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4.繁星

上传人:思无****9 文档编号:119614198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4.繁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4.繁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4.繁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4.繁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4.繁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4.繁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4.繁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 繁星教学目标:1、 学习字词,欣赏文中描写繁星的精彩语句。2、 根据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3、 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教学重点:1、 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体会课文的语言美。2、 根据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1、 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体会课文的语言美。2

2、、 根据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准备1、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新词,熟读课文。2、 教师准备:巴金简介,教学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介绍作者1、情境导入: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曾经有人讲过,每个人都有一颗守护自己的星星,当我快乐时、悲伤时,我都会在夜晚的星空中寻找那颗守护我的星星,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想呢?2、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个特别喜欢看天上繁星的人。简介作者: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

3、于四川成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德高望重的文学泰斗,杰出的语言大师。原名李尧棠,字芾(fi)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2005年10月17日离开了我们,享年101岁。3、背景简介:深受“五卅”运动的影响,23岁的巴金于1927年1月15日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开上海到法国去。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向西方找真理”。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巴金在去法国的途中写的海上杂记的一篇节选。4、 板书课题,读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学课文,出示:自学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纳凉密密麻麻摇

4、摇欲坠模糊(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几件事?2、交流:(1)读准词语:纳凉静寂星群密布摇摇欲坠梦幻(2)理解词语:纳凉:乘凉。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的东西)。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模糊:不分明;不清楚。(3) 生串读课文,交流自学要求3: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具体是什么时间?小结:课文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板书:从前家乡三年前南京如今海上4、请同学们根据作者三次看星星的时间和地点,找出三次看星的情景和感受。完成表格。时间地点情景感受从前家乡密密麻麻的繁星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三年

5、前南京静寂的夜,一片菜园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如今海上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霎睡在母亲的怀里了3、 研读课文(1) 学习第1小节1、 多媒体出示第1小节2、 指名读第1小节3、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句话表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为下文作了铺垫)4、“密密麻麻”是什么意思?它跟“繁星”矛盾吗?5、请用一个词概括作者小时候仰望星天的感受。(甜蜜、温馨、幸福)侧重表达了作者对星天的什么之情?(依恋之情)板书:甜蜜温馨依恋之情6、齐读句子:“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

6、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感受巴金先生对星天的依恋之情。7、谁能尝试概括第一小节的主要内容?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作者小时候在四川老家看星天的情景和感受。下面请同学们按照第1小节的学习方法学习2、3小节。(2) 学习第2小节1、指名读第2小节。2、出示句子:“星光在我们肉眼里虽然既然星光是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既然星光是“微小”的,为什么“我”会觉得”光明无处不在”呢?青年时代的巴金,正在南京求学,也认识一些星星,所以他把星星当做朋友,时时与星星谈话。当时的社会正处在黑暗时期,但巴金仍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所以才说“光明无处不在”。(对未来充满了希望)3、请用一个词概括作者这个时候

7、仰望星天的感受。(亲密、投机)侧重表达了作者对星天的什么之情?(伙伴之情)板书:亲密投机伙伴之情4、 齐读句子,感受巴金先生对星天的伙伴之情。5、 谁能尝试概括第一小节的主要内容?过渡:在南京的时候作者把星天当作自己的朋友,那么,三年之后作者在海上看星天的情景和感受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接着学习。(3) 学习第3小节1、 指名读第3小节2、 理解“半明半昧”和“摇摇欲坠”。3、 想想说话:出示句子:“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身处他乡,积极投入到反帝反封建中去的巴金,觉得那些星星就是朋友,就是知己。那么,他们之间又会聊些什么呢?我仿佛听见星星对我

8、说.4、 请用一个词概括作者在海上仰望星天的感受。(惬意、信赖)侧重表达了作者对星天的什么之情?(知心之情)板书:惬意信赖知心之情5、 小组讨论:课文一开始就把星天比作母亲,这一段的结尾又把星天比作母亲,这两个比喻一样吗?6、 谁能尝试概括第一小节的主要内容?4、 复习小结1、小结写法:全文三个小节,作者都是写了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观看了什么,感受到什么,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星空的依赖、对光明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1)指导方法: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谁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2)学生概括师小结:我们今天学习的繁星这篇课文按照时间的顺序,紧紧地围绕“繁星”展开描写,

9、描写了巴金先生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作者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感受。美的感受是要靠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2、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精妙之处,并说说其表达作用。比喻“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象看见无数的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拟人“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它们在小声说话。”排比“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3、 出示句子:“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它们在小声说话。”师小结:全文由实到虚,虚实结合,既写出了眼前的景物,又写出了眼前的景物产生的联想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繁星的爱,以及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板书:虚实结合5、 拓展作业1、拓展:同学们望星空能产生诸多的联想和想像,那么看自然界其他事物你有怎样的感受呢?现在我们以“看大海(月亮、太阳、蓝天)”为题,看谁写得快,写得精彩。(要求:学习巴金描写事物的方法。)2、 作业(1) 积累关于描写星星的词语。(2) 小练笔:选择一个晴朗的夜晚,观察一下天上的星星,写出你的所见所闻以及感受。板书设计:4、繁星巴金从前家乡甜蜜温馨依恋之情比喻虚三年前南京亲密投机伙伴之情希望排比实如今海上惬意信赖知心之情拟人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