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高二语文寒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119610986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人版高二语文寒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鲁人版高二语文寒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鲁人版高二语文寒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鲁人版高二语文寒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鲁人版高二语文寒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人版高二语文寒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人版高二语文寒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鲁人版高二语文寒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一、夯实基础(15分,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供认/供奉 标识/博闻强识 如法炮制/炮烙之刑 B.提取/提防 脉搏/含情脉脉 冠冕堂皇/沐猴而冠 C.强迫/勉强 为难/为虎作伥 泥沙俱下/泥古不化 D.处置/处所 露骨/露宿风餐 螳臂当车/安步当车 解析:A项,n,zh,pB项,t/d,mi/m,gun/guC项,qin,wi/wi,n/nD项,ch/ch,l,dn/dn。 答案:A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合理用药才是关键。我们不能盲目信服药物的疗效,并且直接服用

2、药物,这样做未必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B.目前,柏峪休闲渡假村建设正在筹划中,将成为集住宿、观景、采摘、登山、感受古文化于一体的高档休闲旅游区,将大幅度带动柏峪的经济发展。 C.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应该怀有一种文化理想情怀和艺术责任感,应该不断丰富主旋律的内涵,努力在艺术创新中增强其亲合力。 D.小公司没有足够多的职位供一些老员工晋升,许多人在升职空间狭小的职位上对工作开始显得意兴阑姗,而这又似乎是可以理解的。 解析:B项,渡假村的渡应为度。C项,亲合力的合应为和。D项,意兴阑姗的姗应为珊。 答案:A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据2012中国微博年度报告

3、 ,中国微博用户的井喷式增长将出现于2013年、2014年,市场也将进入成熟期。 春节后,争抢农民工中国劳动力市场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然从珠三角、长三角局部地区 到包括中、西部在内的全中国。 无论是设计创新、服务创新,还是营销创新, 想消费者所想,满足广大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企业才能赢得更多的青睐。 A.预测 漫延 只要 B.预算 蔓延 只要 C.预算 漫延 只有 D.预测 蔓延 只有 解析:预测,预先推测或测定;预算,预先计算。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漫延,连绵不断。只有与才搭配。 答案:D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些中小站为换取更多的商业利益,不惜

4、大打擦边球,放任黄、赌、毒及虚假信息,炒作耸人听闻的传言,以迎合一些民的猎奇八卦心理。 B.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会一阵风刮过了事,餐饮企业不能幻想公款等高消费卷土重来,要在经营方向、策略、方式方面进行全方位调整。 C.婚庆典礼本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好事,可是因为目前婚庆司仪的能力和素质鱼龙混杂,致使很多新人在选择婚庆公司时倍感头疼。 D.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对央行货币政策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应十分敏感,见微知著,了然于心。 解析:A项,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事实或做过于激动的表情,使人听到或看了感到震惊或震动。B项,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C项,鱼龙混杂应改为参

5、差不齐。D项,见微知著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答案:C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权力部门应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信任媒体,以便使媒体更好地发挥引导社会热点、通达社情民意、搞好舆论监督的作用。 B.人大代表提议,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填补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法律空白。 C.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D.凭借着在本届澳比赛中的超强发挥,李娜成为第一个晋级大满贯赛决赛的亚洲球员,从而奠定了她中国体坛一姐的宝座。 解析:A项,语序

6、不当,把信任媒体放到善待媒体之前。C项,句式杂糅,将围绕为主题应改为将以为主题。D项,奠定与宝座搭配不当,奠定宜与基础搭配。 答案:B 二、阅读理解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

7、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等,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的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宁静幽寒之极。 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

8、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山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

9、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B.它体现着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于宇宙的独特理解。 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而这

10、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解析:A项,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有误,原文第段说的是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B项,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以偏概全,原文第段中说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C项,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无中生有。 答案:D 7.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B.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 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

11、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 D.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 解析:D项,对应原文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可知是将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全然荡去,而不是用它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 答案:D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 B.第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

12、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 解析:B项,第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C项,题干中的二者并未构成因果关系,且原文中并未提及中国画是听觉艺术。D项,原文中说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而并未说静之寒就是空之寒,且中国艺术保持自然的纯粹性与静之寒空之寒没有关系。 答案:A 三、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

13、,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 义熙十二年,武帝北伐,道济为前锋,所至望风降服。径进洛阳,议者谓所获俘囚,应悉戮以为京观。道济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于是中原感悦,归者甚众。长安平,以为琅邪内史。 元嘉八年,到彦之侵魏,已平河南,复失之。道济都督征讨诸军事,北略地,转战至济上。魏军盛,遂克滑台。道济时与魏军三十余战多捷,军至历城,以资运竭乃还。时人降魏者具说粮食已罄,于是士卒忧惧,莫有固志。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馀,故不复追,以降者妄,斩以徇。 时道济兵寡弱,军中大惧。道

14、济乃命军士悉甲,身白服乘舆,徐出外围。魏军惧有伏,不敢逼,乃归。道济虽不克定河南,全军而反,雄名大振。魏甚惮之,图之以禳鬼。还,进位司空,镇寻阳。 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时人或目之曰:安知非司马仲达也。 文帝寝疾累年,屡经危殆,领军刘湛贪执朝政,虑道济为异说,又彭城王义康亦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复可制。十二年,上疾笃,会魏军南伐,召道济入朝。其妻向氏曰:夫高世之勋,道家所忌,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及至,上已间。十三年春,将遣还镇,下渚未发,有似鹪鸟集船悲鸣。会上疾动,义康矫诏召入祖道,收付廷尉,及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司徒从事中郎粲、太子舍人混、征北主簿

15、承伯、秘书郎中尊等八人并诛。时人歌曰:可怜白浮鸠,枉杀檀江州。 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魏人闻之,皆曰道济已死,吴子辈不足复惮。自是频岁南伐,有饮马长江之志。 文帝问殷景仁曰:谁可继道济?答曰:道济以累有战功,故致威名,余但未任耳。帝曰:不然,昔李广在朝,匈奴不敢南望,后继者复有几人?二十七年,魏军至瓜步,文帝登石头城望,甚有忧色。叹曰:若道济在,岂至此! (选自南史卷十五,有删节) 注:作唐县男:作唐,县名;县男,爵号。到彦之:南朝时宋的将领。禳鬼:驱除鬼神。寻阳:地名,即江州。司马仲达:人名,三国时魏国的司马懿。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伐罪吊人,正在今日 吊:捆绑,捉拿 B.北略地,转战至济上 略:夺取,攻占 C.以降者妄,斩以徇徇:巡行示众 D.全军而反,雄名大振 全:保全,使完整 解析:吊:慰问。 答案:A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资运竭乃还 举贤以自佐 B.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 其皆出于此乎 C.皆释而遣之 假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