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测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119511676 上传时间:2020-01-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朋自远方来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有朋自远方来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有朋自远方来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有朋自远方来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有朋自远方来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朋自远方来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朋自远方来测试题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有朋自远方来测试题及答案课前预习 一、填空题: 1.民俗,即民间的_,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_ _积久而成的。 2.文化令我们知悉世界上最美好的_和_,从而了解人类_ _的历史。 3.人们的_、_都反映了本民族的习惯,这种文化习惯方面的差异对我们的_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 4.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习俗都具有_。正是这种文化习俗的_,才构成了世界文化和文明的_和_。 5.我们对待各国、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习俗,既不要_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并把自己的的文化习俗_人,也不能对别国民族的文化习俗_、_。 6.我们要以_的态度、_的心态和_的胸襟,促进同世界各国人们的友好交往,让世界

2、手拉手,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 二、是非题: 1.世界各国、各民族有不同的民俗风情。 (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日益加强。() 3.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是一样的。() 4.在现代社交场合,握手是最常见的礼节。() 5.“入乡随俗”。因此,我们对外国的文化与习俗应全盘照搬。() 6.礼仪是一个国家对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课内练习 一、选择题: 1.小李的爸爸是远洋轮上的船员,他到过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你知道吗,世界有几大洲、几大洋?() A.七大洲、四大洋B.五大洲、四大洋C.四大洲、七大洋D.七大洲、五大洋 2.一

3、定范围内的人们的生活习俗、礼仪风尚的形成() A.与大自然毫无关系B.完全由自然条件决定 C.完全是在人与人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D.与大自然及人们的交往有密切的关系 3.世界文化和文明具有() 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单一性 A.B.C.D. 4.塞万提斯说:“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强调了礼貌的重要性 B.我们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必须掌握文明社会普遍认可和适用的基本礼节 C.礼貌是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交往方式 D.只要有值钱的东西,就要有礼貌 5.下列哪些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情人节愚人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 A.B.C.D. 二、简答题

4、1.世界各国、各民族民俗风情各异,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与习俗,请说说这主要涉及到人类 生活的哪些方面? 2.我们为什么必须重视不同国家、民族在文化习俗方面的差异? 3.作为21世纪地球村的小公民,我们应如何对待各国、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习俗? 三、深化情理: 1.老同学会聚了,如果你是一个军人,见到老同学时,你的礼节应该是什么? 2.如果你随旅游团去观光旅游、观光团里有妇女、儿童、老人。一路上如何对待妇女、儿童、老 人?到了观光地区你又应注意些什么? 3.如果你随代表团出访欧洲某个国家,下榻于某宾馆,可是吃不惯东道国的牛羊肉,此时你是去找中国餐馆还是留下来在宾馆与大家一些起用餐,为什么? 4.如

5、果你从事的是国际交际中的礼宾工作,那么在对外交往中除应发扬我国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注意礼貌、礼节之外,还应做什么?课后评价 一、选择题: 1.我国是东亚的一个国家,下列不属于我国邻近的地区是() A.东南亚B.南亚C.中亚D.西欧 2.今年国庆,小华和父亲一起去新马泰旅游,出发前,小华向导游先生了解了一些情况。下列不符合新马泰情况的是() A.即使英语水平较差,在那里也不会有很大的语言障碍 B.在那里用餐,将同样可以吃到香喷喷的大米饭 C.在那里,你将看到很多蓝眼睛,高鼻梁的白种人 D.那里的秋天,雨水很多,最好备带雨伞 3.不同国家和民族在处理、解决问题时态度和方法不同,这是由于() A.水

6、土不同B.生活习俗和文化背景不同 C.人种不同D.自然环境不同 4.我们对待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习惯,下列不可取的是() A.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平等相等B.不一概排斥别国、别民族的文化习俗 C.不一无所知别国、别民族的文化习俗D.不加分析简单模仿,全盘照搬 5.“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 这出自谁人之口() A.沙龙B.阿拉法特C.拉宾D.佩雷斯 6.根据上题,此人所在的民族信仰的宗教是()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 7.中华民族自古提倡人际之间要亲善和睦,仁慈为怀,相互帮助;国家之间要“协和万邦”,睦邻友好,平等共事。下列哪句格言不能体

7、现这个道理() A.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C.四海之内皆兄弟D.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8.“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对此正确的理解有() 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必须得到尊重 各国人民都应有选择其国家制度的权利 各国人民都应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 A.B.C.D. 9.非洲有句谚语,“到了独脚人居住的村子就应该用一条腿走路”。下列哪个选项不能说明这个道理() A.入乡随俗B.不要把自己的规矩带到别人家中 C.同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

8、的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学习 D.对外国的文化与习俗全盘照搬 10.中国人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各地,各国人民也从五大洲来到中国,这说明我国坚持了() A.一国两制B.对外开放C.依法治国D.和平共处 二、简答题: 1.礼貌用语十分丰富,既有约定俗成的模式,又有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出现的新词,请写出你所知道的礼貌用语: 问候语: 致谢语: 道歉语: 祝贺语: 告别语: 2.“今天世界之窗已经一扇扇打开、国际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已势不可挡,我们要和不同民族、国家人民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友好往来,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请列举近些年来我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9、 3.2004年7月2日,中国文化年在法国巴黎落下帷幕,从10月开始,法国文化年在中国如期举行。中、法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两国文化各有特色和优势,都曾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过出贡献。特别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科技文化成就,是世界科技文化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 (1)法国文化年在北京隆重开幕,其主题什么? (2)中国封建社会科技成就对人类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3)中法互办文化年有什么意义? 三、辨析题: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整个地球就像一个村庄,所以世界各国各民族民俗风情已不存在差异”。这个观点对吗?为什么? 四、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红色是我国

10、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它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上、物质上的追求,它象征吉祥、喜庆,象征革命和进步,象征顺利、成功,象征美丽、漂亮;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则是一个贬意相当强的词,是“火”、“血”的联想,它象征着残暴、流血,象征激进、暴力革命,象征危险、紧张,象征放荡、淫秽。 材料二:按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惯例,与会领导人要穿上东道主国家的民族服装。唐装是我国的民族服装,上海APEC会议上,我国设计了红、黄、绿、蓝等多种颜色供各国领导人选择。各国领导人穿上我国的唐装都非常开心。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出席APEC会议的领导人都穿上我国的唐装,这是否是把我国的文化习

11、俗强加于人?为什么? (2)上海APEC会议上我国为什么设计了红、黄、绿、蓝等多种唐装供各国领导人选择? (3)为什么亚洲领导人大多选择穿红色的,而西方领导人一般都选择了蓝色?参考答案 第10课有朋自远方来课前预习 二、填空题: 风俗习惯,历代相沿; 知识,话语,精神 3、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交往; 4、独特性,独特性,多样性,丰富性; 5、只认可,强加于,一概排斥,一无所知; 6、平等,包容,开放 三、是非题: 1、2、3、4、5、6、课内练习 一、选择题: 1、A2、D3、A4、D5、B 二、简答题: 1、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礼仪规范,娱乐爱好,风土人情,宗教信仰 2、因为人们的

12、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反映了本民族习惯,这种文化习惯方面的差异对我们的交往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如果不了解或不尊重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往往就容易造成我们交往的障碍和困难,甚至导致误解。 3、作为21世纪“地球村”的小公民,我们对待各国、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习俗,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平等相待,既不要只认可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并把自己的文化强加于人,也不能对别国别民族的文化一概排斥、一无所知,在同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的交往中要素尊重,朴素学习。 三、深化情理: 1、握手。与他人握手时不必脱下军帽,应先行军礼而后再握手。 2、一路上要照顾妇女、儿童、老人。到了观光地区要爱护公物,对公共建筑、设施和

13、文物古迹,甚至花草树木,不随意破坏,不在建筑物上乱写、乱画、乱刻;不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污染环境;不乱扔果皮纸屑、杂物。 3、留下来与大家一起用餐,因为住在宾馆就必须在宾馆吃饭,这是对人家的尊重,尊重一国的习惯,实际上就是尊重这个国家。 4、我们在对外交往中除应发扬我国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注意礼貌,礼节之外,还应尊重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它们不同的礼节、礼貌的作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不卑不亢,以礼相待。课后评价 一、选择题: 1、D2、C3、B4、D5、B6、C7、D8、D9、D10、B 二、简答题: 1、问候语:早上好!您好!您近来好吗? 致谢语:谢谢您!谢谢您的关照、多谢了 道歉语:对不起、实在抱歉、真不好意思 祝贺语:祝您愉快、祝您成功、祝您健康 告别语:晚安、欢迎您再来、再见 2、加入世贸组织、申奥成功、申博成功、上海APEC会议召开、中法互办文化年等。 3、(1)主题是:“浪漫、创新而又以人为本” (2)四大发明:即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3)意义:一方面可以使中法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彼此文化的独特性与魅力,相互学习、不断创新、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从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三、辨析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