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清热剂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119454583 上传时间:2020-01-16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30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部分清热剂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第四部分清热剂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第四部分清热剂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第四部分清热剂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第四部分清热剂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部分清热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部分清热剂(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清热剂,概念: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泄火、凉血、解毒以及滋阴透热等作用,主治里热证的方剂,统称为清热剂。 适应症:里热证。 分类: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虚热。,注意事项,1、一般用于表证已解,热已入里,或里热已盛尚未结实。若表邪未解,热已入里,应表里双解。 2、注意护胃、保津,不宜久用。 3、辨别热证之部位(阶段)、真假、虚实。 4、热邪炽盛而拒药者,可用反佐药物或服法。,第一节 清气分热,热 在 气 分,阳热亢盛,热邪伤津,高热,汗出, 脉洪大,口渴,辛寒清热,生津止渴,石膏竹叶银翘,知母麦冬,白虎汤,本方以比喻方法,从功用的角度结合剂型命名。古谓白虎为西

2、方之金神,在五行中应秋属肺,暑热之气,深秋而止,用夏热秋凉之自然不可抗拒的规律来比喻本方之清热泻火之功用,从而得名。正如柯琴说:“白虎为西方金神,取以名汤,秋金得令,而炎暑自解矣”。,白虎汤 伤寒论,组成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主治 阳明气分热盛证。 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病机 里热炽盛,热灼津伤。 治法 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白虎汤,大热 大汗 大渴 脉洪大,伤寒阳明经热 温病气分实热,清热生津,石膏 知母 粳米 甘草,清热透热 生津除烦,清热滋阴 益胃生津 护胃调药,特点,石膏与知母:相须为用,增强清热生津之力。(为何不用黄连黄芩) 清透、滋养、护中 。,运用:,辨

3、证要点:大热,大汗,大烦渴,脉洪大。 随证加减: 若气血两燔,引动肝风,加羚羊角、水牛角。 兼阳明腑实,加大黄、芒硝。 烦渴引饮甚者,加天花粉、芦根、麦门冬。,使用注意:以下情况不可误用。,表证未解之无汗发热,口不渴者; 脉见浮细或沉; 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 真寒假热之阴盛格阳证。,附 方:,1、白虎加人参汤 组成:白虎汤加人参三两 功用:清热,益气,生津。 主治:气分热盛,气阴两伤证。汗、吐、下后,里热炽盛,而见四大症者。或白虎汤证见背微恶寒,或饮不解渴,或脉浮大而芤,以及暑热病见有身大热属气津两伤者。,2、白虎加苍术汤,组成:白虎汤加苍术三两 功用:清热祛湿。 主治:湿温病。身热胸痞

4、,汗多,舌红苔白腻以及风湿热痹,身大热,关节肿痛者。,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主治证侯分析:,气分热盛后期,余热未清-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r气津两伤-短气神疲,口干喜饮 胃气不和-气逆欲呕 舌红少苔,脉虚数,功效:清热生津,益气和胃.,方解:,甘草 粳米 半夏 麦冬 人参 生石膏 竹叶,君 臣 佐 佐使,配伍特点:,清热与益气养阴并用,扶正祛邪兼顾; 清而不寒,补而不滞。 “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 医宗金鉴,运用,辨证要点:身热多汗,气短神疲,烦渴喜饮,气逆欲呕,舌红少津,脉虚数。 随证加减: 胃阴不足,胃火上炎,口舌糜烂,舌红而干,加石斛、天花粉。 胃火炽盛,消谷善饥,舌红脉数者,加黄连

5、、知母、天花粉。 使用注意:内有痰湿,或阳虚发热,忌用。,第二节 清营凉血,适用病证:邪热传营,或热入血分证。 组方用药特点:咸寒或甘寒的清热凉血解毒药。营分证配辛凉透热之品;血分证配凉血散瘀之品。,清 营 汤 温病条辨 组成 犀角 生地黄 麦冬 玄参 丹参 黄连 银花 连翘 竹叶 主治 邪热初入营分证。 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口渴或不渴,或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 病机 邪热由气传营,波及血分,损伤营阴。 治法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清营汤病机与证候分析,身热夜甚,口不渴 神烦少寐,时有谵语 斑疹隐隐 口渴 舌绛而干,脉细数 目常喜开或喜闭,热邪初入营分,透热养阴 清营解毒,热初

6、入营热扰心神轻伤血络气热未尽营热阴伤阴阳失和,君: 犀角(水牛角)清营凉血解毒,兼散瘀 臣: 生地清营凉血滋阴 玄参滋阴清热解毒 麦冬养阴生津清热 佐: 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宣透邪。 “透热转气” 黄连清心泄火解毒 竹叶心清心除烦 丹参凉血活血散瘀,防热与血结。 此三味共助君药清心解毒凉血。,清营凉血解毒 养阴,特点,清营解毒为主,配以养阴生津,透热转气。 透热转气,凉而不郁。 透热转气:指温热病邪初入营分,在清营解毒的同时,配以清气分之品,将营分的邪热向外透发,使之从气分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运用,辨证要点: 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 随证加减:舌干较甚,去黄连。

7、 热陷心包,配用安宫牛黄丸。 营热动风,配用紫雪,或配加羚羊角,钩藤,地龙。 气分热盛,重用银、翘、竹叶、黄连、或更加石膏、知母、及大青叶、板兰根、贯众。,使用注意: 原书云:“ 苔白滑者,不可与也。”,犀 角 地 黄 汤 (备急干金要方) 组成 犀角(水牛角) 生地黄 芍药 牡丹皮 主治 1热灼心营证 2热伤血络证 3蓄血瘀热证 病机 热毒深陷血分,动血耗血。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热入血分证,主证分析:,血分热盛,热扰心神:身热谵语,舌绛起刺 。,热伤血络:吐、衄、便、尿各部出血,斑色紫黑。,蓄血瘀热: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方解 君:犀角清心凉血解毒 臣:生地清热凉血

8、而滋阴,兼能止血 助犀角清血分之热;复已耗伤之阴血。 佐:赤芍药、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白芍药:养血敛阴助生地凉血泄热,养血止血-血热出血偏盛;赤芍药-瘀热偏盛),配伍特点: 凉血与散瘀并用,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凉血止血又无冰伏留瘀之弊。,本方与清营汤在主治证候、功用、配伍特点方面的比较。,运 用,辨证要点: 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 使用注意: 阳虚失血,脾胃虚弱者忌用。,加减: 吐血 黄芩、石膏、白及、三七 衄血 黄芩、栀子、侧柏叶、白茅根 便血 地榆、槐花 尿血 白茅根,小蓟 皮下出血(紫癜) 紫草、仙鹤草、旱莲草、茜草、大枣,第三节 清热解毒,适用病证:各类

9、热毒证候。 热毒证的涵义:,热毒证,热盛 阴伤 壅遏气血 腐蚀血肉,清热,清热解毒药,疏散药 利水药 泻下药,养阴生津药,行气活血药,直接清热 间接清热,黄连解毒汤 崔氏方,录自外台秘要,证候分析:,三焦实热火毒证: 气分热毒:大热烦燥,口干咽燥,错语不眠。 血分热毒:吐血、衄血、发斑。 热毒疮疡:痈疡疔毒。 热毒(湿热)下利(痢):湿热痢、疫毒痢。 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功效:泻火解毒。 方解:,桅子 黄柏 黄芩 黄连,君 臣 佐,运 用:,辨证要点: 大热烦燥,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随证加减: 便秘加大黄;吐、衄、发斑加生地、玄参、丹皮;黄疸加茵陈、大黄;疔疮肿毒加蒲公

10、英、银花、连翘。 使用注意: 本方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或过量易伤脾胃,非火盛者不宜使用。,凉 膈 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凉膈散,组成 川大黄 朴硝 甘草 山栀子仁 薄荷 黄芩 连翘 竹叶 蜜 主治 上中二焦邪热炽盛证。 身热口渴,面赤唇焦,胸膈烦热,口舌生疮,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 病机 热聚胸膈,火毒内结。 治法 泻火通便,清上泻下。,方解 君: 连翘重用清热解毒,去上焦诸热 臣: 黄芩清胸膈郁热 山栀通泻三焦之火,清心而导热下行 佐:薄荷、竹叶轻清疏散,解热于上 大黄、芒硝泄火通便,荡热于下 佐使:白蜜、甘草缓和硝、黄峻泻之力,益胃护津,且白蜜又可润肠通便,凉

11、膈散,配伍特点: 清上泻下并行,以泻代清。 黄芩与栀子:清胸膈、胸胁之热。 连翘薄荷竹叶扬汤止沸;大黄芒硝釜底抽薪 透散 荡热于下,运 用:,辨证要点: 胸膈烦热,面赤唇焦,烦燥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随证加减: 上焦热毒壅盛,证见壮热、口渴、烦燥、咽喉红肿,大便不干燥者,可去芒硝,加石膏、桔梗。 注意事项:服用本方得利下,应当停服,以免损伤脾胃;孕妇及体虚者本方应慎用。,普 济 消 毒 饮 东垣试效方,组成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 陈皮 甘草生用 玄参 柴胡 桔梗 连翘 板蓝根 马勃 牛蒡子 薄荷 僵蚕 升麻 主治 大头瘟。 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有

12、力。 病机 风热疫毒,上壅头面,外郁肌表。 治法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特 征头面红肿焮痛 伴见症恶寒发热 目不能开 咽喉不利 舌燥口渴 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大头瘟,发于头面 壅于上焦 风热疫毒,主证分析:,功效: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方解:,君:酒黄芩、酒黄连重用清热泄火解毒,祛上焦热毒 臣: 连翘、牛蒡子、薄荷、僵蚕疏散头面肌表之 风热助君清热解毒。 佐: 玄参、马勃、板蓝根助君药清上焦热毒。 合薄荷、桔梗、甘草以清利咽喉; 玄参防止伤阴。 陈皮理气疏壅(利于散邪消肿)。,佐使: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达头面。使风热疫毒之邪宣散透发,寓有“火郁发之”之意。 芩、连得升、柴可上

13、行以清头面之热毒; 升、柴配芩、连则升中有降,可防其升发太过。 甘草清热解毒,护胃,调和诸药。,配伍特点:,清疏并用,升降同施 黄芩、黄连与升麻、柴胡配伍。 火郁发之-火热病邪郁遏在上的病证,可用轻宣、升散、清疏之品,使郁火病邪向外透散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辨证要点:,头面红肿焮痛 、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随症加减,腮腺炎并发睾丸炎:加川楝子、龙胆草 肿痛明显:加青黛、丹皮、赤芍, 并用青黛外敷 兼便秘:加大黄(热甚,无便秘亦可用),注意事项:,本方药物多苦寒辛散,素体阴虚以及脾虚便溏者慎用。,第四节 清脏腑热,适用病证:邪热偏盛于某一脏腑所产生的火热证。 组方用药特点: 1、脏

14、腑用药: 心经热盛:黄连、栀子、木通、莲心; 肝胆实火:龙胆草、夏枯草、青黛; 肺热炽盛:黄芩、桑皮、石膏、知母; 热在脾胃:石膏、黄连; 热在大肠:白头翁、黄连、黄柏。,2、兼证用药: 热邪伤阴:生地、阿胶、麦冬、石斛; 兼气虚证:人参、黄芪、山药; 兼挟湿热:泽泻、车前子、木通; 气滞血瘀:当归、木香、槟榔; 火热内郁:藿香、羌活、防风; 寒凉伤阳:吴茱萸、肉桂;,导赤散 小儿药证直决,组成 生地黄 木通 生甘草梢 竹叶 主治 心经热盛证 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冷饮,口舌生疮,舌红,脉数。或心热移于小肠,见小便赤涩刺痛。 病机 心经蕴热,循经上炎;或心火下移小肠。 治法 清心养阴,利水通

15、淋。,生地清心凉血滋阴。 木通清心降火,利水通淋 。 竹叶清心除烦,通利小便,导热下行。 生甘草梢直达茎中而止淋痛,清热解毒,防止生地、木通寒凉伤胃,调药。,功效:清心养阴,利水通淋。 方解:,君 臣 佐使,配伍特点:滋阴不恋邪,利水不伤阴,泻火不伐胃。,导赤散运用,1、辨证要点: 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2、随证加减:,心热:加黄连; 阴虚甚:加麦冬; 小便淋沥作痛:加萹蓄、瞿麦、滑石; 血淋:加白茅根、小蓟、旱莲草; 小便不利:加车前子、赤茯苓。,龙 胆 泻 肝 汤(医方集解),组成 酒炒龙胆草 炒黄芩 酒炒栀子 泽泻 木通 车前子 酒炒当归 酒炒生地黄 柴胡 生甘草 主治 1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 病机 肝胆实火循经上炎或肝经湿热下注。 治法 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证候分析,胁痛 头痛目赤,口苦、耳聋 阴肿、痒、汗,筋痿, 带下黄臭而稠 小便淋浊 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肝郁气滞 肝火上炎 湿热下注前阴 湿热下注膀胱 肝火或湿热,肝胆湿热下注 肝胆实火上扰,功效与方义分析,龙胆草 黄芩、栀子 泽泻、木通、车前 生地、当归 柴胡 甘草,清泻肝火,清热燥湿 泻肝火,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