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管理)业务学习材料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570929 上传时间:2020-01-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业务管理)业务学习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业务管理)业务学习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业务管理)业务学习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业务管理)业务学习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业务管理)业务学习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业务管理)业务学习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业务管理)业务学习材料(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业务学习材料反思性教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教学反思的作用与意义第一,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和信息及时的发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和把握前沿的教育理论,更要反思自己的教学,促进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认识到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传统意义的教育者,还是新型教学关系的学习者和研究者。通过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素质的提高。大量实践证明,如果一位教师仅仅满足于自己所获得的教学经验而不对对经验进行深刻的反思,那他就只能停留在新教师的水平上。 第二,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学会教学”和学生“学会

2、学习,师生共同提高。新课改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通过教学反思审视自己的角色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进行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和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改进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成效,以达到教师“学会教学”和学生“学会学习”的统一。第三,教学反思有利于思想品德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所谓经验型教师,是指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也掌握了一定教学技能,并且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定经验,利用这些经验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所谓学者型教师,不仅具有

3、扎实而宽广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以及比较雄厚的教育理论素养,而且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所谓专家型教师,应该是不仅具有相当雄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并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导和引领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只有通过反思,教师才能不断的总结自己的知识上的欠缺、教育理论的不足、教育技能的不到位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急需提高;只有通过反思,才能获得实践性的知识,使教师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积累好的教学经验,并对不良的教学行为、方法进行改善和优化,扬长避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林崇德教授指出:“教师的教育工作,多一分反思与监控,就多一分提高,就与优秀教师更接近一程。”叶澜教授指出:

4、“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捷径,更是教师由经验型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变的一条捷径。第四,教学反思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边缘学科涌现,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天地。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决定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前途,而培养学生的重任在于教师,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教师的这种能

5、力就是在教学中不断学习、研究与反思中获得和提高的。二、教学反思的内容1、要反思自己的职业道德状况。“爱生、奉献”是师德之魂,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应“千较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是科学,其意义在于求真。教师的使命在于用人格塑造人格,用情操陶冶情操,用性格培养性格,用智慧点燃指挥,用生命影响生命。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要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即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八个方面来出色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2、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有效教育工作的前提,它指引着教育、教学实践的方向

6、,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准确把握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思想的内涵,用科学的、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要与时俱进,在课改的新形势下,树立新型的学生观,要明确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独立的人;是生活中的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有效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3、要反思自己的知识结构。思想品德教师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实现课程目标,把学生培养好,就必须努力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也就是为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所必须具备的各方面知识要素有机

7、的结合起来而形成的整体结构。合理的、优化的知识结构能够充分发挥知识的合理的,优化的知识结构能够充分发挥知识的综合优势和整体功能,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知识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其中,专业理论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也是教师教学的核心内容。它包括思想品德学科内容、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法、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等。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曾有人说过,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以后又有人提出,在教学中教师应是长流水。我赞成这种观点,因为一方面,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的社会;另一方面,思想品德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是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

8、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师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纵横驰骋,应付自如,才能给学生以丰富的知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给他们带来美的愉悦、强烈的感染和无限的乐趣。此外,教师的知识还包括实践知识,如教师的自我评估、自我教学效能;教师的人际关系知识;教师的策略知识;社会实践活动知识;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整合的知识;教师的反思知识。教师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4、要反思自己的的教学设计,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

9、、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按照这一基本理念和新课程实施的要求,思想品德课在教学设计时就要突出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具体说来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突出思想性,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知识、能力和觉悟协调发展;第二,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互动,做到寓情于理,情理结合;第三,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做

10、到理论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相结合;第四,加强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的主体发挥和主动发展;第五,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可以预设的,是具有相对稳定程序的过程。但是,课堂教学又是动态的、千变万化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是一个自我构建过程,这又决定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又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做到有备无患,应对自如。第六,教学设计要有序、优化安排教学要素。一是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针,新课程条件下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

11、学生实际情况,克服随意性。(2)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做到“三位一体”做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统一。(3)教学设计要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间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做到因材施教。(4)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到预设和生成的关系,给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留有时间和空间。 二是教材的分析与处理,有人做出了这样的总结,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教教材,而新课改则是教师用教材教,对教材的分析与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学生的行为养成,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因此,在现代课程背景下,必须重视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1)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要注重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12、(3)要正确体现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4)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三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有法,法无定法,教学得法,乃为至法 ”好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关键。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法是要考虑以下问题,(1)要符合教学原则和教学目标。(2)要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特点,注重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3)要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师个性,突出认知获得与过程体验相结合。(4)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5)要有利于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互动。(6)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质疑与反思,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四是教学

13、环节的设计,教学环节的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 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环节中得到体现。教学环节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导入新课、新课教学、新课小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等。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的关系了,而是师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因此,教学设计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统筹安排,注意整体性。全国优秀教师汪兆龙曾撰文指出,尽管课型千变万化,但努力追求课堂教学境界有三:开头,引人入胜;中间,波澜起伏;结尾,余音不绝。这正是我们设计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2)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搭建平台。新课

14、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应是在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和谐交往中进行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为师生和生生互动搭建平台和提供空间 。如有位教师在给学生讲不良情绪对人的消极影响时,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首先出示了两个材料, 材料一:美国有位医生曾做过一个试验,将15名大学生按性格分成三组,第一组谨慎持重,沉静安分;第二组学生举止大方,活泼开朗;第三组学生多愁善感,或妄求或拘谨。若干年追踪调查发现,第三组的学生中有77.3的人患了癌症、高血压、冠心病等,而第一组的学生的患病率只有25 ,第二组为26。材料二: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个健康人处于舒适状态,用语言

15、暗示并使之精神快时候此人的血压可下降2.66kpa,脉搏每分钟可减少8次。这是如果用x光检查此人的胃部,会发现胃的体积会缩小了这时工作能力随之提高。给出材料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由学生得出结论:不健康心理有损于身体健康。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能只强调形式的新颖、热闹,最重要的是能否激发学生的灵感和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3)灵活有序,跌宕起伏。一堂好客的教学程序是有序的,但应是灵活开放的有序。好的一节思想品德课,更应追求要引人入胜,教学过程应高潮迭起,变化起伏,错落有致,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4)教学过程的设计强调预设性,重视生成性。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决定了对教学程序要做总

16、体的统筹安排,即做预设性的精心设计。但课堂教学又是千变万化的,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具有较强的生成性,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预设性,更要考虑到生成性,因为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更能激活学生的心灵和思维的火花,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机智。 5、要反思自己的的课堂教学,我认为,这应该是作为教师反思的主要内容。 一节好的思想品德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教学目标应是明确的、具体的、三维目标是统一的,所谓目标明确是指学生应该装我那些知识、形成什么能力,提高那些觉悟,这是完成思想品德教学的前提;所谓目标具体,是指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不是大而空的;所谓三维目标是统一的,是指知识的把握、能力的提高,与情感的体验、态度的表现、价值观的形成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