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537879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3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 2017 20182017 2018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A A 本试卷分第 I 卷 阅读题 和第 卷 表达题 两部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考生作答时 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 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9 9 分 分 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3 题 家是游子的心灵港湾 是浓得化不开的情结 然而古往今来 少小离家建功立业 几乎 成为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 人生选择与内心情感逆向行驶 并非是因为不眷顾家园亲情 而 在于炽烈

2、情怀早已从乡土走向家国 家国情怀 与其说是心灵感触 毋宁说是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 无论是 礼记 里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 还是 岳阳楼记 中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 大任担当 抑或是陆游 家祭无忘告乃翁 的忠诚执着 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 文学书写 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 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 那种以百姓 之心为心 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 就来自那个叫做 家 的人生开始的地方 孟子 有言 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 家是国的基础 国是家 的延伸 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 国家与家庭 社会与个人 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国家 好 民族好 大家才会好 小家

3、同 大国 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 同命相依 正因为感 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 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 从孝亲敬 老 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 匡扶天下的担当 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 流淌 着民族的精神道统 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 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 家教的养成 以正心诚 意 修身齐家为基础 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 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 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 熔融合一 是古人的宏愿 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 在传承优良家风中筑牢责任意 识和担当精神 在正家风 齐家规中砥砺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负 在履行家庭义务中知晓责重 山岳 公而忘私的大义

4、 正是家风传承中所蕴藏的时代课题 知责任者 大丈夫之始也 行责任者 大丈夫之终也 责任和担当 乃是家国情怀 的精髓所在 当我们专注于亲情眷念 自我圆满 不应忘了民生之疾苦同样关乎自我之荣辱 更好地兼顾小家与国家 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 对国家的担当上 人生才能真 正达成圆满 从毛泽东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的壮志豪情 到赵一曼 未惜 头颅新故国 甘将热血沃中华 的慷慨赴义 再到焦裕禄 心里装着全体人民 唯独没有他 2 自己 的为民情深 常怀爱民之心 常思兴国之道 常念复兴之志 是共产党人家国情怀的 生动写照 国而忘家 公而忘私 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 见证

5、共 产党人的忠诚信仰和无私情怀 以伟岸人格承接伟大担当 以家国情怀托举复兴使命 每个 党员干部都应有这样的使命自觉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精神有了归属 生命就有意义 家国情怀是一 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 有了它的丰润 我们必能描绘大写的人生 成就不凡的意义 选自 2016 年 01 月 20 日 人民日报 1 根据文中 家国情怀 的阐释 下列经典名句不能体现 家国情怀 的一项是 A 顾炎武 日知录 中的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B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 春望 中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 别鸟惊心 C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 中 常思奋不顾身 以殉国家之急 D 刘邦 大风歌 中

6、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人们的意识里 国家与家庭 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家国情怀就是生命自 觉或家教传承 B 家国情怀就来自那个叫做 家 的人生开始的地方 它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 写 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 C 因为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 从孝亲敬老 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 救民 匡扶天下的担当 所以感念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 D 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 家教的养成 我们只要正家风 齐家规就可以 构建起永不衰竭的家国情怀 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责任和担当 乃是家国情

7、怀的精髓所在 将对国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 对国家 的担当上 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 B 国而忘家 公而忘私 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 常怀爱民之 心 常思兴国之道 常念复兴之志 是共产党人的生动写照 C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 以伟大担当塑造伟岸人格 以家国情怀托举复兴使命 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有这样的使命自觉 D 有了家国情怀的丰润 我们的精神有了归属 生命就有了意义 就能描绘大写的人生 3 成就不凡的意义 二 课内文言文 二 课内文言文 2121 分 分 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 分 4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越国以鄙

8、远 君知其难也 肉食者鄙 B 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笑武阳 C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其意常在沛公 D 诚能得樊将军首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5 5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B 失其所与 不知 C 令将军与臣有郤 D 窃为大王不取也 6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 沛公奉卮酒为寿 约为婚姻 B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 秦兵旦暮渡易水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7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又前而为歌 进兵北掠地 项伯杀人 臣活之 君为我呼

9、入 吾得兄事之 夜缒而 出 常以身翼蔽沛公 范增数目项王 烛之武退秦师 籍吏民 封府库 道芷 阳间行 A B C D 8 8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例 具告以事 A 是寡人之过也 B 燕王拜送于庭 C 吾属皆且为为所虏 D 大王来何操 9 9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4 A 联 是第一人称代词 从秦始皇起 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B 庙号 是帝王死后 在太庙立室奉祀 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 始于秦代 唐代以后历代 帝王都有庙号 C 年号 是纪年的名称 也是帝王用的 D 先妣 是对已故母亲的敬称 1010 下列有关

10、文化常识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六部 是中国隋唐到清末中央行政机构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的总称 B 三省 中国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 即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C 征辟制 是中国汉代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 征辟 是指皇帝下诏征聘 被征辟者 可以应 聘 也可托辞不就 D 科举制度分别为称乡试 会试 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 会元 状元 合称三元 三 三 课外课外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1212 分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2 15 题 张学颜 字子愚 肥乡人 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 辽抚李秋免 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 或疑之 拱曰 张生卓荦倜傥 人未之识也

11、置诸盘错 利器当见 侍郎魏学曾后至 拱迎问曰 辽抚谁可者 学曾思良久 曰 张学颜可 拱喜曰 得之矣 遂以 其名上 进右佥都御史 巡抚辽东 辽镇边长二千余里 城寨一百二十所 三面邻敌 官军七万二千 月给米一石 折银二 钱五分 马则冬春给料 月折银一钱八分 即岁稔不足支数日 自嘉靖戊午大饥 士马逃故 者三分之二 前抚王之诰 魏学曾相继绥辑 未复全盛之半 继以荒旱 饿莩枕籍 学颜首 请振恤 实军伍 招流移 治甲仗 市战马 信赏罚 黜懦将数人 创阳堡以通两河 移游 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 战守具悉就经画 建州都督王杲 以索降人不得 入掠抚顺 守将贾汝翼诘责之 杲益憾 约诸部为寇 副总兵赵完责汝翼启衅 学颜

12、奏曰 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 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 赵完惧 馈金貂 学 颜发之 诏逮完 而宣谕王杲如学颜策 诸部闻大兵且出 悉窜匿山谷 杲惧 十二月约海 西王台送俘获就款 学颜因而抚之 时张居正当国 以学颜精心计 深倚任之 学颜撰会计录以勾稽出纳 又奏列清丈条例 厘两京 山东 陕西勋戚庄田 清溢额 脱漏 诡借诸弊 又通行天下 得官民屯牧湖陂八 5 十余万顷 民困赔累 者 以其赋抵之 自正 嘉虚耗之后 至万历十年间 最称富庶 学 颜有力焉 学颜八疏乞休 许致仕去 卒于家 选自 明史 张学颜传 有删改 注 王杲 明朝末期建州女真头领 赔

13、累 赔钱亏累 11 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汝翼却杲馈遗惩其 违抗实伸国威 苟缘此罢斥 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 臣谓宜谕王杲 送还俘掠 否则调兵剿杀 毋事姑息以蓄祸 B 汝翼却杲馈遗 惩其违抗 实伸国威 苟缘此罢斥 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 臣谓宜谕王 杲送还俘掠 否则调兵剿杀 毋事姑息以蓄祸 C 汝翼却杲馈遗 惩其违抗 实伸国威 苟缘此罢斥 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 臣谓宜谕王 杲送还 俘掠否则调兵 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 D 汝翼却杲馈遗 惩其违抗 实伸国威 苟缘此罢斥是进退 边将皆敌主之矣 臣谓宜谕王 杲送还俘掠 否则调兵剿杀 毋事姑息以蓄祸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

14、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大学士 又称内阁大学士 殿阁大学士等 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 振恤 即赈济与抚恤 即面对灾荒来袭时 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 诏 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 秦汉以后 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 致仕 致 意思是 获得 仕 意为 官职 致仕 指获得官职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张学颜深得有关官员赏识 大学士高拱推荐张学颜任辽地巡抚 有人质疑 高拱力争 侍 郎魏学曾的看法与高拱一致 张学颜最终获得任命 B 张学颜正直敢言 忠于国家 女真首领王杲想聚众作乱 张学颜上奏请朝廷不要姑息王呆 并下令

15、逮捕袒护王杲的赵完 维护了国家利益 C 张学颜敢于治理 恪尽职守 辽地边境线长 兵马耗费粮草很大 无法支撑 大饥荒使兵 马损失惨重 张学颜采取多个措施 巩固边防 D 张学颜精于心计 体恤百姓 他写了关于会计的书 治理庄田 清理各种弊端 对陷入困 境的百姓给予关照 明朝被认为最富裕的时期 他出过力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张生卓荦倜傥 人未之识也 置诸盘错 利器当见 5 分 6 译文 2 黜懦将数人 创平阳堡以通两河 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 战守具悉就经画 5 分 译文 四 名篇名句默写 四 名篇名句默写 1010 分 分 每小题每小题 1 1 分 分 1515 补

16、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沁园春 长沙 中描写远望之景的句子是 2 沁园春 长沙 中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3 雨巷 中独立在寂寥 悠长的雨巷里的 我 心中的期待是 我希望逢着 4 雨巷 中写丁香姑娘与 我 擦肩而过后 我 目送她渐渐远去的情景的句子是 5 再别康桥 中写柳树的句子 独具匠 心 表现出诗人极度迷恋的感情 6 再别康桥 中描写 我 与康桥离别时的 化静为动 化虚为实 化无形为有形 化 有声为无声 的比喻句是 7 惨象 流言 8 真的猛士 9 荆轲刺秦王 中 易水送别时 高渐离击筑 荆轲和歌 描写单调变化 众人感动的 句子是 10 荆轲刺秦王 易水送别的场景中 荆轲慷慨而歌 众人听后皆怒发冲冠 五 现代诗阅读 五 现代诗阅读 6 6 分 分 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 分 阅读 大堰河 我的保姆 一诗的片断 回答问题 大堰河 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 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7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 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 我的保姆 16 诗中划线部分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