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劝告教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9544084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语交际:劝告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口语交际:劝告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口语交际:劝告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口语交际:劝告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口语交际:劝告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语交际:劝告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题劝告课型口语交际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精妙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2.多从对方的角度着想,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得体地劝说。3.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说话的技巧,不要用指责的口吻。教学重点了解和感悟劝告语言的特点和技巧, 教学难点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得体的劝告。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巧设情境,导入话题。同学们,生活中看到有一些不良行为,需要我们去劝说,怎样劝说才能打动对方,及时制止不良行为呢?正确的劝说,会很好地解决问题,不正确的劝说,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这节课,我们就来争当小小劝说家。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劝说)【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

2、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口语交际的学习中。】新课教学( )分钟二、出示事例,学会劝说1.劝说可是一门学问,我们先来看一个劝说的小故事。(课件出示2)比如,有一个同学,下课时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高年级同学看到了,劝他别这么做。生1:你这样做太危险了,有可能会撞到别人的。生2:你怎么不遵守学校纪律呢?太不应该了!生3:小同学,别人这么玩,扶手很滑,如果没抓稳的话,你会摔伤的。2.你觉得那个同学会接受谁的劝说呢?为什么?预设:前两个同学说话的语气太严厉,第二位甚至还用指责的语气,让人难以接受。我选择第三位同学。预设:当然会接受第三位同学的劝说,因为这位同学说话语气没有那么

3、严厉,很委婉。预设:那个同学会接受最后一位同学的劝说,因为她说的话,够委婉,而且是从玩扶手的同学的角度去说,很符合实际情况。就更容易让人接受。3.小结:正是第三位小姐姐话有理有情,那位小同学才茅塞顿开,不再玩滑梯了,看来劝说还真是一门学问,那么劝说时要注意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齐读)(课件出示3)(1)注意说话的语气,说话要委婉,不要用指责的口吻。(2)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3)态度要诚恳,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板书:说话委婉 不要使用指责的口吻 从别人角度着想 态度诚恳 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三、共同演示 ,合作劝说。学了这么多劝说的好方法,你想不想来体验一下?我们来

4、劝劝那个玩滑梯的同学。肖刚来扮演玩滑梯的同学,其他同学扮演劝说者。合作表演劝说过程。四、同桌合作,练习劝说1.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不良行为需要我们及时制止,人需要我们好好劝说,大家看一看:(课件出示4)情景一有同学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情景二表哥喜欢玩电脑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2.同桌两个演一演,一个做主人公,另一个人劝说。3.选代表,全班展示。其他同学认真看,认真听,要做文明听众。4.师生评判,那个同学说的最合情合理,容易让人接受。【设计意图:示范引领,总结正确的劝说方法,教给学生交际的方法,减轻了交际的难度。】【设计意图:出示课件,展示要求,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设计意图:先小

5、组内说,再全班交流,层层选拔,精益求精,综合全部的意见,充分训练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五、出示名言,提升劝说1.古往今来,还有许多成功劝慰的事例,如:高适曾劝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你还知道哪些可以劝慰别人的名言?学生交流。2.成功劝慰的故事也有很多,如:朱武巧舌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课后搜集更多这样的小故事说说。3.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劝说、练劝说最后会劝说,大家的表现都很精彩,老师相信同学们都能成为小小劝说家。【设计意图:出示名人名言,名人故事,提升了劝说能力,激发学生劝说他人的兴趣。】 板书内容 【板书设计】口语交

6、际 劝说不要使用指责的口吻 从别人角度着想 说话委婉 态度诚恳 以情动人 以理服人教学反思【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各种各样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学生特别积极,话匣子一下打开了。本次口语交际注重参与,多种互动形式交流。(1)生生互动。口语交际课的生生互动多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在口语交际中,把优、中、差生按比例合理搭配成交际小组,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使人人都有机会练说,让学生在问、说、议、评、辩中交流,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2)群体间的互动。群体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小组与小组之间互问互答,表演,争辩,比赛等形式,既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评价能力,又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及集体荣誉感。 不足之处:教师要做引导者,尽量少参与,把说话的机会多让给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