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19441094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检测(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嗨!同学,展示自己的时候到啦!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你可一定要冷静思考、沉着答卷啊!祝你成功!一、基础知识(29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两栖x 脊椎j褶皱zh 遗骸hi B.翩然pin 匀称chn藻井zo 矗立chC.娴熟xin 祈祷q连翘qio 载途zi D.取缔d 纤细xin地窖jio 面颊ji2.请在下列词语中找出五个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字写在田字格中。(3分)张惶失措 血雨腥风 眼花撩乱臭名昭著 谈笑风声 巧

2、妙绝纶惟妙惟俏 销声匿迹3.下列句子中所标重音与提供的情景最相符合的一项是( )(3分)小陆参加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好朋友小海得知比赛结果后,兴冲冲地跑来告诉他:A.你荣获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第一名啦!B.你荣获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第一名啦!C.你荣获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第一名啦!D.你荣获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第一名啦!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久关于这位死者,我们在连部的花名册上知道他叫契柯拉耶夫,19日早上战死于贝 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花名册:记录人员名字的簿册。)B.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

3、了 价钱;就送我上了车。(漂亮:指外表美观,看了有愉悦感。)C.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 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池沼:比较大的水池子。)D.可是,说也奇怪,当一个人长期习惯了一种声音或者潜意识里抗拒某种声音的时 候,它们竟然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潜意识:不知不觉中产生的心理活动。)5.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A.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B.烟雾在杀人,废水和废渣也在杀人啊!C.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D.天空渐渐出现了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6.给句中横线上依次选择最恰当词语的一项是

4、( )(3分)谁如果要_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务必使游览者站无论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_的图画。我国的石拱桥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_的办法。A.欣赏 完美 神奇无比B.鉴赏 完美 意想不到C.鉴赏 完备 神奇无比D.欣赏 完备 意想不到7.花与叶相依,写花常写叶,这里蕴涵着美学的道理。与“枝间新叶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有着相同美学效果的一项是()(3分)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D.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0.5分,共5分)古代诗歌与季节有关的,多是

5、悲秋或喜春之作。然而也有感受独特、与众不同的,例如在刘禹锡的秋词里,秋高气爽,鹤冲云霄的景象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 _ _ _ , _ _ 。”而在杜甫春望中,春天的开花,鸟鸣无疑引发诗人的忧国和思亲之情:“ _ _ , _ 。”黄鹤楼一诗中作者在登楼远眺,引起无限乡愁的景象是:“ _ , _ 。”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外奇特优美的自然景观的两句是:“ _ ,_ _ 。” ,草色入帘青。(陋室铭)山随平野尽, 。(渡荆门送别)9.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5月17日是“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各地电信运营商纷纷举行庆祝。许多电信企业还组织经理们接待顾客的投诉和建议

6、,场面热闹。然而,热闹的场面过后,呼吁良久的消费者老问题仍未解决。_二、现代文阅读(46分)(一)(14分)【甲】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特点,这才是可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乙】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皲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

7、,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这里的树,又以造型奇特见长,有的偃如老妇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丙】由中山门开始的宽阔陵园大道,至陵前长6公里,两旁栽种着许多法国梧桐。这些行道树在长成后,枝繁叶茂,丫杈交错,形成了一条浓翠蔽日的林荫大道。道外的丘岗坡坨之上,密植着众多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林丛复叠,莽苍深邃,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以前,就已逐渐进入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10.三段

8、文字都写到“树”,但各有不同的特点,如甲文所写的树木特征是“高低错落,充满画意”。请从乙丙两文中选择有关词语,概括树木的不同特征。(2分)乙:_;丙:_。11.三段文字写树都强调了气氛,如甲文突出繁华欢悦,乙文突出_,丙文突出 _。(2分)12.对这三段文字采用的说明方法,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 )(3分)A.甲乙两文多处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B.甲文没有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C.乙文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举例子。 D.甲乙丙三文都采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13.从说明顺序来看,甲乙两文都是_顺序,丙文是_顺序;从文段结构看,甲文是_结构,乙文是_ 结构,丙文是并列结构。(4分)14.有人认为甲

9、文段中写的“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不妥,因为既然“没有”就无说明的必要。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_(二)(14分)苏州散忆张含冰昨天读了余秋雨的散文白发苏州。秋雨先生是个造诣很高的人,他看苏州,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我看苏州是在十年前了,当时以一个稚童的眼光来评判,背不动“文化”两个字。唐伯虎的故事后来才懂,还有那个金圣叹。后来又知道了他们都是那个江南小城人氏,一点也不奇怪只有那样的地方才会有那样的人。壁垒上垂延至地的藤蔓;小桥下发如墨云的洗衣妇人;街暮人淡之时,似听见却又似想见的寒山寺里的钟鸣。苏州,美得有声有色。苏州人热情,或许是因为习惯了宾客盈门

10、的生活苏州每年的旅游者是以万计的。那一回在去拙政园的路上,公车里一位妇人跟我妈妈聊了起来。她先是用夹着细软方音的普通话向我们介绍苏州的景点,什么时间去好,路怎么走,都一一顾到。未了,便打听起我们的来处。“桂林!”得到这个答案后,那先前不曾歇过话的妇人竟呆了一小会,临下车时她满脸疑惑地遗下一句:“桂林多好!你们何苦来看我们这儿人造的山水呢?”万物自然为妙,妇人的惊异再平常不过了。倘若是生长在西北高原的汉子,倘若是从大兴安岭苍莽森林里来的客人,想像品着茉莉花茶般地来苏州求个神清气爽,倒可以理解。可是,生在桂林山清水秀间的人们也来了,为什么呢?我也常常自问。鬼斧神功用来形容天的造化,桂林便是这样一个

11、蒙恩于天功的地方,奇山俊水引来无数丈人骚客,后来有了镌刻于洞间石壁上的经文诗篇。在那些或清秀流畅或健拔有力的字迹里,有柳宗元,有徐霞客,还有那描画了“八骏图”的徐悲鸿,久而久之,桂林成了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不断涌来的人们看罢山水,还忘不了看一看那流溢于山水之间的斑斑墨迹,发一番“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的唏嘘同感。苏州不同。我国古代园林建筑大师计成在他的园治中这样描写苏州园林,“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浪漫”。轩楹窗棂之间,是一双双曾经劳碌修葺的手,在这儿,制造奇迹的是人类自己!明清时候,江南是富人的天地,为卜居闹市而又兼事自然风致之美,有钱人们建起了一座座园林。封建文化较

12、为发达的苏州城里,不少文人画家同时也是造园家,而造园师又多能诗善画,在无数园林竣工的同时,他们也完成了苏州文化的营建。许多年以后,造园人曾经的政绩,曾经的富贵荣华都已逝作尘埃,惟独因为一个园子,历史记下了他们的名字,真趣亭,芙容榭,网师园苏州人要的,不,应该是中国人要的只是一个“后院”,在里边,“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伯虎晚年信了佛,住在他的桃花庵里,唱着他的桃花庵歌:“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通“趋”,追求),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有了富贵在地贫在天的旷达,他的殷厚又有谁人能比呢?其实,这是苏州人的心灵皈依。这种皈依不是寄情于自然山水的神羡,而有如在自家屋后开一畦菜地的恬趣晓畅,在属于他们的、属于天下所有心态恬淡者的“后院”里,人们体味到了“自锄明月种梅花”的真趣。也许妇人的问题背后早已自有了答案,只不过想引我这个“回家的孩子”费些思考。写下上边一段文字。15.在作者看来,苏州与桂林不同的美分别是怎样造成的?(用原文回答)(3分)_16.苏州人疑惑:“桂林多好!你们何苦来看我们这儿人造的山水呢?”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作为桂林人,作者为什么来到苏州?下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身临“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享受苏州有声有色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