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_5796011.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438885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鄂州市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_57960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湖北省鄂州市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_57960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湖北省鄂州市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_57960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湖北省鄂州市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_57960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湖北省鄂州市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_579601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鄂州市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_57960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鄂州市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_5796011.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颓唐(tu) 勾当 (gu) 蓬篙(ho) 浑身解数(ji)B踌躇(ch) 奔丧(sng) 哂笑(shn) 强聒不舍 (gu)C栈桥(zhn) 诘难 (nn) 睥睨(p n) 脍灸人口(zh)D吮吸(yn) 行辈(hng) 愧作(zu) 叱咤风云(zh)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五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B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各行各业的建设

2、中,总是首当其冲C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D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第二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大赛暴露出“少年作家”的众多问题,错别字连篇,文风华而不实,模仿韩寒B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看不到别有用心的人腐蚀进攻,就会误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C客家有首山歌唱道:“人讲苦瓜苦,我说苦瓜甜甘苦任君择,不苦哪有甜?”这就是说,苦瓜自己是苦的,而给人们带来的却是甜健康和快乐D明天参观鄂州市博物馆

3、,你是打算自己去呢?还是和大家一起去?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马年春晚,著名歌手王铮亮的一首名为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曲唱得许多人感慨万千B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D世界最高高铁兰新高铁通车之后,兰州到西宁、乌鲁木齐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5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安东尼奥、菲利普、奥楚蔑洛夫分别出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B“思乡”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唐代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和元代马致远的天净

4、沙秋思,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C“垂髫”指童年,“桑梓”指家乡;“玉兔”和“婵娟”是月亮的别称,“芙蕖”“水芙蓉”是荷花的别名;殿试第二名称亚元D戏曲是戏剧的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话剧、歌剧有较大的自由变脸就是戏曲,而川剧“变脸”,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变化妆,后来指一种瞬间多次变换脸部妆容的表演特技6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横线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

5、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ABCD7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1)蒹葭苍苍,。(诗经秦风蒹葭)(2)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田家少闲月,。(白居易观刈麦)(4),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5)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寄托了对人事兴衰、时光流转的感叹,诗句对仗工整,宛如天成。(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将诗人因朋友远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极致的两句诗

6、是:“,。”8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 每年四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材料二】 湖北省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他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至今,他除了读医学、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材料三】 湖北日报联合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图书馆、荆楚网,推出“湖北人阅读习惯调查”,下面是调查中获得的一些资料。项目增长见识兴趣就业提拔升学致富研究消遣其他比例59.5%51.9%6.1%4.1%4.1%2.3%8.2%23.7%4.9%(1)请从【材

7、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总的结论。(2)你所在的曙光中学准备在本周五开展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如果让你作为学校代表打电话邀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来校为师生作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3)请阅读【材料三】,试作分析,围绕“读书目的”写出你的结论。二、阅读(共44分)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填空。 经典名著不乏想象。(人名)在西游记中,描述了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的种种奇遇,展现了一个奇幻的神魔世界;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叙述了(人名)带领阿龙纳斯一行漫游海底的经历,展现了一个神秘的海洋世界;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讲述了格列佛游历小人国、大人国、(地名)、慧骃国的故

8、事,展现了一个个奇异的幻境。10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下列各题。【甲】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卜算子咏梅)【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丙】可怜后主还寺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登楼)【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选出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A从诗体上看,【甲】和【乙】都是词,“卜算子”和“江城子”都是词牌名。B从诗体上看,【丙】是七言律诗,【丁】是五言绝句。C“会挽雕弓如满月”中“会”是“定将”的意思。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邻”字是韵脚。(2)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A【甲】句诗通过断桥、黄昏、风雨这些意

9、象营造了一种凄清落寞的意境。B【乙】句诗与标题有直接关系。C【丙】句诗诗人借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对国家灾难的沉重忧思和自己报国无门的伤感。D【丁】句诗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句所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十二章 (2)欣然规往。桃花源记 (3)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公输12比较下列加点词在文言文和日常用语中的意思,选出相同的一项()A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天姿国色B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伤仲永 可歌可泣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莫名其妙D臣不胜受恩感激出师表 引人入胜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

10、所欲也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B吾欲之南海 为学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C安陵君其许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 吾视其辙乱 曹刿论战D以其境过清 小石潭记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14云梦田【明】刘基 楚王好安陵君,安陵君用事,景睢邀江乙,使言于安陵君曰:“楚国多贫民,请以云梦之田贷之耕以食,无使失所。”安陵君言于王而许之。他日,见景子,问其入之数。景子曰:“无之。”安陵君愕曰:“吾以子为利于王而言焉,乃以与人而为恩乎?”景睢失色而退,语其人曰:“国危矣志利而忘民危之道也。” (选自郁离子)【注释】用事,旧指当权。(1)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句中限断

11、两处)国 危 矣 志 利 而 忘 民 危 之 道 也(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吾以子为利于王而言焉,乃以与人而为恩乎?译文:(3)本文所倡导的为政之道,与下列哪篇课文的主题最接近?A大道之行也B醉翁亭记C曹刿论战D 唐雎不辱使命15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张 铁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微信朋友圈被北京的沙尘暴刷屏,这句话给人的“小清新”之感,更显强烈。近日,河南一位女教师这封“最有情怀,没有之一”的“辞职申请”,引起无数人共鸣。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句话撩动心弦,正是因为它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说出了不少人心中的渴望。从朝九晚五的按部就班中跳出来

12、,从办公桌边的循规蹈矩里跳出来,打破思维方式的条条框框,摆脱现实生活的患得患失,拥抱一个更广阔也更精彩的世界。即便这个世界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但谁的心中没有激荡过一个远方? 电影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叫“公路片”。主角们走过漫长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旅程,不管是不是能抵达,都会经历精神的考验,收获心灵的成长。“看世界”与“在路上”,其实有着一致性,不一定是逃避,也不一定要彷徨,就是为了遇到一个更好的世界,也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相信,行遍大千世界、看过人生百态,这位女教师如若再次站上讲台,应该能讲出不一样的精彩。一个正常的社会,也应该是一个有活力有机会的社会。当人生出彩的舞台越来越广阔,也更加刺激了

13、“出走”的渴望。女教师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例子。现实中,过去鲜见的公职人员辞职,也不断见诸报端。温州平阳原副县长周慧的辞职信,也写得很文艺,“每个人都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去选择自己的生活”。的确,有了更多的机会,人生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虽然每一次选择都不免纠结。 说到底,渴望远方,还是因为现实的砝码更重一些,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黄土涵养农耕,农耕孕育家庭,数千年的中华文明,让生存状态的“稳定性”,成为这种文化所化之人最基本的诉求。学者认为中国社会有着“超稳定结构”,其实,从安土重迁的观念到家族聚居的方式,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或许也是一些稳定的职业有着很强吸引力的原因。在这样

14、一种文化中,“现世安稳”是一种扯不断的心理牵挂、情感羁绊。 身处开放的环境、面对信息化的洪流,“世界”是个诱惑十足的词。然而,在竞争激烈、“压力山大”的社会中,面向大海的转身难以避免地遭遇更多艰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去世界看看的人们,终究还是要面对“娜拉出走之后”甚至“娜拉回来之后”的问题。“出门看世界”和“回到老地方”,成为当今中国人一组难以解开的心结,惟有在朋友圈里徒然羡慕着远方。 对于“想去看世界”的辞职,虽然点赞者甚众,但真正能“从心动到行动”的,在这样的社会里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主流。毕竟,情怀不能当饭吃,甜点也不能当正餐。辞职的女教师去“看世界”了,更多的人却选择了留下来,在讲台上继续自己的事业,换个角度看,没去看世界者不才是这个社会的基石吗?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