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2018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解析版)_8565990.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514062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邵阳市2018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解析版)_856599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湖南省邵阳市2018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解析版)_856599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湖南省邵阳市2018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解析版)_856599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湖南省邵阳市2018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解析版)_856599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湖南省邵阳市2018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解析版)_856599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邵阳市2018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解析版)_856599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阳市2018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解析版)_8565990.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邵阳市2018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关于图所示的四种仪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超利用超声波获取人体内部信息B声呐利用次声波探知海底深度C验钞机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D遥控器靠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分析】AB、根据超声的穿透能力强,人们可以利用超声来探测进行解答。C、根据验钞机是通过紫外线来进行工作的进行解答。D、根据红外线的应用可做出判断。【解答】解:A、超声的穿透能力强,“B超”是利用超声来获取信息的,故A正确。B、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测绘海底地形的,不是次声波,故B错误。C、验钞机通过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故C错误。D、遥控器是靠红外线实现对电视

2、机的控制的,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超声、电磁波、红外线、紫外线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虽知识点多,但都属于基础,难度不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是光源B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离小孔越近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越大C游泳运动员在平静的水面下看到游泳池边的物体可能变矮了D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捞不到的是水中月【分析】(1)自身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2)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通过小孔所成的是一个倒立的实像,且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与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还与物距有关;(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

3、,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4)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解答】解:A、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发生了漫反射,屏幕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B、小孔成像的实验中所成的像是倒立实像,且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与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与成像的屏离小孔的越近也有关,故B错误;C、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看去,看到是物体的虚像,虚像在物体的上方,因此在水面下的游泳者看到的物体与实

4、际的物体相比偏高,故C错误;D、因为镜子相当于平面镜,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而镜中花就是花在镜子中成的是虚像,所以摘不到;因为平静的水面可以当做平面镜,而水中月就是月亮在平面镜中的虚像,所以捞不到;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源、小孔成像、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现象等多个知识点,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常见的光的反射现象,并且知道平面镜成像时成的是虚像。3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手机的摄像头是凸透镜B手机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与直接用手机自拍相比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D与直接用手机自拍相比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

5、小取录范围【分析】“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解答】解:手机的摄像头是凸透镜,手机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故ABC正确,D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特别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4下列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热水

6、和冷水混合后,热水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冷水升高的溫度D温度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分析】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内能是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了解这三个物理量的概念与联系,再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可对各选项依次做出分析。【解答】解: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升高;故A错误;B、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故B正确;C、热水和冷水混合后,热水释放的热量不一定全部被冷水吸收,又因为两者的质量未知,所以热水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冷水升高的温度,故C错误;D、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

7、递的是热量,不是温度,故D错误。故选:B。【点评】热量、内能、温度是热学里三个最重要,同时也是联系最密切的概念,只有真正理解,才能保证在解题时不会出错。同时,本题中对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的理解,也是解决本题所必备的知识。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重G=5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A5N,0NB0N,5NC5N,5ND5N,10N【分析】当弹簧测力计受到平衡力时静止,在挂钩和拉环上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时,测力计示数显示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定滑轮的工作特点是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解答】解:因为物重G=5N,所以A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5N的拉力,静

8、止,向左受的拉力也是5N,示数也为5N;同理,B测力计两端受的力都是5N,示数也为5N。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得出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从而得出测力计的示数,同时涉及到了定滑轮的特点。6把鸡蛋浸入盛水的杯中,鸡蛋沉在杯底(如图甲所示),再往杯中加盐使鸡蛋悬浮(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的密度:甲=乙B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m乙C鸡蛋受到的浮力:F甲=F乙D液体对杯底的压强:P甲=P乙【分析】同一只鸡蛋质量不变,则的重力不变,根据图甲中沉底、图乙中悬浮,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即可判断不同情况下鸡蛋的密度和所受浮力之间的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

9、理即可判断排开液体的质量关系;根据p=gh即可判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解答】解:鸡蛋在甲中沉入水底,则甲鸡蛋,F甲G;在图乙中悬浮,则乙=鸡蛋,F乙=G;所以,液体的密度甲乙,故A错误;鸡蛋受到的浮力F甲F乙,故C错误;由F浮=G排=m排g可知: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m乙,故B正确;由图可知液体的深度相同,根据p=gh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记住条件是关键,要注意同一只鸡蛋的鸡蛋质量不变,则重力不变。7一位体重为500N的同学在跳绳测试中,1min跳180次,每次腾空的最大高度平均为4cm,则他在跳绳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

10、的平均功率是()A60WB3.6103WC6103WD3.6105W【分析】已知该同学的体重和每次腾空的高度,则可利用公式W=Gh计算每跳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跳了180次,从而可以求出他在跳绳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已知时间,可利用公式P=计算做功的功率。【解答】解:G=500N,h=4cm=0.04m,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为:W=Gh=500N0.04m=20J,1min跳180次所做的总功为:W总=18020J=3600J,又t=1min=60s,功率为:P=60W。故选:A。【点评】考查了功与功率的计算,当重力做功或克服重力做功时可以用W=Gh计算功。8如图,我国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歼10战斗机

11、加油。加油过程中,若战斗机的高度和速度不变,则战斗机的()A动能增加,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C动能减小,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D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3)机械能=动能+势能。物体没有发生弹性形变,势能只考虑重力势能。【解答】解:战斗机的速度不变,质量不断增大,动能增大。高度不变,质量不断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动能+势能,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所以机械能增大。故选:D。【点评】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12、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大小变化情况。9以下力学知识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刹车时留下的刹车痕迹表明滑动代替滚动可以增大摩擦B载重卡车轮子又多又宽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C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时,船身会下沉一些D无人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喷洒农药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分析】(1)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2)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增大压

13、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3)由于轮船无论在海里还是在长江都是漂浮,通过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浮力不变,则由阿基米德原理及液体密度的变化分析轮船排开水的体积变化,进一步得出船上浮一些还是下沉一些;(4)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解答】解:A、汽车刹车时留下的刹车痕迹表明滑动代替滚动可以增大摩擦;故A正确;B、载重卡车轮子又多又宽是为了增大受

14、力面积,减小压强,故B错误;C、轮船无论是在长江还是在海中都漂浮,浮力等于轮船重,受到的浮力不变;因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液gV排可知,轮船进入海水时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即船身会上浮。故C错误;D、无人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速度不变,高度不变,飞机飞行过程中不断喷洒农药,质量不断变小,所以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摩擦力、压强、浮力以及机械能的相关知识,是一道综合题。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10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A小球A带正电B

15、小球B带正电C小球B可能不带电D小球A可能不带电【分析】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解答】解: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故C带负电,当靠近A小球时,相互吸引,即说明A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C靠近B时,发现排斥,即说明B 一定带负电,故将AB靠近时,AB吸引,B一定是带电的,故A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选D。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1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3V,当开关S闭合后,只有一盏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为3V,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灯泡L1处短路B灯泡L2处短路C灯泡L1处断路D灯泡L2处断路【分析】当电路发生断路时,用电器不工作,且电路中电流为零;当电路发生短路时,用电器可能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