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职责)经理人员的职能概述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19018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3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岗位职责)经理人员的职能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岗位职责)经理人员的职能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岗位职责)经理人员的职能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岗位职责)经理人员的职能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岗位职责)经理人员的职能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岗位职责)经理人员的职能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岗位职责)经理人员的职能概述(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学院推荐阅读2012年第7期经理人员的职能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作者:(美)切斯特 I.巴纳德 著 王永贵 译 二0一二年五月内容简介44巴纳德是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他关于组织理论的探讨,至今无人能及,被称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奠基人。德鲁克、孔茨、明茨伯格,西蒙。马奇、利克特等人都大大受益于巴纳德。对于一个希望将传统组织改造为现代组织的经理人来说,巴纳德的书不可不读。同时,巴纳德也是第一位将决策提升为管理核心的人,这一观点此后得到西蒙,马奇等人的发展,衍生出决策学派。经理人员的职能是巴纳德毕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他将社会学概念用

2、于分析经理人员的职能和工作过程,提出了一套组织的理论,建立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巴纳德认为所有的组织都包含三个要素:合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沟通。他的贡献就在于,从最简单的人类协作入手,揭示了组织的本质及其最普遍的规律。这本书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被视为管理的一座丰碑,它在出版后的半个多世纪重印了18次,其影响和发行量不断地增加,所有论及组织方面的问题都绕不开这座丰碑。作者简介切斯特巴纳德1886年出生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由于家庭的原因,他从小就养成了用哲学方法思考问题和弹钢琴的习惯。19061909年,他在哈佛大学读完经济学,但因缺少实验学科的学分而未能获得学士学位,后来,他反而因为对组织

3、和管理方面的研究而获得了7个名誉博士学位。巴纳德是一位杰出的管理实践者,他毕生都从事企业管理工作。1909年他进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1927年开始担任新泽西州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直到1952 年退休。没有人在背后议论巴纳德的为人,即使对于他自己领导的组织,他也显得相当超然。他矜持寡言、庄重高尚,有些让人敬畏。 1938年,巴纳德最著名的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出版了,本书问世后,受到了西方管理学界的普遍重视,被奉为管理学的经典著作。 1961年,巴纳德去世。 巴纳德的重要著作还有组织与管理等。管院荐读多维视角下的巴纳德每次想到巴纳德,总令我肃然起敬;每次翻开那本经理人员的职能,总使我有

4、奉为圭臬之感。鉴于此次荐书将引述多位学者对巴纳德及其经理人员的职能的解读和述评,在此不再对巴纳德及其著作赘言,而是想玩一把“穿越”,从一个宏观的视野和多维的视角端详一下这位多才多艺的管理大师。巴纳德与韦伯。巴纳德与韦伯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所不同的是,韦伯的研究主题在于官僚制(也称“科层制”)的合理性及效率,侧重组织的“技术系统或结构系统”;而巴纳德的研究主题在于组织中人员的行为,侧重于组织的社会心理系统,所以,韦伯堪称典型的“组织社会学家”,而巴纳德则属组织的“社会系统学派”。他们的联系则体现在,其一,都将“组织”-这一人们生活的基本环境载体作为研究对象,其二,一个宏观、一个微观,相辅相

5、成。读过韦伯有关学说的人再读巴纳德,一定会有一种“续说”的感觉。巴纳德与斯隆。其实想到巴纳德时,我最容易联想到的,还是斯隆。因为两者都是理论和实践俱长的管理高手。巴纳德不仅写出了经理人员的职能这部“丰碑”式的经典,更长期担任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新泽西州贝尔电话公司的总裁或高管,被誉为“或许是美国最有才的公司总裁”;斯隆则不仅写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与另一个管理先哲德鲁克叫板,还在长期的领导工作中把通用搞得红红火火。他们的意义在于揭示了:至少就管理学科来说,理论是不可能脱离实践的,来自实践感悟的管理理论才是经得住考验、历久弥坚的。巴纳德与德鲁克等。包括德鲁克在内的一些甚至

6、比巴纳德还有名气的管理学家,都甘拜巴纳德为师,如德鲁克、孔茨、明茨伯格、西蒙、马奇、利克特、柯林斯等。如,德鲁克的著作,特别是工业社会三部曲:工业人的未来、公司的概念和新社会,都多多少少带有巴纳德风格的痕迹。其它,如西蒙的决策理论、马奇的组织理论,可以说都直接得益于巴纳德的启迪。这充分说明,巴纳德的学说确实具有“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功效。在读这些大师之前,不妨先读读巴纳德。巴纳德的现实意义。视经理人员的职能为一座“丰碑”,并不意味着其学说已经过时,阅读本书,我们依然会常常遭遇令我们顿开茅塞的真知灼见。略举一例,巴纳德认为组织的构成要素包括共同的目标、成员做出贡献的意愿和沟通。试想想,如果员工并没

7、有对组织的承诺、心在曹营心在汉、出工不出力,按照巴纳德的理论,组织就缺乏了一个要件,就不成其为组织了,即便冠有“集团公司”、“跨国公司”等等名号。这时候的人群,充其量算是乌合之众或群体(group),这时候的经理人,也徒有虚名而已,也就是刘总经常告诫我们的“别以为西装革履就是一个经理人”。这警醒我们:唤起成员的内在承诺有多重要。而这,不正是现实中许多组织孜孜以求的目标吗?!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对巴纳德会有不同风味的解读,或许这也是巴纳德学说的魅力所在吧!原书目录总序席酉民推荐序一赵曙明推荐序二包政推荐序三陈春花译者序译者简介30周年版导言序言第一部分有关合作系统的基本思考第1章导论/3第2章个体

8、与组织/7第3章合作系统中的物质限制与生物限制/17第4章合作系统中的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27第5章合作行动的原则/33第二部分正式组织的理论和结构第6章正式组织的定义/45第7章正式组织理论/56第8章复合正式组织的结构/65第9章非正式组织及其同正式组织的关系/77第三部分正式组织的构成要素第10章专业化的基础和种类/87第11章诱因的经济性/95第12章权力理论/108第13章决策环境/123第14章机会主义理论/133第四部分合作系统中的组织职能第15章经理人员的职能/143第16章管理过程/155第17章经理人员责任的性质/170第18章结论/187附录日常事务中的心理/197本书作

9、者所提及的代表性论著/218推荐序现代管理思想的奠基之作管理智慧的源泉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认识到巴纳德的经理人员的职能的重要性,可以说不认真解读巴纳德的思想,要想在企业管理领域使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或“把握本质的能力”达到一流的境界几乎是不可能的。 巴纳德的经理人员的职能不是纯粹的思辨学说,他展示的是一种运用“智力”于管理实践的力量,然而,凡是接触过巴纳德著作的人,无不苦于该书的晦涩难懂, 只有那些有耐心的人,才能读懂这本“难于理解的、费脑筋的、抽象的和深奥的”经世之作,最终透过纸背感受到巴纳德对“组织及其管理世界”的领悟力、洞察力和智慧。安德鲁斯说:“这样一本枯燥而深奥的书,在各个领

10、域中却得到了明显的尊重,这一事实很值得做出解释。” 巴纳德的经理人员的职能晦涩难懂,主要在于他写书的关注点。巴纳德关注的是如何把自己意识中感知到的“组织”刻画出来。这需要花费足够的精力和心血,包括回顾和梳理自己的经历,依据足够的经验性素材,提炼概念框架,形成专业术语或专用词汇,等等。至于能否让后来的读者理解,这是下一步的事情,或者说是传播者和布道者的事情。 巴纳德所做的事情是开创性的,借用他自己的话:“只是想对自己多年来逐渐形成的、有关管理过程的一些心得进行整理;尝试着去勾勒和归纳一种组织理论,以鼓励其他学者也去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他的任务是要把内心中的“新发现”表达出来,去指导人们的实践。这

11、种事情连圣人都会感到畏惧,故有“圣人述而不著”的说法,讲的是佛祖传授心法,孔子不写专著,基督没有文章。古代圣哲非常清楚,任何新的发现,很难用当时的语言词汇或概念表达清楚。在语汇贫瘠的远古时代,诸多知识难以显现化,圣哲们更乐意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知识和内心中的感悟。 巴纳德很早就关注到“建立组织理论”的重要性,不过他寄希望于别人,而不是自己去做这件事情。要不是哈佛大学的一些教授一再诱导,他根本没兴趣去写这方面的书或文章。历史最终选择了巴纳德,也许这就是命运。他不辱使命,费尽心血,完成此书,时值1938年。书成之后,他本人还是感到非常遗憾,没能把“组织感”表述出来,没能把那种强烈的“组织美感”

12、表述出来。足见巴纳德的用心良苦以及刻画一个“新发现”的艰难,或人类语言的局限或苍白。 一般而言,任何一项新的发现,包括巴纳德发现的“正式组织”都必须借助于一套新概念或新词汇加以表达,然而新概念、新词汇和新知识,必须经过一个约定俗成的过程,才能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巴纳德的经理人员的职能晦涩难懂,与他的表述关系不大,至少他比别人清楚自己应该如何表达。他说“语言对不同的人或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意义,而且人们有一种无意识的倾向,即对别人的话打些折扣,或理解出原本没有的意思,因此不能自说自话,必须基于读者的理解来表达思想,使读者能够理解本意,并感知到被高度设想的事物本质”。 巴纳德承认,书中的阐述比较

13、抽象并且不够充分,尤其缺乏举例说明。这算不上什么缺点或不足,一般而言,思维深邃的人,往往追求层次感和递进关系,喜欢精准和简洁,厌恶絮叨和平铺直叙。 巴纳德非常肯定地说,这是一本论著,必须进行严密而深入的辨析, 因此从“科学的讨论”角度说,书中的表述是妥当的。也许正是这种表述方式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几乎每一句话都不容置疑且富有启发性,才使巴纳德的学说能在不同专业人士的心目中获得高度一致的权威性地位,并使后来成千上万名有耐心的读者,最终成为管理界一流的知识精英。 巴纳德不是一名演说家或普通的作者,也不想随心所欲地讲一些易于表达的东西,或不愿意为了取悦大众或读者,说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事情。 巴纳德具有

14、30年的职业经理人经验,他的思维表述是以经验性直觉为背景的,即便在某些方面阐述得不够到位或不够清晰,也不会产生歧义或误解,只要用心去读、反复琢磨, 自然就会读通,就能把各章节的知识连贯起来,明白他想表达的意思。真正的阅读障碍,恐怕在于读者的经验和直觉思维能力。经理人员的职能的受惠者,往往是那些富有管理实践经验和综合思维能力的人,比如西蒙、马奇、德鲁克、斯隆和钱德勒。有鉴于此,日本的一些教授专门成立了巴纳德研究会,有组织地对经理人员的职能进行研读,企图透过著作的宇里行间,获得全面的启迪和开悟,真可谓用心良苦。 现实中的大部分人是活在现象形态上的,对阅读高度抽象的理论著作缺乏耐心缺乏像日本教授那种

15、严肃和认真的劲头,尤其那些抱着电视机、吃着快餐长大的年轻一代,更是这样。因此,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多读几遍,并不要指望读一遍就能理解该书。巴纳德说:“不应该使人们产生这样的期望,即对社会中人类行动的研究,会比我们的思想可能从事的最复杂的研究简单一些。”组织问题的提出 巴纳德曾多次注意到,来自不同组织的成员,包括牧师、军人、政府官员、大学职员和其他各行各业的职业经理人员,喜欢凑在一起,聊聊各自职业工作中的故事,包括事情的来龙去脉,开始怎样、后来怎样、遇到什么麻烦、采取什么措施、结果如何等。只要不涉及到各自的专业领域及其术语,彼此的交流并不存在什么障碍。只不过这种交流只能凭感觉进行, 只能在“共同的感觉”基础上,借助于现象形态上发生的故事进行交流。所谓“共同的感觉”,就是对内在的“无形的组织”的感知,这是经理人员交流的基础。在巴纳德以前,有关组织的概念框架还没有被提炼出来,有关组织的理论还没有被描述出来,人们还无法进行清晰的交流和思考,只能凭感觉说话。 巴纳德一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