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宋明理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591064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宋明理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宋明理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宋明理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宋明理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宋明理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宋明理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宋明理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课宋明理学 学会读书 1 明确考纲要求2 梳理主干知识 理清要点 夯实基础 学会读史 从史料 试题中抓住核心考点 核心考点1 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核心考点2 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核心考点3 宋明理学的地位及影响 天地之间 有理有气 理者 形而上之道也 生物之本也 气者 形而下之器也 生物之具也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观点1 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法则 规律 理学核心思想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己何与焉 所谓万物一体者 皆有此理 只为从那里来 生生之谓易 生则一时生 皆完此理 河南程氏遗书 所谓天理 复是何物 仁 义 礼 智岂不是天理 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岂不是天理 四书章句集注 理只是这一个

2、 道理相同 其分不同 君臣有君臣之理 父子有父子之理 朱子语类 人伦者 天理也 河南程氏外书 卷七 观点2 天理本质上是社会人伦之理 儒家道德规范 三纲五常 今日格一件 明日格一件 积习既多 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 一事不穷 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 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礼记 大学 观点3 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格物致知 格物 接触事物 致知 获得知识 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握理的途径 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 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 最终贯通明理 天理人欲 不容并立 朱文公文集 观点4 存天理 去人欲 人之所以为人者 以有天理也 天理之不存 则与

3、禽兽何异矣 甚矣 欲之害人也 人之为不善 欲诱之也 诱之而弗知 则至于天理灭而不知反 二程集 天理存则人欲亡 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子语类 小结 程朱理学的内涵 天理 是万物的本原 先理后物 伦理道德 三纲五常就是天理 表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存天理 灭人欲 格物致知 贯通明理 从而达到明德之善的目的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心皆是理 心即理也 陆九渊集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物理不外于吾心 外吾心而求物理 无物理矣 答顾东桥书 吾心之良知 即所谓天理也 致吾心之良知者 致知也 传习录中 答顾东桥书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 满心而发 充塞宇宙 无非此理而已 象山先生全集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致良知

4、 如恶恶臭 闻恶臭属知 恶恶臭属行 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 不是闻了后别立一个心去恶 传习录上 知行合一 理 与 心 的激辩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儒家 欲求 理 理 是世界的本原 心 是万物的本原 强调 格物致知 发明本心 致良知 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 主张人应以 内心 的自修 自省达到良知 客观 主观 什么是理学 特点概括 1 再次吸收了当时社会先进的思想文化 2 更具有哲理性 思辨性 3 再次获得了官方的统治地位 理学 一词的概念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 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酷吏以法杀人 后儒以理杀人 清 戴震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

5、林则徐 持敬之说 不必多言 但熟味整齐严肃 严威俨格 动容貌 整思虑 正衣冠 尊瞻视此等数语 而实加功焉 朱子大全 3 阅读材料 概括宋明理学的影响 2013 全国新课标I 25 自汉至唐 儒学被奉为 周 公 孔之道 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 孔孟之道 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 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 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 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积极 1 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 自我约束 重气节 重义轻利 2 强调和谐意识 有助于国家稳定 民族团结 社会和谐 3 忧患意识 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奋发进取 4 强烈的自立意思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消极 1 被统治阶级异化为专制工具 特别是明

6、清 2 以安分守命束缚人民的正当的欲望 3 逐渐成为束缚人的礼教 过分强调名节 男尊女卑 重礼轻法 轻视个体自由 高考典例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 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 但 不识一个字 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 孔子B 董仲舒C 朱熹D 陆九渊 解题规范 请自主思考 第一步 审题干一定时空 二明考点 三抓关键 古代思想家 宋明理学 不识一个字 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学会做题 解题技能规范化 第二步 析选项 陆九渊主张 发明本心 进行内心的反省 正确 D 朱熹主张 格物致知 强调外在因素 有关但不符合 C 董仲舒同样没有提出明理 有关但不符合

7、 B 孔子没有提出读书明理 有关但不符合 A 理由 对应度 选项 A 孔子B 董仲舒C 朱熹D 陆九渊 2 朱熹在 漳州劝农文 中说 请诸父老 常为解说 使后生弟子 知所遵守 去恶从善 取是舍非 爱惜体肤 保守家业 在此 朱熹 A 教诲后生弟子遵从 三纲五常 B 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 慎思明辨 C 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 天理 D 劝导百姓遵循一种 理性 的生活秩序 材料没体现 三纲五常 B C都缩小了材料范围 学会运用 灵活运用知识和方法 1 朱熹在 过分水岭有感 中写道 地势无南北 水流有西东 欲识分时异 应知合处同 朱熹以水流分合的情景 表达了他与陆九渊既有分歧又有相通之处 这里的 合处同 是指两人 A 对万物本原的看法相同B 对封建纲纪伦常的态度相同C 探求天理的途径相同D 认为人性良知的起源相同 3 理学家王阳明说 士以修治 农以具养 工以利器 商以通货 各就其资之所近 力之所及者而业焉 以求尽其心 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 民 之道 则一而已 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 王阳明 A 重申传统的 四民 秩序B 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 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