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全等三角形难题训练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19624957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全等三角形难题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全等三角形难题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全等三角形难题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全等三角形难题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全等三角形难题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全等三角形难题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全等三角形难题训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上期末复习-全等三角形难题训练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大90;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两直线相交,同位角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正方形是全等图形;已知两边及一角不能唯一作出三角形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 已知:如图ABC中,B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BD=BC,E为BD延长线上的一点,BE=BA,过E作EFAB,F为垂足下列结论:ABDEBC;BCE+BCD=180;AD=AE=EC;BA+BC=2BF.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3.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动点E,F分别

2、从D,C两点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在边DC,CB上移动,连接AE和DF交于点P,由于点E,F的移动,使得点P也随之运动,若AD=2,线段CP的最小值是()A. 2B. 51C. 52D. 34. 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边长分别为a和b,正方形CEFG绕点C旋转,给出下列结论:BE=DG;BEDG;DE2+BG2=2a2+2b2,其中正确结论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5. 如图,RtACB中,ACB=90,ABC的平分线BE分别交BAC的外角平分线AD、AC和BC的延长线于P,E,D.过P作PFAD交AC的延长线于点H,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AF交DH于点

3、G.则下列结论:APB=45;PF=PA;BDAH=AB;DG=AP+GH.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6. 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点E在边CD上,且CE=2DE,将ADE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连接AG、CF,下列结论:ABGAFG;BG=GC;EAG=45;AG/CF;SECG:SAEG=2:5,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 2B. 3C. 4D. 5二、填空题7. 如图ABC,AB=AC=24厘米,B=C,BC=16厘米,点D为AB的中点点P在线段BC上以4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若点Q的运动速度为

4、v厘米/秒,则当BPD与CQP全等时,v的值为_厘米/秒8. 如图,CAAB,垂足为点A,AB=8,AC=4,射线BMAB,垂足为点B,一动点E从A点出发以2厘米/秒的速度沿射线AN运动,点D为射线BM上一动点,随着E点运动而运动,且始终保持ED=CB,当点E离开点A后,运动_ 秒时,DEB与BCA全等9. 如图,在ABC中,ADBC于D,BEAC于E,ABC=45,BAC=75,CD=5cm,则BF= _ 10. 如图,已知:BAC的平分线与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D,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AB=6,AC=3,则BE=_11. 如图,在ABC中,AB=4,AC=3,BC=5,

5、ABD、ACE、BCF都是等边三角形,则四边形AEFD的面积为_12. 如图,ABC中,P、Q分别是BC、AC上的点,作PRAB,PSAC,垂足分别是R、S,若AQ=PQ,PR=PS,下面四个结论:AS=AR;QP/AR;BRPQSP;AP垂直平分RS.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请将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三、解答题13. 如图1,点A是线段BC上一点,ABD,AEC都是等边三角形,BE交AD于点M,CD交AE于N(1)求证:BE=DC;(2)求证:AMN是等边三角形;(3)将ACE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其它条件不变,在图2中补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并判断(1)、(2)两小题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6、,并加以证明14. 如图,在等腰RtABC中,D为BC的中点,DEAB,垂足为E,过点B作BF/AC交DE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CF(1)求证:ADCF;(2)连接AF,试判断AC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5. 以点A为顶点作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C,ADE),如图1所示放置,使得一直角边重合,连接BD,CE(1)说明BD=CE;(2)延长BD,交CE于点F,求BFC的度数;(3)若如图2放置,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请简单说明理由16. 如图(1):在ABC中,ACB=90,AC=BC,过点C在ABC外作直线MN,AMMN于M,BNMN于N(1)求证:MN=AM+BN(2)如图(2),若过点C在A

7、BC内作直线MN,AMMN于M,BNMN于N,则图(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17. 已知ABC和DEF为等腰三角形,AB=AC,DE=DF,BAC=EDF,点E在AB上,点F在射线AC上(1)如图1,若BAC=60,点F与点C重合,求证:AF=AE+AD;(2)如图2,若AD=AB,求证:AF=AE+BC18. 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ADCCEB;DE=AD+BE;(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ADBE;(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19. 【问题情境】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线段BG上的动点,AEEF,EF交正方形外角DCG的平分线CF于点F【探究展示】(1)如图1,若点E是BC的中点,证明:BAE+EFC=DCF(2)如图2,若点E是BC边上的任意一点(B、C除外),BAE+EFC=DCF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予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拓展延伸】(3)如图3,若点E是BC延长线(C除外)上的任意一点,求证:AE=EF第5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