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4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2节 生物检索表课件1 (新版)苏科版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533294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4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2节 生物检索表课件1 (新版)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4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2节 生物检索表课件1 (新版)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4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2节 生物检索表课件1 (新版)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4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2节 生物检索表课件1 (新版)苏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4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2节 生物检索表课件1 (新版)苏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4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2节 生物检索表课件1 (新版)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4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2节 生物检索表课件1 (新版)苏科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1月14日星期二 1 60 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一 植物检索表的编制 植物检索表的类型和编制规则 检索表编制举例二 植物鉴定方法 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检索表使用应注意的事项 植物鉴定方法 2020年1月14日星期二 2 60 一 植物检索表的编制 植物检索表的类型和编制规则 利用识别特征 以特定格式编制的 用以鉴定 识别和检索植物分类群排列方式即为植物检索表 1 植物检索表的类型按分类阶层 分为分门检索表 分纲检索表 分目检索表 分科检索表 分属检索表和分种检索表 其中后三者最为常用 按编排方式 常用的为定距检索表和二歧检索表 植物分类常用前者 也可根据植物区域编制区域植物检索表 如

2、伏牛山植物检索表 2 植物检索表编制规则第一 确定所编检索表的类别和类型 第二 观察 记录所编植物分类群的识别特征 并列出各分类群相似特征和区别特征的比较表 第三 所依据的识别特征应易于观察 最好用肉眼可识别特征 起码是放大镜可识别特征 微小植物例外 第四 识别特征最好是相反特征 如单叶与复叶 或区别明显特征 如羽状复叶与三出复叶 忌用似是而非的区别特征 如毛较少与较多 2020年1月14日星期二 3 60 一 植物检索表的编制 植物检索表的类型和编制规则 2 植物检索表编制规则第五 检索表编排号码 同一号码只能出现 也必须出现 2次 出现1次或多次均为错误 定距式检索表的编制中 下一级的号码

3、要较上一级号码后退一格 第六 同一种植物 若因生长环境不同 既有乔木 也有灌木 这种情况下 在乔木和灌木项中都应编入 这样保证可以查到 第七 因 第六 所述 允许同一分类群在同一检索表种出现1次以上 第八 检索表只需区别不同的分类专群 不考虑其亲缘关系 或者说 不同分类群在检索表中的距离与其亲缘关系无关 第九 编制完成后 检查特征应用是否准确 编号是否规范 一般情况下 所编分类群的数目较检索表中最大号码大1 第十 为了检验所编检索表的准确性 应将检索表在实践中验证 4 60 一 植物检索表的编制 检索表编制举例 生物分界检索表 五界系统 1 生物体为原核细胞或为单细胞2 生物体为原核细胞 1

4、原核生物界2 生物体为真核的单细胞类型 2 原生生物界1 生物体为多细胞真核生物3 无光合色素 营异养方式4 生物体为丝状体 具细胞壁 寄生或腐生 无运动能力 3 真菌界4 生物体形态多样 不为丝状体 无细胞壁 具运动能力 4 动物界3 具光合色素 营自养方式 5 植物界 2020年1月14日星期二 5 60 一 植物检索表的编制 检索表编制举例 菌类 藻类 地衣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检索表1 无开花结果现象 不产生果实和种子 仅以孢子繁殖2 具光合色素 营自养3 雌性生殖器官为多细胞的颈卵器 合子发育为胚4 孢子体发达 具真根和维管组织 独立生活 1 蕨类植物4 孢子体不发

5、达 根为假根 无维管组织 不能独立生活 2 苔藓植物3 生殖器官为单细胞 合子不发育为胚5 为藻菌共生的植物体 3 地衣植物5 不为共生体 4 藻类植物2 无光合色素 异养 5 菌类植物1 具开花结果现象 以种子繁殖6 大孢子叶特化为心皮并形成子房 胚珠和种子发育过程完全包被于子房内 6 被子植物6 大孢子叶不形成子房 胚珠和种子裸露 7 裸子植物 2020年1月14日星期二 6 60 一 植物检索表的编制 检索表编制举例 藻类八门 蓝藻 裸藻 绿藻 金藻 轮藻 甲藻 红藻 褐藻 1 所含叶绿素为a b2 光合产物为真淀粉3 植物体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分化 生殖器官为多细胞 具不育细胞构成的外壁

6、1 轮藻门3 植物体无节和节间的分化 生殖器官为单细胞 2 绿藻门2 光合产物不为真淀粉 而是裸藻淀粉 无细胞壁 3 裸藻门1 所含叶绿素为a和c a和d或a4 细胞为原核细胞类型 叶绿素为a 4 蓝藻门4 细胞真核细胞 具细胞壁5 叶绿素为a和d 多为海产 5 红藻门5 叶绿素为a和c 多为海产6 细胞壁为两瓣套合或多个板片构成7 细胞壁多为两瓣套合构成 富含硅质 6 金藻门7 细胞壁为多个板片构成 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7 甲藻门6 细胞壁不为上述情况 主要为海产 8 褐藻门 2020年1月14日星期二 7 60 一 植物检索表的编制 检索表编制举例 蕨类五亚门 石松亚门 松叶蕨亚门 水韭亚门

7、 楔叶亚门和真蕨亚门 1 叶为小型叶类型 孢子囊位于叶近轴面叶腋或近叶腋处 不形成孢子囊群 孢子叶多聚生茎顶形成孢子叶穗或孢子叶球 2 具真根3 主要为水生 根状茎短 叶丛生于其上如非菜 孢子囊生于叶基部的凹陷处 1 水韭亚门3 陆生或湿生 具较长而横走的根状茎4 具明显的节和节间 不定根生于根状茎节上 孢子叶盾形 2 楔叶亚门4 节和节间不明显 孢子叶不为盾状 3 石松亚门2 无真根 4 松叶蕨亚门1 叶为大型叶类型孢子囊位于叶背面或边缘 多形成孢子囊群 5 真蕨亚门 2020年1月14日星期二 8 60 二 植物鉴定方法 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1 选择适当的检索表类型 根据要检索的植物类群或种

8、类所在地域 如全国 河南 南阳等 和所检索分类群的阶层 分科 分属 分种等 选择适当的检索表 2 对要检索的植物进行认真观察 描述 主要从形态 结构 繁殖器官 种子果实等方面进行详细观察 3 检索时 要从第一个 1 开始 无论是否与其所描述的特征吻合 都要再与第二个 1 核对 与哪个最为吻合 就在哪个 1 上进一步检索 其他依此类推 一直检索到最终的分类群或种 2020年1月14日星期二 9 60 二 植物鉴定方法 检索表使用应注意的事项 1 标本要完整 除营养体外 要有花 有果 特别对花的各部分特征 一定要观察清楚 2 鉴定时 要根据观察到的特征 从头按次序逐项往下查 在看相对的二项特征时

9、看到底哪一项符合要鉴定植物的特征 再顺着符合的一项查下去 直到查出为止 因此 在鉴定的过程中 不允许跳过一项而去查另一项 否则容易出现错误 3 检索表的结构都是由以两个相对的特征编写的 而两项号码是相同的 排列的位置也是相对的 故每查一项 相同号码都要查对 最后根据植物特征确定符合哪一项 否则 极易发生错误 只要查错一项 将会导致整个鉴定工作的错误 4 为了证明鉴定结构是否正确 还应找有关专著 资料 图鉴 及有关文献上的文字描述等进行核对 以证明鉴定结果是否正确 2020年1月14日星期二 10 60 二 植物鉴定方法 植物鉴定方法 1 主要工具 植物鉴定主要工具书 常用工具书有 高等植物科属

10、词典 中国高等植物分和检索表 种子植物属种检索表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5册加2册补编 中国植物志 约120册 中国树木志 2册 等国家级植物分类文献 对于河南来讲 最适宜的是 河南植物志 4卷 河南树木志 等省区重要文献 还有其他各地方的植物分类文献 2 植物鉴定程序 采到一份未知标本后 第一步 要认真观察和描述其特征 对这一标本有一个较清晰的印象 第二步 如果标本特征齐全特征 根 茎 叶 花 果 种子齐全 可先用适当的分科检索表检索出所属的科 检索出来后 要与图谱 植物志等文献核对 如果特征不太完整 可借助高等植物科属词典 植物志或植物图谱等工具书直接查找 做到在不同工具书上得到相同结果 第三步 再用同样方法检索或查找出所属的属 第四步 再用分属检索表等鉴定出种 定距式检索表 1 植物体无根 茎 叶的分化 没有胚胎2 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3 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 为自养生活方式 藻类植物3 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 为异养生活方式 菌类植物2 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 地衣植物1 植物体有根 茎 叶的分化 有胚胎4 植物体有茎 叶而有真根5 不产生种子 用孢子繁殖 蕨类植物5 产生种子 用种子繁殖 种子植物4 植物体有茎 叶而无真根 苔藓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