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四川安全社区评定基本规范》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442058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四川安全社区评定基本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安全管理)《四川安全社区评定基本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安全管理)《四川安全社区评定基本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安全管理)《四川安全社区评定基本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安全管理)《四川安全社区评定基本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四川安全社区评定基本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四川安全社区评定基本规范》(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DB51四川省地方标准DB 51/ XXXXX2013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规范Sichuan Province saf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basic norms201301302013 - XX - XX发布2013 - XX - XX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1/ XXXXX2013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安全社区建设34.1要求34.2启动备案34.3风险诊断44.4目标计划44.5促进项目54.6监测监督54.7评估改进64.8宣传教育64.9信息交流64.10应急预案与响应74.11档案建设75安全社区评定75

2、.1评定类型75.2评定机构75.3评定条件85.4评定程序86综合评审及授牌106.1综合评审106.2授牌107证后管理107.1四川省安全社区的证后管理107.2全国安全社区的证后管理11附录A(规范性附录)四川省安全社区备案表12附录B(规范性附录)全国安全社区备案表14附录C(规范性附录)四川省安全社区评定申请表16附录D(规范性附录)全国安全社区评定申请表20附录E(规范性附录)伤害监测报告卡24附录F(规范性附录)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评分表25前言本标准的制定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的安全社区准则的技术内容、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导则(ILO/OSH 20

3、01)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01)、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 90012006)、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关于印发全国安全社区现场评定指标(暂行)的通知(中安健协文字201012号)中相关条款内容的要求。本标准旨在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和安全基层基础工作,帮助社区预防事故与伤害和安全促进工作,改善社区安全状况,提高社区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改进安全绩效,促进安全社区建设规范、有序开展。本标准未规定具体的社区安全绩效指标,其目的在于强调持续改进理念,使本标准具有广泛适用性。本标准由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

4、位: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技术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安全社区建设的术语和定义、评定、综合评审及授牌、证后管理。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安全社区建设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

5、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AQ/T 9001 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 900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安全 safety免除了不可接受的事故与伤害风险的状态。3.2社区 community 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3.3安全社区 safe community 建立了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程序,联络社区内相关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事故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目标

6、的社区。3.4安全社区类型 safe community type 指以街道办事处为基本单位进行创建的城市型安全社区、以乡(镇)为基本单元进行创建的乡镇型安全社区、以企业、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导型的园区型安全社区和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建的民族特色型安全社区。 3.5安全促进 safe promotion 为了达到和保持理想的安全水平,通过策划、组织和活动向人群提供必须的保障条件的过程。3.6伤害 injury人体急性暴露于某种能量下,其量或速率超过身体的耐受水平而造成的身体损伤。3.7事故 accident 造成人员死亡、伤害、疾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3.8事件 inciden

7、t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与伤害的情况。3.9危险源 hazard 可能造成人员死亡、伤害、疾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3.10事故隐患 accident potential 可导致事故与伤害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及管理上的缺陷。3.11风险 risk 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3.12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 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接受范围的全过程。3.13绩效 performance 基于安全目标,与社区事故与伤害风险控制相关活动的可测量结果。3.14目标 objectives社区在安全绩效方面要达到的目的。3.15不符合

8、non-conformance 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绩效等的偏离,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事故、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3.16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为了改进安全总体绩效,社区持续不断地加强事故与伤害预防工作的过程。3.17安全生产标准化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

9、化建设。3.18社区安全文化 community safety culture 被社区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4 安全社区建设4.1 要求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遵循“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方针,按照层层递进原则实施。开展安全社区建设一年以上的社区可申请评定“市(州)安全社区”、“四川省安全社区”,评定为“四川省安全社区”并持续改进一年以后,可申请评定“全国安全社区”。创建安全社区的社区需要按照启动备案-风险诊断-目标计划-促进项目-监测监督-评估改进的程序,持续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创建安全社区的社区除按照上述程序外,还需要同时做好安全社区建设的宣传教育

10、、信息交流、应急预案与响应、档案建设等工作。4.2 启动备案启动安全社区创建可采用:启动仪式、召集会议、印发文件等3种主要形式。已经启动安全社区建设的社区,应当在启动之后及时做好备案工作。各级安全社区可同时备案。4.2.1 备案机构根据有关规定设立各级安全社区备案机构。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在四川省设立的地方支持中心为四川省范围内四川省安全社区、全国安全社区的备案机构。市(州)安全社区的备案机构由各市(州)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确定,并应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备案。4.2.2 基本条件4.2.2.1 组织保障:成立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成员组

11、成符合跨部门合作的要求,应涵盖辖区内主要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及其负责人,保证安全社区建设的组织实施。4.2.2.2 措施保障:制定安全社区建设实施规划、实施方案、工作目标、工作计划以及工作制度,保证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持续、有效开展。4.2.2.3 人员保障: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明确其工作职责,保证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落到实处。4.2.2.4 经费保障:落实安全社区建设专项资金,保证安全社区建设顺利开展。4.2.3 提交材料1) 相应的安全社区备案表。2) 启动安全社区建设的文件,成立领导机构、工作机构的文件等相关资料。3) 安全社区建设实施方案(含当年安全社区建设计划)。4.2.4 备案程序1) 安全

12、社区建设正式启动之日起,社区应在20个工作日内向相应的备案机构寄送上述备案资料的书面材料一式四份、电子版一份。2) 全国安全社区和四川省安全社区在省级备案机构备案,市(州)安全社区在市(州)级备案机构备案。3) 备案机构自收到备案材料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材料审核。审核通过后,四川省安全社区的审核意见上报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全国安全社区的审核意见上报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备案机构应在2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告知申报单位审核结果。4) 审核通过的社区,以邮寄备案资料时间作为备案时间。5) 审核未通过,备案机构应在2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告知申报单位存在的

13、问题和整改的方向。4.3 风险诊断4.3.1 应按照GB/T 13861、GB 6441、GB 18218、GB 5768、GB 2894、GBZ 158等国家标准,综合运用各种诊断方法(如隐患排查、安全检查表、社区调查、伤害监测、专家经验等)对社区各类事故与伤害风险进行辨识与分析。4.3.2 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实施的事故与伤害监测,要求资料来源可靠,数据真实,能够反映事故与伤害发生的原因、后果及分布。4.3.3 分析容易发生或受到伤害的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和脆弱群体并确定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问题。4.3.4 建立完备、可操作的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将社区各类伤害尤其是工作场所、消防、交通、社

14、会治安、家居等方面的事故与伤害进行记录。记录应能反映发生的频次和原因,具有可追溯性。4.3.5 建立各类生产经营和商贸、服务性单位的安全专项台账,及时掌握其安全动态。4.3.6 将事故与伤害记录与分析的结果应用于拟定目标计划、策划安全促进项目及采取预防与纠正措施等方面。4.4 目标计划4.4.1 应根据风险诊断结果,明确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和控制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事故与伤害预防计划。4.4.2 目标、计划应覆盖不同人群、设施和环境,并能够持续执行。4.4.3 针对已识别的重大危险源、危险作业、特种设备、高风险环境、高危人群和脆弱群体,应制定控制和管理措施。4.4.4 在创建安全社区过程中未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较大火灾事故、较大交通事故、群体性治安事件和恶性社会治安案件。4.5 促进项目4.5.1 社区应在风险诊断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计划,策划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安全促进项目。4.5.2 促进项目内容重点针对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和弱势群体。安全促进项目应以下列12个方面为主:1) 交通安全;2) 消防安全;3) 工作场所安全;4) 家居安全;5) 老年人安全;6) 儿童安全;7) 学校安全;8) 公共场所安全;9) 体育运动安全;10) 涉水安全;11) 社会治安;12) 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4.5.3 不同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