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二中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周考试题(二) (1)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545346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86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张掖二中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周考试题(二) (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甘肃省张掖二中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周考试题(二) (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甘肃省张掖二中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周考试题(二) (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甘肃省张掖二中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周考试题(二) (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甘肃省张掖二中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周考试题(二) (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张掖二中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周考试题(二)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张掖二中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周考试题(二) (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张掖二中张掖二中 20182018 2019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周考试卷学年度第一学期周考试卷 二二 高高 三三 地地 理理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5 分 共 60 分 下图是 某岛 1 月份均温分布图 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1 该岛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 中部多 四周少 B 四周多 中部少 C 东部多 西部少 D 西部多 东部少 2 影响该岛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A 东南季风和寒流 B 赤道低气压和暖流 C 东南信风和暖流 D 副热带高气压和寒流 3 该岛东部的植被是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热带草原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热带雨林 美籍华裔青年谷岳从北京出发 历时 3 个月

2、 搭车 88 次 穿越亚洲和欧洲 最终到达德国柏 林 完成了搭车去柏林的梦想 下图为其此次旅程线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 从亚洲到欧洲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A B C D 5 沿途自然带变化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主要是 A 垂直地带性 气候 B 纬度地带性 热量 C 非地带性 海陆位置 D 经度地带性 水分 日本北海道 法国普罗旺斯和我国的伊犁河谷是世界三大薰衣草的产地 法国普罗旺斯和 日本北海道的薰衣草一年花只开一季 还没等到第二季花开 天气就冷了 而伊犁河谷薰衣草一 年开两季花 夏季开

3、花一般在 6 7 月 秋季开花一般在 8 10 月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 日本北海道与伊犁河谷纬度大致相同 但薫衣草在伊犁河谷一年能开两次花 2 主要是 A 两地地形特征不同 B 两地土壤肥力差异 C 两地气候特征差异 D 两地种植技术差异 7 北海道东部海域为航行高风险区的最 主要原因是 A 纬度高 海面冰川多 B 板块边界 火山活动频繁 C 地震多 海啸的破坏 D 暖寒流交汇 能见度差 8 下列有关北海道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受海洋影响 冬季气候温暖 B 受季风影响 冬季降雪量大 C 地形以平原为主 沿海多沼泽 D 植被以常绿阔叶为主 大泉河 敦煌莫高窟保护区内唯一的河流 因由河西走廊

4、南盆地泉水汇流形成而得名 泉水 汇流成河后纵穿河西走廊中部 经莫高窟前流入敦煌盆地 下图示意大泉河莫高窟断面径流量 日变化 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 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9 造成大泉河径流量日变化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 蒸发作用 B 人为引水 C 下渗作用 D 冰雪融化 10 推测大泉河径流量的年变化特点是 A 春汛 夏洪 秋平 冬枯 B 春汛 夏枯 秋丰 冬平 C 春平 夏汛 秋枯 冬洪 D 春枯 夏平 秋枯 冬洪 华北平原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 就华北地区水资源问题 回答以下小题 11 下列我国华北地区用水紧张的原因中 正确的是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 河流径流量小 且水污染严重 人口多 经济发达

5、用水量大 开发历史悠久 水资源逐渐枯竭 A B C D 12 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季用水紧张状况 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3 A 大量开采地下水 B 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C 减少农田种植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量 D 推广喷灌 滴灌 发展节水农业 下图为 赤道上六大板块的示意图 且 板块主要位于 10 W 60 E 之间 读图完成 以下小题 13 板块是 A 亚欧板块 B 太平洋板块 C 南极洲板块 D 美洲板块 14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A 喜马拉雅山脉 B 安第斯山脉 C 落基山脉 D 阿尔卑斯山脉 15 位于 板块大陆的地理特征是 A 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

6、带草原气候 B 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C 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 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D 东海岸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读我国南方山区某水系部分河段示意图 回答以下小题 16 流水侵蚀作用比较强烈的地区是 A B C D 17 冲积扇最有可能形成在 A 处 B 处 C 处 D 处 18 建水库的理想坝址是 A 处 B 处 C 处 D 处 下图为 某河流弯曲处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小 题 4 19 下图的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中 能正确反映沿 EF 断面的是 A B C D 20 有关该河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若规划在 EF 两地建一河港 应选择 E 地 B 此河流位于南半球 C 若规划在 E

7、F 两地建一河港 应选择 F 地 D 此河流位于北半球 下图为我国某河谷剖面图 完成以下小题 21 图示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岩浆活动 B 地壳运动 C 外力作用 D 变质作用 22 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 自东向西 B 自西向东 C 自南向北 D 自北向南 下图为 45 S 附近大陆西岸某地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图中 的地质时期 由老到新 读图回答以下小题 23 该地区大陆西岸植被所属自然带是 A 温带落叶阔叶林 B 亚寒带针叶林 C 热带雨林 D 亚热带常绿硬叶 林 24 影响该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的主导因素是 A 气候变化 B 地壳运动 C 植被分布 D 海陆变化 下图中显示了人口

8、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读图 完成以下小题 5 25 阶段 2 最有可能的是 A 原始农业 B 种植业 C 工业化阶段 D 后工业化阶段 26 影响 3 4 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的是 A 自然环境 B 国家政策 C 社会经济 D 战争 读 长江中下游与青海 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 回答以下小题 年生产量 万吨 可承载人口 万 最大人口密度 人 平方千米 长江中下游 88600 22000 395 青海 西藏 10000 1000 4 27 青海 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地势高 气候寒冷 生态环境脆弱 自然资源丰富 土地生产潜力小 A B C D 28

9、 据分析研究 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少 原因可能是 消费水平迅速上升 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 青藏铁路的开通 方便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 自然灾害增多 A B C D 29 提高西藏人口合理容量的可行措施是 加强进藏交通建设 加强与外界的联系 开发资源 发展科技 提高资源的利用水 平 加强环境保护 限制外地人口进藏 A B C D 下图表示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 读图回答以下小题 6 30 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 A a B b C c D f 31 c 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 主要国家的人口总量减少 B 部分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C 由于战争和灾害

10、人口死亡率上升 D 人口大量迁出 32 e 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A 人口增长过快 人均资源不足 B 女性比例小 人口生育率低 C 人口素质低 缺乏环保意识 D 人口老龄化严重 劳动力不足 下图为海洋与陆地夏季等温线分布理想模式图 甲 乙位于同一纬度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以下小题 33 据图可推断出 A 甲处位于北半球陆地 B 乙处位于北半球陆地 C 甲处位于南半球海洋 D 乙处位于南半球海洋 34 影响甲地等温线弯曲的因素可能是 A 地形 B 暖流 C 寒 流 D 太阳辐射 读 某地等温线分布及地质剖面图 回答以下小 题 35 该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 A 背斜成山 B 向斜成谷 C

11、背斜成谷 D 向斜成山 36 该地质构造 A 上部岩层较老 B 便于储油 C 便于储水 D 两侧岩层较新 7 读某大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等值线图 回答以下小题 37 图中 25 等温线向西弯向纬度较低 的地区 主要是由于 A 山脉的延伸 B 稀疏的植被 C 沿岸的寒流 D 河流的流向 38 图中 两地分布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热带雨林 B 热带草原 热带雨林 C 热带草原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图 1 为 2016 年 1 月 8 日我国某地气温和气压垂直变化示意图 图 2 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 图 读图回答以下小题 39 该日 甲地最可

12、能 A 受气旋控制 B 受台风系统影响 C 受冷锋影响 D 受亚洲高压控制 40 与周围地区相比 甲地 A 较弱 B 较强 C 较强 D 较强 二 综合题 共 40 分 41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4 分 厄尔布尔士山脉是伊朗高原北部的重要山脉 北临里海 南部为伊朗高原 M 和 N 两地降水量 差异十分显著 M 地降水量在 1000mm 以上 而 N 地降水量在 200 500mm 图示厄尔布尔士山 脉东侧外力以风力作用为主 下图为厄尔布尔士山脉局部区域示意图 8 1 分析 M 地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征并说明原因 8 分 2 指出图示厄尔布尔士山脉东侧的常见地貌 并分析其东侧以风力侵蚀为

13、主的原因 8 分 3 据图文材料推测 R1 和 R2 水文站的水文特征差异 并分析原因 8 分 42 读天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6 分 1 根据天山自然带的分布判断天山的 A B 两坡坡向 并说明理由 8 分 2 试分析我国新疆天山山麓地带分布有绿洲的原因 绿洲体现了自然带分布的什么规律 4 分 3 天山上部和下部都有草场 牧民夏季利用上部草甸 冬季利用下部草场放牧 这是为什 么 4 分 9 张掖二中 2018 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周考试卷 二 高三地理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5 分 共 60 分 1 C 2 C 3 D 4 C 5 D 6 C 7 D 8 B 9

14、A 10 B 11 A 12 D 13 D 14 B 15 A 16 B 17 D 18 C 19 D 20 A 21 C 22 B 23 A 24 B 25 B 26 C 27 D 28 A 29 C 30 A 31 B 32 D 33 B 34 C 35 D 36 C 37 C 38 A 39 A 40 C 二 综合题 共 40 分 41 24 分 1 特征 M地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冬季 2 分 原因 冬季 M地受南移的西风带控制 2 分 西风经过里海 增温增湿 水汽含量增大 2 分 受M地东部山脉的抬升 形成地形雨 2 分 2 地貌 山麓冲积扇 风蚀洼地 沙丘 沙漠等 4 分 原因 伊朗高原

15、受板块挤压而成 南部 北部均为高大的山脉 水汽难以进入 气候常年干旱少雨 外力以风力侵蚀为主 4 分 3 差异 R1径流量小于R2 R1含沙量小于R2 2 分 原因 R2流域面积广 降水量更加丰富 同时山地冰雪融水量大 3 分 R2山区地势陡峭 落差大 水流速度快 加之沿线人类活 动强度大 水土流失较R1严重 含沙量更高 3 分 从R1的角度作答也可 42 16 分 1 A是南坡 B是北坡 2 分 北坡山地 或B坡 荒漠带的面积较小 山地草原带 森 林带分布面积较大 雪线较低等 6 分 2 由于天山的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形成了绿洲 2 分 体现了自然 带分布的非地带性规律 2 分 3 夏季林带以上有宽阔的草地 气温相对较低 冬季山上降雪 林带以下的背风谷地则是 优良的冬季牧场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