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评比一等作品《读历史学党史》讲课稿

上传人:思无****9 文档编号:119612721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课评比一等作品《读历史学党史》讲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党课评比一等作品《读历史学党史》讲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党课评比一等作品《读历史学党史》讲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党课评比一等作品《读历史学党史》讲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党课评比一等作品《读历史学党史》讲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课评比一等作品《读历史学党史》讲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评比一等作品《读历史学党史》讲课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08310901党支部的XXX,今天由我来代表我们党支部来给大家开展这次的党课培训。我想正统的党课培训大家或者亲自体验过,或者有所耳闻。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党课创新,所以我不太想讲有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另辟蹊径,想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看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的过程中究竟遇到并克服了哪些问题。当然,我党成立至今91年,遇到的问题不是我三言两语说得清的,我只挑其中我感觉比较有代表性的,给大家进行阐述。一上来我给大家定了一个很大的背景,历史。中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所谓上下五千年,起自上古时期,盘古开天辟地,下至当代社会,今天大家坐在这里听我讲党课。当然,这中间真正有

2、历史考究价值的,应当从有文字记载的商朝开始,神话故事中的三皇五帝、后羿射日,就留在小朋友的睡前故事里吧。为什么要把历史和党史放在一起讲?唐太宗在魏征逝世之后喟然长叹: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当然,他最想表达的是最后一句话,但是对一个执政党来说,我想,兴替这两个字就已经概括了他们最想要掌握的东西。不知道大家听过这样一段故事没有,从1952年到1976年,毛泽东读了24年的24史,每本书上都标满了批注,而一本资治通鉴,他的一生读了17遍之多。古人云,前世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从古人的兴衰变化、白云苍狗中,自然能发现事物的规律及道理。让我们用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

3、时的一段话作为我们今天党课正式的开始: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进入我们的第一篇:乱世英雄。有人说,时势造英雄,也有人说,英雄造时势,我们姑且不论这两句话的逻辑关系,我们只关心,英雄和时势的确是同时出现,相辅相成的。我记得九把刀曾经说过,英雄是在绝对的黑暗中敢于燃烧自己,照亮世界的人。今天,我们把英雄的定义扩大,把所谓的枭雄、奸雄等等划归进去,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的所作所为让时间的车轮加速向前,那么他就是英雄。我们第一篇的主题,乱世英雄,就让我们从乱世出发,寻找英雄的踪迹。1921年,那时候五四运动结束不久,各种思潮并起,国内军阀混战,国民党尚未一家

4、独大;从北到南殖民地遍布,可谓内忧外患,深切符合我们对“乱世”的定义。在这个时间点,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在我看来,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想要在乱世中脱颖而出,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拥有足够的武力;二,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从古至今,这个定论屡试不爽。以秦朝末年为例,从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开始,刘邦、张耳陈馀、英布、彭越,这些人揭竿而起之后都是一呼百应,迅速积累了大量的军队。原因是当时秦始皇及二世暴政,民不聊生,天下的劳苦大众都希望有衣穿,有饭吃,所以这些想要实现人民愿望的人,自然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回顾共产党。我党成立之初,可以说没有钱也没有人,但他们开过几次会之后,非常清晰明确的制定了党的首要任务:组织和

5、领导工人运动。这表面上看是世界上所有共产党的任务,但是我党还很狡猾的,当然,这个狡猾是加省略号的,添加了一小句话,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及其他群众运动。当时中国最多的是什么人?这个答案到了今天还是没有变化,那就是群众!共产党非常聪明的选择了站在群众的一边,自然就符合了我们乱世出头原则的第二条,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于是,共产党的支持者越来越多。至于另一种拥有足够武力的情况,在我国历史上真是屡见不鲜了,比如秦朝统一天下,比如赵匡胤黄袍加身,比如金军南下,清军入关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让我们再回到刚才所说的那两种情况上,如果你拥有其中之一,那只能说你有了开始的条件,在你完成事业的过程中,必须慢慢具备另一个

6、条件。在这里让我们看一对有趣的例子,我在屏幕上打出了项羽刘邦和国共两党,大家仔细看一下,这两对冤家之间是不是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先看项羽和刘邦,这其中项羽具有明显的第一种条件,充足的军队,同时他也具有一定的第二种条件,楚国人民的支持。而刘邦手下都是些散兵游勇,但好就好在他有亲民的名声。两个人都在楚怀王的命令下攻打秦王朝,并有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于是项羽纵马扬刀,四处打架,威名天下传播,每个人都知道项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破釜沉舟,决堤灌城,这一系列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术都出自项羽之手,可等他回过神来,哎,刘邦入关了。这下可好,根据当年的约定,刘邦要封王了,可项羽心里不是个滋味儿啊,天下是我打下来

7、的,可最后我什么也没捞着。于是他愤怒的回师攻打刘邦,刘邦也慌了,他的部队是打不过项羽的,这时候在谋士的帮助下,他以臣子的身份自居,演了一场鸿门宴,最终逃出生天。项羽称王后,所做的并不是安抚多年战乱中颠沛流离的平民,而是大肆掠夺,焚烧宫殿,继续发动清扫战争。与此同时,刘邦则接受下属的建议,在他的封地巴蜀一带休养生息,他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广。最终,当刘邦的后备充足了,他下令挥师东进,在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战术下重新回到了富饶的中土。而项羽则失了民心。在最后的垓下决战中,张良和韩信定下计策,让汉军在楚军的四周唱楚国的歌曲,楚军人心惶惶,最终不攻自破。可以看出,项羽和刘邦在革命开始的时候各自占了一个

8、先期资源,项羽有武力,刘邦有人和。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项羽没有补充自己没有的人和,而刘邦在收揽人心的同时,慢慢的积蓄着自己的力量,当他同时拥有两个条件的时候,他的时代就到来了。回头看国共两党。两党的斗争也是一部漫长的历史,从共产党成立之初到解放战争结束,甚至到今天的台湾问题,依然可以看到当年历史遗留的影子。我在这里问大家,你们觉得项羽刘邦和国共两党相似吗?我认为很相似。两党在乱世初期,国民党兵多将广,装备精良,许多大城市都在国民党的控制中。而共产党甚至还没有到小米步枪的年代,它所拥有的只是贴近广大群众的理论知识,它代表的是劳苦大众和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两党在革命初期和刘项二人的情况相近。接下来

9、,抗日战争开始了,国民党集结大军,正面抗战,发动数次会战,虽然结果不是非常理想,但也歼敌无数,大大延缓了日军的侵略脚步。等他们在正面战场上慢慢站稳,回头一看,共产党已经建立起了大片的敌后根据地,打起了游击,招揽了无数的人民群众,国内形势已经开始慢慢偏向中共这边了。跟项羽一样,国民党相当不高兴,于是在抗日之余,国民党搞起了内讧,主动出击共产党。共产党则非常聪明,它明白国民党是怕它壮大,于是它用巧妙的声明将国民党放在群众的对立面,声明中说,现在我们的任务是一致对外,可国民党却在打我们,我们觉悟高,我们不反抗,我们跑,我们打日本人。这一手太妙了,所有人都会觉得国民党为什么这样?共产党保护了自己的同时

10、,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国民党的群众基础再次大受打击。抗战结束后,国民党主动发起了内战,此时的共产党今时不同往日,兵多将广,全国拥护,经过4年内战,将老蒋赶到了台湾。现在再来看,是否国民党共产党与项羽刘邦有很多相似呢?唯一的不同是结局,项羽慷慨悲歌,自刎乌江,的确是悲情英雄,而老蒋东渡台湾,从此蛰伏。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武力永远不是治国安邦的长久之策,必须拥有群众的支持,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个政党才能源远流长。我党对这一点肯定有所认识,这一点从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就可以看出来。经过了抗战内战,共产党终于站稳了脚跟,新中国成立了,可是新的问题出现了。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第二章:坎坷前行。第二

11、章里面我也跟大家先说一句话,请大家自己体会:为了要完成某件事情,牺牲是必要的,越是重大的事情,牺牲的比例也会随之增加,这也就是所说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在我的印象里,新中国成立之初比较重要的的一件事就是大跃进。大跃进究竟是什么?我今天想说,大跃进就是一场科技革命。为什么这么说,可能在大家的概念里,革命带来的总是飞跃,比如欧洲的工业革命,文艺复兴等等,但实际上,失败的革命数不胜数。所以,在我看来,大跃进就是一场失败的革命,出发点绝对没有错,希望人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国力更加强盛,但在过程中部分人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问题,那就是急于求成和冒进。我记得我初中学历史的时候,学到这个地方,感觉很有意思,这个有意

12、思并不是指我觉得发生曲折和坎坷很好玩,而是那些标语及口号。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我听过最扯的一段是,全天让孩子们在灯泡底下站着,这样更高更壮更聪明。我不由想起了小时候听过的一首儿歌:东西街,南北走,出门就见人咬狗,拾起狗来砸砖头,倒让砖头咬了手。这个我小学的时候就笑呵呵的看,可是为什么当年明显有问题的大跃进口号,却被人们乐此不疲的喊呢?归根结底,就是中央集权。历朝历代,变法与改革绝对不在少数。秦朝之所以强大,在于公孙鞅,也就是商鞅变法。但如此成功的变法,却因为触动了封建地主的利益,导致商鞅最终被车裂。大家回过头去

13、想一想,商鞅在最初为什么没有被车裂?秦穆公在位的时候,商鞅出行,前呼后拥,场面大得很,穆公一死,商鞅也难逃厄运。这其中的原因,就是中央集权。大家听到中央集权这个名词,可能会反感,觉得这是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名词,但我想说,这个词随着时代的发展,总会有新的变化。当今社会,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中央集权,如果中央不掌握左右国家的权利,岂不是要天下大乱?别看美国是两党制,上台的政党也是掌握着整个国家的命脉,如果他的命令没人听,没人执行,那这个中央只是一个空壳罢了。中国人大概是最懂得集权的重要性的人。周朝为什么会覆亡?在于分封制。周王将有功之臣及子孙分封到国家各处,一开始还好,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时候,

14、周王朝就发现难以掌控局面了。最终进入了春秋战国的乱世。秦朝建立之初,秦始皇也曾想过分封,非常出名的秦相李斯就说,皇帝您忘了周朝的覆辙了吗?于是秦始皇幡然醒悟,全国推行郡县制。另一个出名的中央集权是赵匡胤,国家成立之初,赵匡胤中国共产党也深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历年来,国家的政要,机关的首脑,几乎全部都是我们的党员。只有权利掌握在党员的手中,政策才能更好的推行。这两天召开十八大,如果大家认真关注的话,想必更加有体会。古代的改革,臣子最需要说服的人就是皇帝,比如商鞅,比如王安石,比如张居正,但如果皇帝自己想要改革,那一般是谁也拦不住了,这就是中央集权的威力。所以大跃进才在全

15、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进行。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央集权只能保证改革被推行,但你刚才说到了一个词,叫乐此不疲,到底为什么人们会如此支持这种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变革呢?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和另一场灾难,这个问题叫做思想控制,而这场灾难,叫做文革。中国人有一种比较不好的特点,柏杨大师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也提到了,叫做自欺欺人。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被儒家思想控制着,我想,现在绝大多数人骨子里还有着儒家的血液在流淌,我们将其命名为礼仪之邦。儒家的思想是温顺的,它讲究礼义,讲究道德,它的终极目标是每个人都用高尚的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天下就太平了。可以说,儒家思想是封建统治者控制人民的最好的手段

16、,可我们的大部分人还认为这应该是我们要求自己的标准,同时,我们还认为,统治者也应该把儒家思想当成要求自己的标准。于是中国的政治中,缺少了民主的思想,从古至今,人民最大的期望就是出现圣君贤相。甚至在我们对外的战争中,儒家的思想还讲究仁义之师,看不起战术,看不起谋略,出发点一定要高尚。我非常庆幸共产党在大小战争中抛弃了儒家思想,打游击,打偷袭,默默发展,最后一击致命。拿破仑曾经说过,上帝永远站在大炮多的一边。我们不论是政治、军事、还是平时的生活,都应该抛弃束缚我们几千年的儒家思想,这样才能真正的挺直脊梁。回到大跃进的问题上,首先,在人民的儒家思想里,中央的政策是不能违背的,这是忠君。其次,在中央的宣传下,人民发现我们在不违背道德基础的情况下,居然可以赶英超美,实现全民小康。自然,大家都会乐此不疲的投入大跃进的浪潮中。这中间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文化知识与科学素养。当时完全没有人注意到大跃进缺少科学依据吗?当然不是,但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他们的声音被淹没在了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