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考广西地区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考点跟踪突破13议论文阅读(二)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9444867 上传时间:2020-0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焦中考广西地区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考点跟踪突破13议论文阅读(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聚焦中考广西地区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考点跟踪突破13议论文阅读(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聚焦中考广西地区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考点跟踪突破13议论文阅读(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焦中考广西地区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考点跟踪突破13议论文阅读(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跟踪突破13议论文阅读(二)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回 归 简 单著名作家冰心说:“如果你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世界原本简单,但许多人为制造的因素使之变得复杂起来。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一己私利、一时功名,不惜尔虞我诈、相互精心算计;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惜互相防备、对人心生疑窦。这样一来,我们每天的生活就是被烦恼所缠绕,就会存在不快乐的阴影。而要想走出这怪圈的生活,就应该回归自然,回归简单和宁静。简单是一种人生境界。人一旦拘泥于复杂,往往会被灯红酒绿所迷,为名利权势所惑,为金钱美色所扰,为人际关系所困。眼下,有些人活得太累,就是由于城府太深、欲望太高,太在意仕途上的荣辱得失、过于

2、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太在意对世俗的迎合,太用心于机巧的运用若能把这些看淡、看透,怎么会有那么多烦恼和忧愁呢?简单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选择简单,意味着清贫、单纯、透明与纯真。据报载,二战期间,科学家爱因斯坦为躲避法西斯的迫害,移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最高年薪1.6万美元聘请他,他说:“能否少一点?3000美元就够了”。有人大惑不解,他说:“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创造的原动力”。直到生病住院,他还说:“简单的生活,无论对身体还是精神,都大有裨益”。正是由于科学家的生活是简单的,所以才成就了累累硕果。简单做人,应简洁朴素,不能太在意物质上的拥有。孔子称赞他的学生颜回

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实就是一种甘于清贫的精神,这种甘于清贫的精神就是贫而不贱,在简单质朴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追求广阔的精神空间。反之,过分追求享受,往往会带来精神空虚。简单做人,要淡泊名利,本真本色。生活是一部自导自演的戏剧,你理智处事就是喜剧,意气用事就是悲剧。所以,对生活中的荣辱得失,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老实做事、轻松做人,不戴面具、表里如一。简单做人,应宽容忍让,以君子之心度人,以坦荡之心处事,以宽容之心交友。多为别人办好事,多把别人往好处想,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失误,这样,你心里就会多一层阳光,脸上就会多一缕春风。简单是一种美,一种心态,一种

4、思想。简单做人,是一种睿智的选择,是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因为简单,我们不会刻意追求形式,无论何时何地,都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把生活当做一种享受。(有删改)1简要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正确的一项是( C )A. 简单是一种人生境界。B. 简单成就累累硕果。C. 我们要回归简单和宁静。D. 我们应老实做事、轻松做人。【解析】其余项概括不正确,段末尾提出论点。2本文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D )A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B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C举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D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解析】段引用名言,是道理论证(或引用论证);列举现实中一些人、爱因斯坦、颜回的例子,是举例论证;段写复杂带

5、来的烦恼和忧愁,段写简单成就累累硕果,两段之间形成对比,段“反之”与前面的内容形成对比,均是对比论证。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A简单做人,就是不要在意物质的生活,要注重精神生活,要淡泊名利有容人之心。B简单的生活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生活方式。C只要对人生有深刻感悟的人,就会选择简单做人。D不拘泥于复杂,回归简单,我们会没有烦恼和忧愁。【解析】A项就是不能太在意物质的生活。C项说法太绝对。D项我们会少些烦恼和忧愁。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批评请从尊重开始批评,在我看来应该是一种实事求是,对事不对人的善意行为。可是有的人往往会在批评中夹杂个人的负面情绪,把善意的批评变成情绪的发泄。批评请从

6、尊重开始,莫让批评变成一种恶意。2月的最后几天里,一张照片在网络上热传,画面里,两个女孩在地铁站里蹲着等车。“地铁里蹲着没教养”某个年长者在网络上提出了对两个女孩的批评,由此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的人赞同,因为作为女孩在公众场合蹲着不甚雅观,应当批评;有的人反对,因为女孩可能是疲惫或是身体不适才蹲下,也没有妨碍到别人,应当宽容。我并不认同这位年长者的批评,至少我不认同他批评的方式和用词。如果看不惯女孩的行为,可以上前提醒。两个女孩可能会虚心接受,也可能听而不闻。不管是哪一种可能性,这位年长者都不应该在网络上发布当事人的照片,并且扣上“没教养”这个帽子。或许这位年长者是出于好意,但我认为这是一种不

7、尊重。批评者都希望对方能够接受批评,并且听从意见加以改正。但是被批评的人并不见得会接受,这往往取决于批评者所用的方式、用词和地点。比起直接严厉的批评,婉转温和的批评更容易让人接受;比起犀利甚至接近侮辱的言辞,平和有礼的言辞更容易令人心服;比起大庭广众下批评,单独会面中的批评会让人舒服一些。人们常常埋怨别人不能虚心接受批评,但是往往忽略了要给予对方一定的尊重。我从小数学成绩就不好,也许是我天生就没有数学细胞,也有可能是我没有用心去学,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一个数学老师对我的批评。那是我第一次在那么多人面前被批评,整个教室几十个同学,还有走廊上来来往往的师生,都看到听到那位老师对我的批评。我已经不记

8、得那位老师说了什么,停留在记忆里的只有难堪,还有别人向我投来的各种眼光。自此之后,我的数学成绩就更糟糕了,直至高中的一位数学老师单独批评了我一次,让我至今都记得,而且非常感谢他的那句话。我以为是一次历史重演,但那位数学老师平静地对我说:“你可以不喜欢数学,但你一定要学会控制数学,让它成为你的武器,而不是你的绊脚石。”当时我偏科的情况很严重,所有科目都不错,唯独数学每次都拖后腿。听了老师的话,我突然明白自己很傻,因为记恨当年的事,也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就放弃了数学,宁愿花更多的时间从其他科目争取分数,也不愿花一点时间加强数学。高考的时候,数学帮助我拉高了总分,令我的竞争力更强。批评请从尊重开始,

9、当被批评的人感受到了尊重,也就容易理解批评者的善意,比较容易接受批评,反省自己。这才是批评应该有的效果,若失去了尊重,批评也只会带来不满和怨恨。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C )A批评请从尊重开始。B批评请从尊重开始,莫让批评变成一种恶意。C批评要从尊重开始,才能让被批评者更容易接受批评,反省自己,达到批评应该有的效果。D批评若失去了尊重,批评也只会带来不满和怨恨。【解析】只有C项明确出了为什么说“批评要从尊重开始”,A项没有具体说明,BD两项则太片面。2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文章第段表达了作者对批评的界定,指出现实中不以尊重为基础的批评往往演变成恶意行为。B文章段中,

10、作者概述了网络上热议的“地铁蹲”事件,并表达了作者对该事件的看法。C文章段叙述了作者本人求学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两段截然不同的被批评的经历。D文章第段总结全文,照应全文开头第段,深化主旨。【解析】第段跟该事件无直接关系,此外,作者表达的是对“年长者批评”的看法,而非该事件。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本文整体的行文结构为“总分总”,完整、严谨,语言表达流畅、准确,内容上层层深化。B本文段综合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旨在论证批评是否能被接受,往往取决于批评者所用的方式、用词和地点。C本文第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作用,并且本段还综合运用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D文章段作者以

11、自身经历为例,正反对比论证:以尊重为基础的批评更容易达到批评的目的。【解析】段为举例论证,没有引用论证。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人生中有太多的无奈。刘翔为伤痛不能驰骋田坛而无奈,高考生为相差几分不能跨进大学校门而无奈,子女为工作所累不能照顾年老的父母而无奈,贫穷的父母因“差钱”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而无奈,老年人因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而无奈,残疾人因天生的缺陷而无奈。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碰到数不清的无奈。对待人生的无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态度,由无奈而生怨气,怨天怨地怨人,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郁郁寡欢,在消沉中不能自拔;一种是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发挥主观能

12、动作用,化解矛盾,努力走出无奈的阴影。窃以为,两种态度,往往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A面对无奈,消极沉沦,无奈就永远是你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B积极面对,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迈开新步伐。正如马克吐温所说:“人生在世,绝不能事事如意。遇见了什么失望的事情,你也不必灰心丧气。你应当下决心,想法子争回这口气才对。”世界超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个面对无奈永远积极进取的人。在一般人看来,他可能是一个一生都倒霉透顶的人:1岁时险些死于猩红热;4岁时一场麻疹,又让他险些进了棺材;13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肺炎;46岁时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几乎所有的牙齿;牙病初愈,又染上了严重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他的“拐杖”;50

13、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癌等疾病不断向他袭来,后来,他的声带也坏了,几乎成了哑巴。58岁就吐血而亡。可就是这个经常为身体不好感到无奈的人,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3岁学琴,8岁时就创作了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9岁入市立歌剧院的管弦乐团,11岁登台演奏自己创作的变奏曲,一举成功。他把苦难与成才这两项生活的馈赠,用自己的琴弦演奏到了极致。巴尔扎克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而培根则认为:“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所希冀;逆境中的好运,则为人们所惊奇。”帕格尼尼是不幸的,上帝给了他一个糟糕的身体,让他经常处于无奈之中;然而帕格尼尼又是幸运的。因为正是生活的苦

14、难,成就了这位天才。他没有在苦难面前低头,在无奈之中徘徊,而是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它,使自己从苦难者成为一个音乐的天才。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人因为下岗、上当受骗、经商失败、亲人遭受不幸等陷入人生的低谷,感受到生命的种种无奈,有的人因此而患上了忧郁症,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其实,当你将一切归零,给自己时间,给自己空间,重新认识世界,就会感到,原来生活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糟。一转念,就是一个全新的生命。朋友,如果你此时因伤痛而暂时折断了飞翔的翅膀,像帕格尼尼那样为生病而经受苦难,或者碰到种种不如意甚至无奈的事情,那么,请记住:“只有积极地面对无奈,才是真正的强者。”1对第段在文中的作用分析不

15、正确的一项是( A )A点明中心论点。B提出本文的论题。C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D引出下文的论述。【解析】第一句只是文章要谈论的话题,并没有摆明作者的具体观点:如何对待无奈。2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A人们面对人生的许多无奈,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态度。B在人生路上,“无奈”是绊脚石还是垫脚石,取决于你的主观抉择。C培根的话告诉我们,处于无奈中的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D当我们感受到人生的种种无奈时,可以试着将一切归零,重新认识世界。【解析】第三段中培根原话是:“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所希冀;逆境中的好运,则为人们所惊奇。”与C项表述相差甚远。3给本文补充论据,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韩愈不被重用,但凭着坚毅和豁达成为一代文坛的领袖。B袁隆平面对科研受阻的无奈,凭着坚韧和执着成为杂交水稻之父。C贝多芬面对失聪,凭着“扼住命运的咽喉”的信念创作了命运交响曲。D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才华横溢,每当人们赞叹他的学识渊博、智慧超群时,他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解析】文章的观点是论述怎样对待无奈,D项的材料说的是苏格拉底怎样对待赞扬,与话题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