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专业自荐信(精 选多篇)

上传人:1522****302 文档编号:119630602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林专业自荐信(精 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林专业自荐信(精 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林专业自荐信(精 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林专业自荐信(精 选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林专业自荐信(精 选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林专业自荐信(精 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林专业自荐信(精 选多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农林科学系大学生自荐信格式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中阅读我的求职自荐信,您的信任就是我的动力! 我毕业于xx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科学系,作物生产0901班。普通的院校,普通的我却拥有一颗不甘于平凡的心。 我,自信,乐观,敢于迎接一切挑战。虽然现在只是一名普通的大专毕业生,不过本人正在努力读本科。但是,年轻是我的本钱,拼搏是我的天性,努力是我的责任,我坚信,成功定会成为必然。 经过大学三年锤炼,在面对未来事业的选择时,我对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由于我在大学中锻练了较好的学习能力,加上“努力做到最好”的天性使然,三年中,我在班级的考试中均名列前茅,

2、在班级40名的学生中,我一直保持了前五名的好成绩,在学年230人中,我也总是能排在学年前30名, 由于学校参加了一些社团以及我勤奋的努力我也得到了一些荣誉证书。在大学三年中,我也练就了较好的我实验操做技能, 但我并没有满足,因为我知道,在大学是学习与积累的过程,为了更好适应日后的工作,还不断地充实自己 。 听闻贵企业招聘 xxxxxx,我冒昧地投出自己的求职简历,三年的寒窗苦读给了我扎实的理论知识、实验操做技能及表达能力,我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专科毕业生,但大学三年教会了我什么叫“学无止境”,我相信,在我不断努力刻苦的学习中,我一定能够胜任这份高尚的职业,通过我的言传身教

3、,定会为祖国培养环保方面的专业人才。 一个人惟有把所擅长的投入到社会中才能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别人不愿做的,我会义不容辞的做好;别人能做到的,我会尽最大努力做到更好!发挥自身优势,我愿与贵单位同事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此致 敬礼! 自荐人:haoword 第二篇:201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精选 201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精选 来源: 互联网 2014自主招生正式启动!为了帮助2014届的高三考生与家长更好的为高校自主招生进行准备, 特此整理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自主招生个人陈述,自主招生推荐信,希望为考生们提供服务,供考生和家长们参考。

4、 尊敬的考官: 您好! 我是一名申请参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很荣幸有机会向您呈上我的自荐信。 我出生于一个教师之家,母亲是一位优秀的小学教师;父亲是也曾经是教师,后来经历了人生的第二次选择,考入法院,成了一名法官。父母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人生挫折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形成了我自强不息、不轻言败的性格。整个小学阶段,我在母亲所在的学校学习,在母亲的管教下,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所有的荣誉似乎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但我的内心里总想摆脱某种束缚,渴望在更加广阔的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对自然的向往,使我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

5、心和求知欲。 进入初中,走出了母亲的视线,以为终于可以在自由的天空绘制自己的理想的蓝图,但现实是残酷的,当生活需要我真实面对的时候,我却在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青春躁动中迷失了自己,以至于在中考中严重失利。 以并不光彩的成绩走进着名的“状元中学” xxx中学,我对自己的要求只有四个字脚踏实地。我相信,人的成长需要来自顺境中的成功体验,这种体验可以为我们树立起生活的信心。但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失败的滋味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中考的教训,让我懂得了什么叫脚踏实地,什么叫不图虚荣,什么叫谦虚谨慎,什么叫取长补短?高中三年,我努力

6、夯实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操作实践能力、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涉猎大量书籍,不但充实了自己,而且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xxx中学严谨的学风塑造了我朴实、稳重的学习 态度,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精英云集的地方,我学会了在竞争中挑战自我,在合作中欣赏他人。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走来,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成绩逐年上升,我看到了自己身上蕴藏着的无限潜能,它让我相信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也能撬起整个地球! 参加自主招生就是想给自己一个机会,寻找一个“支点”,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理由: 一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国家教育部直属的,拥有研究生院,本科专业涵盖了理、工、文、经、管、法、教

7、育等学科门类的全国着名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有着坚实的学术基础和严谨的治学传统,校园环境优美的大学。李四光、马寅初、何鲁、冯简、柯召、吴宓、吴冠中等一大批着名学者曾在这里辛勤耕耘;着名诗人杨明照、着名词作家闫肃、着名经济学家钱荣堃等,都曾经在这里学习。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无论是在知识能力,还是在个人素质修养方面,我会受益匪浅。 二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www.HAoWOrd.CoM)大学,这符合了我的学科兴趣,我是一个理科生,尤其以数学、物理学科见长,这次推荐我参加自主招生的就是我的数学老师和物理

8、老师。 三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与我的家乡湖北宜昌一衣带水,从宜昌乘船到*,沿途就是文明遐迩的长江三峡,这会使我的求学之路在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愉悦心情中充满情致。 四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持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计划,在教学中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实施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新措施包括:名师上讲台工程、中英文双语教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本硕连读制度等,还有一系列的完善学分制管理的制度,包括主辅修制、弹性学制、第二学位制、优异生培养制度等。我喜欢在这样自主开放的环境里学习,希望可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现在有很多的大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难的

9、问题,这也将是我今后不能回避的,但我想,这是一个适应社会的问题。大学是一个可以接触并尝试众多领域的独一无二的场所,是一个沟通社会的平台。我希望这里掌握生活技能,培养自己的社会角色,使自己能承担社会责任,权利和义务,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现在的科技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我的学习是要掌握最基本的学习工具和方法,将来利用这些工具和方法,再去学习新的东西。我们不可能靠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来维护一生的,以后如果不再学了,照样会落后,所以,本科读什么专业不能完全决定毕业后的工作方向。我希望根据我的学科特长,选择适合我的专业,但是我不会太在意专业的趋向,绝对服从学校根据我的情况进行专业调剂。在大 学期间,我要重视

10、的仍然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只要具备了这种能力,即使将来从事全新的工作,也一定能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获取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像我的父亲他学的是师范专业,但这不影响他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官。 说句实话,以我目前的实际,根本不可能深入了解自主招生,况且网海茫茫,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我也不想在大量的查阅和反复的挑选中耗费时间和精力,毕竟最终决定命运的是高考。所以,我把目光聚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希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我正确的选择,也希望我的求知欲和自信心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需要,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为我成功的摇篮,成为我实现自身价值的坚实支点。 自主招生只是一次机会,无论这个机会是否垂青于我,我都不会气馁,我会全

11、力以赴,备战高考,去迎接六月的彩虹(我的六月不是黑色)! 收笔之际,郑重地提一个小小的请求:无论您是否选择我,尊敬的领导,希望您能够接受我诚恳的谢意! 此致 敬礼! 第三篇:西北农林 学 校 简 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现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设有研究生院。现任党委书记张光强,校长孙武学。 学校现设19个学院(系)、水土保持研究所、思想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及体育部,设有64个本科专业,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哲、史、医、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有植物病理学、土壤学、农业水土工程、临床兽医学、果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等7个国家级

12、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等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以及25个部省级重点学科;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18个国家、部省级研究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台(站)。拥有11个博士后流动站, 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博士点、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05个硕士点。 学校不仅有治学严谨、成果丰硕、造诣精深的老专家、老教授,还有富于创新精神、逐浪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以及思想活跃、充满生机的青年教师。现有教职工4582名中,专任教师1498人,其中教授284人、副教授397人,博士生导师303人、硕士生导师706人。有两院院士2人,双聘

13、院士7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2人,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3人,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3人。 学校从1939年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博士以及成人教育的完备人才培养体系。每年通过“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出国留学项目”派出100余人;学校以培养“知识基础宽厚、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和科研能力的优秀学生”为目标,成立了创新实验学院,并实施本硕博连读计划。有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

14、点12个,省级名牌专业11个;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3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建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60多个。学校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每年列支100万元资助学生创新项目,2014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试点院校之一。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1492人,各类研究生7100余人,其中学历研究生594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8150人。建校70多年来,先后培养输送各类人才10万余名,毕业生遍布海内外,为西北乃至全国农业

15、及农村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提高国际化水平。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有数百名国外专家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成立了“中美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中加旱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中英农业可持续发展协作网络”、“中奥环境保护研究中心”等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学生资格。2014年创建了每年一届的“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引起国际农业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力争成为国际农业科技界的一个品牌论坛。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备受党和国家的关怀和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