和重难点工程本工程全长2019.250m,共62跨简支梁,有27处跨越既有碎石路、水沟。其中桥址于DK115+880DK115+913.2处跨越35m宽溧江,49#、50#墩为水中墩,此处水中墩的施工为本工程的重点控制工程。 3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3.1 自然特征3.1.1 地质资料3.1.1.1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钻探勘察揭示,阶地地表为 粉质黏土夹碎石,褐黄色,硬塑,厚0.514

12、.0m;丘陵区表层为粉质粉土夹碎石,棕黄色,硬塑;下伏K21含砾砂岩,一般风化层较厚,全风化,厚度一般大于10m;强风化厚1.037.0m;弱风化揭露层厚1.020.0m。各岩土层地层岩性由上及下、有新到老叙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2)4-1 粉质黏土:褐黄色,夹碎石,软塑,含砾占15%,粒径20-40mm,呈棱状。层厚0.60.9m。分布于DK115+614DK115+745地段,0=120kPa。(2)4-2 粉质黏土: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及灰白色高龄土团块,局部夹少量砾石,其中0-0.5m为种植土,含植物根系,层厚0.514.0m。分布于DK114+272DK115

13、+974地段及DK116+245附近。0=150kPa。2)第四系更新统冲洪积层(2)10-3 细圆砾土:杂色,中密,砾石含量约50%,粒径15-30mm,呈浑圆状,余为砂粒,层厚1.510.0m。分布于DK114+436DK115+147地段、DK115+303DK116+278地段。0=300kPa。3)白垩系圭峰群莲荷组(K21)(21)3-1 含砾砂岩:棕红色,全风化,结构以及构造以破坏,岩芯呈土状,含砾约15%,粒径10-15mm,呈棱角状。揭露层厚约1.450.0m。分布于DK114+272DK116+212地段。0=250kPa。(21)3-3 含砾砂岩:棕红色,弱风化,细粒结构

14、,层状构造,节理裂隙不甚发育,岩芯呈8-30cm短柱状。层厚1.020.0m。分布于DK116+032附近、DK115+524DK115+730地段。0=500kPa。3.1.1.2 水文地质特征及评价1)地表水桥址区地表水发育,以水塘、溪水为主,接受大气降雨补给。2)地下水桥址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桥址区圆砾土及砂层是优良的地下含水层,也是主要地下含水层,水量较丰富;粉质黏土透水性差,含砾砂岩全风化层透水性较好。受大气降水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其流向受地形条件控制,一般向地形低洼的水沟、水塘汇集、排泄。地下水主要为降雨入渗补给,水位较稳定,埋深较浅。地下水位埋深在0.2-7.0m范围内。桥址区内地表水、地下水有二氧化碳侵蚀,化学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1。仅根据氯离子含量判定,桥址区地表水、地下水无氯盐侵蚀性。3.1.1.3 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1)不良地质影响及评价桥址区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2)特殊岩土影响及评价桥址区广布第四系砂层及细圆砾土层,层厚较大,胶结松散,局部具有承压性,基坑开挖及桩基施工中易发生涌水、涌砂等坑壁稳定问题。场地基岩风化不均,强风化及弱风化面起伏较大,局部地段钻孔深达50余米未见弱风化。3.1.2 水文特征经过河流阶地、低山、丘陵和谷地,地下水主要类型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