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436484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时量: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卷(客观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尚书曰:“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此处“百姓”是指以封地为族姓的百官。但在战国典籍中,却常用“百姓”称呼普通民众。上述称呼的变化反映出A宗族观念形成 B平民获得政治特权C官僚政治确立 D礼乐秩序渐趋崩溃2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2、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3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设三老、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体制是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的。这体现了A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 B郡县制尚未广泛推广C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 D啬夫由中央直接任命4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一套上下有序的制度体系,其中包括廷议制度,即国有大事皆由朝廷讨论后向皇帝提出意见,最后由皇帝裁定。据此可知该制度A具有一定的民主倾向 B标志君主专制的强化C导致中央集权被削弱 D加强了对百官的监督5汉代初期的行政区划体系如下图所示。汉代的诸侯王国以下是郡县,每个王国

3、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之外,汉高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汉初的地方行政体制A否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短期内稳定汉朝政局 D直接导致了七国之乱6唐代科举进阶后,吏部选官以书判人,“故人竞学书”;北宋时期为了防止考官识别字迹,采取誊录制度,科举进阶后直接授官。故欧阳修说:“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今文儒之盛,其书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非皆不能,盖忽不为耳。”材料可表明A书法艺术受选官制度影响 B文人士子审美情趣改变C书法艺术在唐代达到巅峰 D儒学成为官方正统哲学7据统计,明朝监察御史共209人,

4、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29人。充任六科给事中的人选,一般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这表明当时A我国监察制度走向完备 B注重考查监察官员素质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D科举是官员的主要来源8日本著名学者内藤湖南发现:“(唐朝)天子对臣下的奏章批示时,所用的文件,都很友好温和,决不用命令的口吻。然而到了明清时代的批文,就完全使用对仆从一样的粗鲁的词语,成了命令。”材料折射了A儒家思想兴起 B封建主义兴起C君主专制加强 D中央集权加强9清代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军机处官员任命也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军机大臣都是以原官兼职,皇

5、帝可随时令其离开回原衙门:各军机大臣的事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这说明清代军机处A没有定制、是临时机构 B运行高效、但决策具有随意性C随机择人、保密性特强 D法规完善、政务处理有章可循10古代雅典公民对于城邦戏剧活动非常热心,据说每年都有一千多雅典公民参加戏剧演出。演出的经费由城邦来负责,各项剧目在城邦的有序组织下进行。上述城邦集体活动A凸显了雅典各阶层的政治权利 B增强了雅典公民的公民意识C成为传播人文思想的舞台 D意在培养雅典人的艺术素养11雅典民主政治后期,党派斗争频繁尖锐,一些政客常常以民主为号召,鼓动民众把陶片放逐法作为打击政敌的武器。这反映出,陶片放逐法A导致

6、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B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C背离了维护民主制度的初衷 D有利于维护雅典民主政治12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面哪一项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的含义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C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D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13英王乔治三世(17381820年)先后撤换过4个首相,得不到国王充分信任的政府往往寿命不长。1770年,乔治三世任命自己童年朋友诺思勋爵为首相,此后诺思任首相长达十年。这反映了A权利法案并未实行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国王掌控国家行政

7、大权 D责任内阁制名存实亡14美国制宪会议代表富兰克林说:“首先我承认,对这部宪法的若干部分,到现在也仍然不能同意,但没有把握说永远不会同意。同时我也怀疑,无论召开多少次会议,也未必能制定一部更好的宪法。因为每个代表固然会带来自己的智慧,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他的偏见。我们能指望有完美无缺的成果吗?”由此说明富兰克林A阻碍了宪法制定的进程 B批评美国宪法弊端丛生C主张设计权力制衡框架 D认为制宪应该选择妥协15法国1875年宪法赋予了参议院很大的权力,如它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案,但参议院的议员却是由地方代表和地方政治家间接选举产生。这样规定可能主要是A实行精英政治的需要 B满足共和政体的需要C

8、调和不同势力的利益 D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16有学者指出,1871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该学者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德国政体变革在当时A妨碍了民主政治的实施 B促进了工业化发展C削弱了宪政的民意基础 D超越了时代的要求171864年8月,清廷决定,将丁韪良翻译、总理衙门四名官员校改和润色的美国外交家惠顿所著的万国公法四卷刊刻付印,先印制300部,供总理衙门及各通商口岸对外交涉时参考。清政府此举目的是A加入欧美主导的国际体系 B废弃陈旧的宗藩体制C全面了解西方的法律体系 D应对列强对华新挑战181876李鸿章针对领

9、事裁判权问题提出:“中西律例迥殊,本难合一,若如所议另立通商章程详细规条凡通商各口交涉讼案,皆按西律判断华民可免吃亏,西人亦无借口。”由此可知,李鸿章目的在于A学习西方的法律法规 B促进外交体制近代化C变革中国传统的律法 D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19李剑农在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写道:“因为太平军所占领的,只有各都会城镇;纵使有些乡区地方,也在他们的政令管辖之下,但当军事扰攘之时,人民心理对太平军尚怀反感;这种制度,实无施行的可能。”这段材料A体现了农民阶级反封建的愿望 B反映该制度无法施行的客观因素C表明该制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20太平天国永安建制,封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

10、”东王,称九千岁;资政新篇中强调,“国家以法制为先,法制以遵行为要”。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A落后性与先进性并存 B革命性与民主性并存C空想性与先进性并存 D愚昧性与落后性并存2119世纪末,俄、德、法、日等国企图通过划分“势力范围”来瓜分中国,英国对此持反对态度。1898年,英国议会通过“维护中国的完整和独立”的决议,声称英国只坚持维护它在条约上的权利,主张实现在中国全境无限制的贸易。这表明英国A主张与中国平等外交 B力图维护其在华利益C坚持公平贸易的原则 D丧失了殖民霸主地位22下图为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日舰队的隶属关系表。材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之一是A洋务派任人唯亲 B军队指挥体

11、系落后C军队贪污腐败盛行 D舰队数量的过多23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英日从中国攫取最大利益的出发点是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C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D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24作家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记述:“其后两年,辛亥革命到来了。我们乡僻地带(浙江兰溪),交通阻梗,不知秦汉,遑论魏晋,如革命这样的名词,从来没听到过;乡间所说的,还是造反。”这主要表明A农民阶级不知道辛亥革命 B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C中国社会未出现丝毫变化 D农村地区与外界完全隔绝25下表为申报中“民族”和“中华民族”词语使用频率变化表这些变化表明A

12、民族主义生成依赖于大众传媒 B国家的统一增强了民族凝聚力C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意识提高 D民族危机提高了国人民族意识第卷 材料解析题 (共50分)2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热爱自由和独立的人们开始不再钟情于来自革命的希望,开始担心他们建立的政府不切实际,基于对社会公德的错误认识”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原则”,联邦党人于1787年云集费城,旨在“构建政府,解决联盟危机”。托马斯.H.考克斯美国宪法创制史观的演变材料二 美国宪法规定联邦、州是最重要的两个权力主体,其中又着重规定了联邦权力的三个主体国会、总统、最高法院。联邦与州的关系首先是权力分立,宪法分别规定了联邦与州的权力范围

13、,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别行使其权力。其次,联邦与州的权力是相互制约的,这两级政府分别产生,互不隶属。各州州长也在联邦参议院享有平等的参政权。众议院与参议院地位平等,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始终由不同的势力分别控制。联邦没有州的支持,无法采取任何措施;相反,州长却不需要联邦的支持,就能采取任何措施。联邦只能通过联邦法院,尤其是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对州的行为进行监督,纠正其错误。 摘编自庄崴论美国宪法的特点(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联盟危机”出现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的特点。(6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1787年宪法制定的意义。(6分)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回顾历史,鸦片显然只是战争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由于中西方对国际关系、贸易和司法管辖的观念大相径庭,即使没有鸦片,双方之间的冲突也照样会爆发。比鸦片问题远为深刻的是几个概念的冲突:中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方国家主权的观念之间的不相容;中国的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的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突;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