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城北开明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模拟测试(一)语文试题_7984129.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586386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城北开明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模拟测试(一)语文试题_798412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淮安市城北开明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模拟测试(一)语文试题_798412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淮安市城北开明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模拟测试(一)语文试题_798412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淮安市城北开明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模拟测试(一)语文试题_798412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淮安市城北开明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模拟测试(一)语文试题_798412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城北开明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模拟测试(一)语文试题_798412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城北开明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模拟测试(一)语文试题_7984129.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淮阴中学开明分校2017-2018学年度初三第二学期模拟测试一语文试卷一(24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暑日炎炎,躁热难当,芭蕉可以给人一片清凉;细雨霏霏,朦胧淡远,芭蕉又可以给人一份诗意,那“雨打芭蕉”当是最有意味的 (情境 环境)了。芭蕉,是童年时代快乐纯真的见证,是少年时代ng扬奋进的伙伴,是漂泊他乡时回忆故乡的念物,是归隐江南后十分亲密的知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ng扬 漂泊 找出语段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1分) 依据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分)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均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

2、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分)近期,各地博物馆游客猛增的原因是因为文化栏目国家宝藏的热播。这档视听节目的兴起,让一些看似“高大上”的文化艺术,变得亲近可及。由此形成的互动,切准了人民的文化生活脉搏,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3.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相关问题。(8分)【甲】当本在阳光下干活,累得大汗淋漓的时候,这位离了职的艺术家却在附近的阴凉下,坐在一只木桶上,跷着二郎腿,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苹果,一边暗暗盘算如何再宰更多的傻瓜。这样的小傻瓜会有许多。每过一会儿,就有些男孩子从这经过。在本累得精疲力尽时,汤姆早已经和比利费施做好了交易。比利用一

3、个修得很好的风筝换来接替本的机会。(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 【乙】 董超、薛霸道:“行一步,等一步,倒走得我困倦起来,且睡一睡却行。”放下水火棍,便倒在树边,略略闭得眼,从地下叫将起来。林冲道:“上下做甚么?”董超、薛霸道:“俺两个正要睡一睡,这里又无关锁,只怕你走了,我们放心不下,以此睡不稳。”林冲答道:“小人是个好汉,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薛霸道:“那里信得你说?要我们心稳,须得缚一缚。”林冲道:“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的?” (选自水浒传)【甲】段选文中,比利用风筝换来的“机会”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乙】段选文,表现了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选择去当海盗

4、,水浒传中林冲选择落草。说说他们这样选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4.诗、文名句填空(-题为必答题;-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8分)必答题: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受任于败军之际, 。 (诸葛亮出师表)选答题: ,可以为师矣。 (论语) ,不尽长江滚滚流。 (杜甫登高)枯藤老树昏鸦,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勿以恶小而为之, 。 (三国志)二(66分)来源:学科网(一) 阅读下面这首词,

5、完成5-6题。(6分)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5.词前小序写到“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说说毛泽东所咏之梅与陆游的所咏之梅,有哪些不同之意?(4分)6.请简要分析,词中“笑”字的表达妙处。(2分)(二)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1题。(20分)【甲】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日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6、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倘佯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

7、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有删改)【注释】 陂(p)陁(tu):起伏不平的样子 浮图:梵语,指佛寺。精舍:僧人住所。 幅巾:不戴帽子,用幅巾束首。 睥睨:侧目斜视,有所打算。 斥:开拓。褰(qin)裳:提起衣服。 厌:满足。 【乙】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8、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4分)穷山之深 意适忘反 褰裳先予 属予作文以记之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微斯人,吾谁与归?9.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画一处)(2分)子 瞻 与 客 入 山 视 之10.阅读【甲】文,请概括苏轼的“乐”有哪些。(4分)11.【甲】【乙】两文写了苏轼建亭与滕子京修楼,请简要说说他们修建亭楼的原因有何异同?(4分)

9、(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16分) 深挖一眼泉近日阅读,看到一个有趣情节。据载,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在赶路途中,偶然发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石碑。他观赏了一阵,刚准备离开又忍不住返回,然后下马继续研究。最后,干脆坐下来反复揣摩,竟在碑旁一连坐卧3天。如此专注,不知者或以为痴。古人云:“心不专一,不能专诚。”只有专注,才能做成事情。历史上,勾践多年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成霸业;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书写了不朽篇章。今天,屠呦呦靠着滴水穿石的韧劲,历经190次失败,最终提取出挽救无数生命的青蒿素;黄大年凭着“不疯魔,不成活”的拼劲,不舍昼夜、潜心科研,引领中国走入

10、“深地时代”。任何一个成功者的足迹,都刻印着艰辛与执着,专注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品质。反观一些人,缺乏尽职履责的恒心和定力,在浮夸中蹉跎了时光,靡费了才干。有的人稍遇挫折,就想调岗位、换环境;有的人拈轻怕重、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有的人怕吃苦,难以静心做事,凡事追求“短平快”。“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专注的人,往往能把时间、精力和智慧聚焦于关键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即便碰到诱惑、遭受挫折,也能不为所动、勇往直前,直至成功。反之,一个人如果简单冒进、朝三暮四,干什么都会虎头蛇尾、半途而废。事实表明,如果无法保持专注,很容易陷入浮夸、低效、粗浅的泥淖。进而言之,专注

11、也体现为一种内心的坚守,一种忘我的情怀。诗人贾岛“推”“敲”未定,在驴背上想得出了神,不知不觉闯入韩愈的仪仗队。王国维亦总结过众所周知的求学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凡此莫不表明,无论读书学习还是干事创业,都体现为日积月累、历久弥深的过程,都需要目标专一、久久为功。涵养专注力,信念与责任感是最好的守护者。古人说得好:“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信念坚定方能凝神,凝神则能气定,气定而能专注。而唤醒内心深处的责任意识,时常自警自省,则能抵御外在诱惑、对抗消极散

12、漫。对个体而言,根除沽名钓誉之心、摒弃急功近利之意、涤荡冒进浮夸之气,才能凝神静气、行稳致远,抵达成功的彼岸。来源:学科网ZXXK“用功譬若掘井”,一锹下去可能会遇到瓦砾,也可能会遇到岩石。但是,只要心无旁骛,倾力深挖一口井,自有清泉涌出之日。排除一切干扰、集中全部精力,始终保持那么一种静气志气、痴劲钻劲,我们就一定能看到别样的风景,成就生命的丰盈。 人民日报 (2017年09月20日 04 版)12.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第段有何作用。(4分)13.请分析文章第段的论述思路。(4分)14.下面这则材料能否作为文章第段的论据?为什么?(4分)冯唐,中国当代作家,1998年获中国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

13、博士学位,2000年获美国埃默里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为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总经理。从小便喜欢文学的冯唐,自17岁发表第一部小说欢喜起,至今已经发表了数百万字的作品。 来源:学科网ZXXK15.结合全文,品析第段中加框词语“一定”的表达效果。(4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24分)槐花飘香小区墙角的槐花开了,满树洁白的花朵,映着湛蓝的天。这一串串小花,把我的思绪带回满村飘着槐花香的故乡。故乡,是中原大地一个极平常的村庄,几十户人家,房前屋后长满树木,柳、杨、桐、杏、梨最多的,就是春天繁花满树、夏天浓荫蔽日的槐树。每年农历三月,是槐树平凡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一串串槐花挂满枝头,

14、整个小村的天际变得晶莹透亮,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淡淡的清香。槐花香,香在枝头。从村小放学回家的儿童,一路追逐嬉闹,槐花香越来越浓,就知道村子越来越近,离家已经不远。进得村来,一群孩子中突然有人停下脚步,用鼻子使劲嗅了嗅,说了句,“真香!”后面就只听见一片“呼哧呼哧”的嗅鼻子声。“香不香?”带头的孩子高声问。“香!”一群人齐声呐喊起来,伴随的是一阵开心的大笑,喊声和笑声,惊得一群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过头顶。槐花香,香在嘴里。小伙伴们手里悠闲地甩着书包或是外套一路走回家,就像手里转着一个风车。进了小院,放下手中的“风车”,扛出来的是一个特别的工具: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绑一把锋利的镰刀。人人手持这个工具,开始仰起头,拣那些开得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