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全国教科研工作会总结及要点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33715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137 大小:5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总结)全国教科研工作会总结及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工作总结)全国教科研工作会总结及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工作总结)全国教科研工作会总结及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工作总结)全国教科研工作会总结及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工作总结)全国教科研工作会总结及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总结)全国教科研工作会总结及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总结)全国教科研工作会总结及要点(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1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4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10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15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18吉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室24黑龙江省教育学院28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31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36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42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46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50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56山东省教学研究室60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68湖北省教学研究室73广东省教研室78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学院教研部81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85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88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93贵州省教育科学院96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101西藏自治区教育科

2、学研究所105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108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116青海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120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12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132144北京市2014年度工作总结根据北京市教委2014年工作安排和北京教科院2014年的总体工作部署,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抓实常规教研工作,精研委托课改专项工作,以“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宗旨加强中心内部研究与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推动教研队伍建设、加强与区县教研机构的合作、加强教学研究与指导、提升研究能力和水平,推进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2014年度有特色的工作进行简要总结。一、完善制度,建设队伍,促进教

3、研管理创新高质量的教研团队是教研工作质量和生命力的根基,2014年北京市教研部门在机构建设逐步成熟的基础上,加强了中心的研究制度和教研工作管理制度的完善,有序推进了教研队伍的更新、培养与提升,以实现教研管理的创新发展。(一)抓实教研员和教师队伍建设1.接受高质量的培训,拓展教研员视野。2014年3月,中心组织市级和区县部分教研员,及教科院通州、丰台两所实验学校的教师,共50人,赴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北京市第一期中小学教研员高级研修班”培训。2.开展教学基本功跟进培训,促进骨干教师成长。2014年3月,启动了北京市第二届小学教师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遵循“全员、全学科、全方位”的原则,

4、提升全市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二)创新教研工作方式1.深化联动教研方式,形成合力。与部分区县建立了“名师工程”市级教研员工作站,探索市区教研联动的新方式,通过工作站提高区域教研工作质量,培养区级教研员和骨干教师。2.开展主题性教学调研,聚焦问题。2014年,北京教研部门以“减负”、“课时目标制定与落实”、“小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研究”等为主题,组织教学指导和视导共20余次,走进32所中小学,共听、评课500余节。中心全学科走进通州、平谷集中调研,听评课400余节,微讲座80余场,基于主题的教学指导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得到学校和一线教师的普遍欢迎。二、植根实践,精心研究,提升教

5、研工作水平北京市教研工作植根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以教材修订与培训、教学标准培训与实验等多项工作为抓手,注重研究、培训、实验和指导,在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过程中,提高教研工作的水平。(一)落实课改要求,注重教研实效 1.以减轻学生负担为重点,落实课程标准(1)2014年,北京市教研部门在深入开展“学科指导意见和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的教学指南”研究与实验的基础上,撰写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基于十年课程教学改革比较的研究报告。(2)为北京市教委起草相关文件,颁布了中小学语文、英语、初中科学类等部分学科的教学改进意见。同时,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和小学科学共同进行了科学学科学业标准研究,旨在从学段、学科

6、联动和整合的角度开展教学研究,打破学段壁垒,创造开放、实践的学习环境。2.以教材实施为契机,服务教学实践(1)积极参与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语文、历史等教材的修订,继续做好教材课程资源建设工作。(2)继续承担教材培训工作,完成了2014年秋季教材和2015年春季教材的培训。开展了教材分析、案例研究、微格教学、同课异构等活动,培训现场视频上传北京数字学校,供区县二级培训及教师分享。(3)依托教学设计征集与评选,加强学科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升教学实效性。 3.深化德育和大课堂等研究,推动全面育人(1)依托已经研制的学科德育指导纲要,按照文理科和同一德育点的不同学科两种分类方式开展课

7、例研究,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学科德育实施的要求,提炼学科德育研究的策略。(2)将社会大课堂与综合实践、地方和样本课程进行了有效链接,继续研制学生教育计划书、学生实践学习任务单,推动社会资源常态化应用。4.开展基于实证的教学研究,加强研究科学性(1)基于10余年学业水平监测数据和课程实施经验梳理,进行大数据支持下,对课堂教学的科学化诊断与分析,尝试基于实证和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评价和改进研究。(2)开展学科教育教学与中考相关性调查研究,科学制定初中毕业会考方案,为中考改革提供实证参考。(二)基于数字学校平台,注重服务实效北京教研部门基于云技术平台,通过北京数字学校网,探索政府公共服务的新模式,实

8、现课程资源的推送与供给,形成对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线上线下联动”。 1.微课程录制聚焦教与学中的“微”问题。北京市教研部门组织全市中小学优秀教师,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参考主要应用的各版本教材,录制了2300余节学科微课程,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有效的资源。2.教学信息推送直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点。2014年9月,北京教研部门全面开通了数字学校网校网站和手机APP渠道,每两周推一批信息,先期推送有初一语文、数学、英语和物理活动4个学科,为学生获取更及时、更个性化、更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信息而服务,拓展学生学习信息的来源和渠道。3.在线作文辅导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团队式服务。开展在线作文批阅试点工作,尝试

9、以数字学校为平台,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困难和需求开展教师团队式的辅导。2015年度工作要点一、落实北京市基础教育学科改进意见,进一步提升教研质量(一)开展8个学科改进意见的完善和其他学科的研制,制定实施工作方案、编写指导手册、选择实验校开展案例研究,汇集和推广相关经验。(二)研制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学生指导手册,为初中一年级顺利开展物理、化学等科学实践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三)实施中小学语文开放学习计划,开展系列阅读、写作、交流展示等活动,多渠道补充教育教学资源。(四)继续探索基于实证的教学研究思路和方法,完善录像课分析平台,突出学科教学特色,尝试分析近千节学科录像课。(五)继续通过

10、建立和完善市区联动体系及市级教研员工作站,加强对区县和学校的服务,针对落实教学改进意见的实际问题开展专题性教学指导。二、落实“立德树人”要求,进一步提升课程育人与实践育人实效(一)利用社会资源丰富中小学校外实践活动,开发综合性主题实践任务单, 指导学生开展实践学习。(二)依据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要求,修订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加强学科德育精品课例、案例的研究。三、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研究(一)结合北京市初中体育过程性考核工作实际,与体育考试标准制定相结合,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二)开展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学内容与方法研究,挖掘符合学校实际,适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的

11、中小学足球教学内容和方法。四、依托数字学校,提升在线教育服务质量(一)依据不同群体教育需求,继续开展学习信息推送和在线作文辅导服务。(二)落实中小学各学科10%以上教学课时用于社会实践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和在线学习的优势,开发10门中小学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混合式课程。五、支持初中校建设,为实验学校提供专业服务(一)继续支持院属中小学实验学校,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和教学改进研究。(二)继续开展教与学研究,提升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天津市2014年度工作总结一、教研工作的形势和背景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国家强调要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切实提高群众对教

12、育的满意度,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政策的基本导向,把解决热点问题作为教育发展的紧迫任务,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可见,下一阶段,基础教育将进入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关键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主要关注四个关键词:立德树人、高质轻负、推进均衡与形成特色。国家和天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和趋势为我们规划全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提供了有益参照。二、2014年教研工作的主要内容(一)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整体把握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一年来,市教研室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都以新课程

13、为导向,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把握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调查研究。调研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调研,发现典型、培植典型,帮助区县、学校总结优秀教学改革经验,并适时宣传、推广这些经验,以扩大其影响和受益面。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调研发现各学段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与区县、学校一起分析原因,共商对策,以此加大对各区县实施课改、推进教学改革的指导和服务的力度。集中调研涉及了全市八个区县,各学科分散调研则涵盖了全市各区县。(二)认真做好天津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研制工作,避免教学、考试评价盲目拓宽、加深本年度我市组织专家、教研员和优秀骨干教师等二百余人参与研制天津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目前,小

14、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已经形成实验稿并在滨海新区投入实验,其他学科正在加紧研制。通过天津义务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工作,最终实现引领广大教师基于“标准”实施课堂教学,基于“标准”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深化课堂教学研究,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扎实推进高效教学,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在全市扎实推进高效教学,要求全市各区县、学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深入研究中小学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与路径,总结高效课堂教学的典型经验和研究成果,建立中小学优秀课堂教学成果评选、推广制度,引领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15、。同时,努力培植、总结区域、学校“减负高效”的典型经验,引领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引领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方向,促进课程改革向深入发展。一年来,我们先后在滨海新区大港、塘沽,河东区、静海县、和平区、河西区等召开全市义务教育“高质轻负”经验交流现场会。(四)切实做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充分发挥监测对教学的反馈、指导作用我市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部署,依据课程标准和国家及本市的有关要求,聚焦学生发展水平和课业负担两个核心指向,结合本市义务教育教学实际,研究构建了天津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体系,开展了工作框架设计、监测内容和方式研究等工作。本年度,南开、红桥、津南、北辰、武清、静海六区县的95所小学作为样本校参加天津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目前,已完成了年度监测结果统计、汇总和分析工作,并形成监测报告,有针对性地向接受质量监测的区县政府提出建议和意见。同时,指导学校和教师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改进教学,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策略,充分发挥监测、评价对教育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五)狠抓区域对口支援合作,提升涉农薄弱区县的造血功能,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我们整合高等院校、教研部门等专业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