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总结课件 岳麓版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598106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5.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总结课件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总结课件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总结课件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总结课件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总结课件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总结课件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总结课件 岳麓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总结 问题整合 通史坐标 学科素养 学科前沿 通史坐标强化时间把握趋势 问题整合纵向连线横向对比 专题整合 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及不同阶段的内涵 比较分析类问题分析能力 学科素养突破方法提高素养 典型例题 2016 全国 卷 40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 仁政 的重要内容 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 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 按月发口粮 明律规定 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 贫穷无亲属依倚 不能自存 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 杖六十 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 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 主要有灾荒救济 高龄老人养赡 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 孝子节妇贫苦

2、者救济 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邓云特 中国救荒史 等 材料二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 偷盗者 乞讨者等日益增多 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 1601年 英国颁布济贫法 救济办法因类而异 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 在家接受救济 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 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 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 1834年 新济贫法规定 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 贫民习艺所 才能得到救济 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陈晓律 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 根据材料一 二 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 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与英国近

3、代济贫制度相比 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思维过程 1 明立意 本题以社会救济为切入点 考查不同时期东西方国家社会救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 用所学 社会救济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 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受儒家民本 仁政思想的影响 中国历代都重视社会救济 近代以来 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加剧 西方国家救济制度也获得较大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社会救济发展为具有法律制度保障的福利制度 3 获信息 第 1 问 共同目的 依据材料可知两者都是救助各种弱势群体 都是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促进人民对政权的认同 救济方式的相同点 依据材料中 依赖于政府财政 英国颁布 可知都是由政府主导 依据 设

4、养济院 送入教养院 贫民习艺所 可知都设置了救济机构 依据 明律规定 英国颁布济贫法 可知都有立法保障 依据 社会救济的规定 主要有灾荒救济 救济办法因类而异 可知都因类而异 救济方式的不同点 依据材料中 实施 仁政 的重要内容 和 流浪者被关进监狱 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 恶劣得多 来对比分析 第 2 问依据材料二及所学 福利国家 的内容从救济性质 制度保障 福利种类和受惠主体等角度对比分析 答案 1 共同目的 救济弱势群体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政权认同 相同 政府主导 设置救济机构 立法保障 因类而异 不同 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 中国的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2 从单纯的

5、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福利种类众多 覆盖面广 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方法讲解 比较型试题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 历史现象等进行比较分析 试题中一般有 相同点 不同点 共同之处 相似之处 最大的不同点 最根本的不同 本质上的相似之处 等信息出现 解答比较型试题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1 审 仔细审题 明确试题的要求 注意试题要求比较的角度 是考查两者的区别 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 或者是考查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2 联 联系教材中相关的知识 抽取与题意相关的知识 并进行对比 3 比 对两者同一性质的内容进行比较 逐条归纳出两者的相同点或者不同点 针对训练 2016 安

6、徽江南十校一模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农政全书 共60卷 约70余万字 分成12目 农本 经史典故 诸家杂论 国朝重农考 田制 井田考和 王祯农书 中各种田制图 农事 营治 开垦 授时 占候 以屯垦为中心 水利 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 泰西水法 农器 树艺 名物 蔬菜 果树 蚕桑 蚕桑广 木棉 苎麻 种植 经济作物 牧养 制造 食品 房屋 荒政 备荒 附 救荒本草 和 野菜谱 麦群忠等 中国古代科技要籍简介 材料二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全书共五部分 首先是 定义 这一部分给出了物质的量 时间 空间 向心力等的定义 第二部分是 公理或运动的定律 包括著名的运动三定律 接下来的内容分为三卷

7、前两卷的标题一样 都是 论物体的运动 第一卷研究在无阻力的自由空间中物体的运动 许多命题涉及已知力解定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 轨道 速度 运动时间等 以及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所受的力 第二卷研究在阻力给定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 流体力学以及波动理论 压卷之作的第三卷标题是 论宇宙的系统 百度百科 解析 第 1 问 农政全书 的背景 结合材料及所学从明代政治 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入手分析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的背景结合17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思想 经济以及科技的角度思考回答 答案 1 背景 农政全书 农本 思想的影响 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 思想专制的加强 传统的农业 手工业的发展 前人的成果 自然

8、哲学的数学原理 重商主义 的影响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形成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两部著作问世的历史背景 解析 第 2 问第一小问不同点 农政全书 从经验总结以及继承性特点说明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从物理学为核心以及实验观察等特点去概括回答 第二小问共同价值 从科技发展等角度思考回答 答案 2 不同 前者是传统农业 手工业经验 技术的总结 后者是以物理学为核心的近代自然科学的集大成之作 前者体现了传承性 系统性 全面性的特点 后者则体现了创新性 实验性 理论性的特点 价值 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都是人类历史上的宝贵遗产 2 依据材

9、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比较两部著作在内容上的不同并说明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学科前沿前沿拓展对接高考 一 中世纪基督教会对西欧的统治基督教圣礼是教会掌握群众的重要手段 圣礼主要有洗礼和弥撒 洗礼是基督教的入教仪式 新生婴儿和改信基督教者均需受洗 弥撒的主要内容是圣餐礼 由教士给教徒分发少许面饼和葡萄酒 分别象征基督的身体和血 教会规定教徒应交纳什一税 即把收入的十分之一交给教会 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对思想文化的垄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排斥古典文化 带有世俗性质的希腊罗马古典作品遭到了教会的敌视和破坏 控制教育 特别是在最初几百年中 僧侣是唯一掌握文化知识的阶层 教会是唯一设立学校的地方 精神奴役 首

10、先是鼓励忏悔 即教徒定期把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向教会的神父坦白交代 求得上帝的宽恕 其次是宣扬禁欲主义 禁止教徒有人的各种欲望 认为人要洗刷自己的 原罪 就要在一生中受苦受难 逆来顺受 迫害异端 在中世纪西欧 凡是和 圣经 或教会信条相抵触的言论或行动 一概被罗马教廷斥之为异端 同地狱 魔鬼联系在一起 凡是属于异端的人 都要受到宗教裁判的严厉惩罚 基督教正统教派的异端运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并一直是中世纪西欧人民反封建斗争的重要力量 二 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及缺陷文艺复兴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 把人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 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 创造精神及科学实验精神 从而在精神方面

11、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具体而言 第一 它把人们 主要是有教养的人们 从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 发扬了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 第二 虽然文艺复兴在哲学上成就不大 但是它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 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 这就为17 18及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三 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来的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 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无价的瑰宝 永放光芒 第四 文艺复兴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 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 为后来的 自然权利学说 社会契约论 人民的革命权利 人民

12、主权 以及 三权分立 等学说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渊源 文艺复兴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第一 这个时期的艺术家 文人和学者们虽然大力表现和发扬人文主义精神 认识和揭露天主教会和教皇的腐朽 罪恶 但他们还是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和豢养 而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第二 大多数人文主义者把在古代受到维护的那些迷信落后的东西保存了下来 如魔法 巫术和占星术等等 第三 在反对神性和神权 提倡和张扬人性和人权的同时 没有对人性和人权问题进行限定 以至于出现了过分追求人性的发扬 走上了人性过度泛滥的极端局面 三 欧洲宗教改革的社会根源及其影响社会根源 14至16世纪 西欧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 当时西欧所发生的社会变

13、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 经济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 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破土成长 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 第二 政治上 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开始形成 反对封建贵族的特权与分裂割据 英 法两国的封建君主在与资产阶级 新贵族联盟的基础上建立了政治集权的 新君主制 他们加强政治集权 推行重商主义 奖励文化创造 有力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 但在意大利 德意志还存在着分裂割据 迫切需要政治统一 第三 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 反神权的文艺复兴运动 人文主义者批判中世纪教会的蒙昧 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 鼓吹个人的自由 平等与欲望 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求知的理论 极大地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 构成了对天主教神权的巨大冲击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都把矛头对准罗马教会对欧洲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要求通过改革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 民族教会 或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 廉价教会 改革影响 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经济上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化上使得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改革的主要对象是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 其作用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