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1大题考点2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含解析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9434528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1大题考点2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1大题考点2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1大题考点2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1大题考点2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二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江苏卷五年考情导向试卷考查题材考查类型考查形式2016年熟语借代客观题2015年诗句比拟客观题2014年诗句对仗客观题2013年2012年(2016江苏卷)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考生答案误区诊断学生甲B该生不明“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意思导致误选。“尧”和“舜”指代贤人,指人人都可以做尧舜那样的贤人。此处属于借代中的“个别代一般”。学生乙C该生没有辨清借代和借喻的区别,误认为“干戈”比喻战争,“玉帛”比喻和平。此处用了借代的修辞,“干戈”是武器,代指战争,“玉帛”是丝织品,代

2、指和平,都是“特征代整体”。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语句的意思,然后再根据意思判断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A项,出自鸿门宴,将他人比作“刀俎”,自己比作“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使用了比喻的手法。B项,出自孟子告子下,意思是人人都可以做尧舜那样的贤人。“尧”和“舜”指代贤人,有作为的人,使用了借代的手法。C项,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指把战争或争斗变为和平、友好。“干戈”,盾牌和戈,泛指武器,多借指战争;“玉帛”,古时国与国间交际时用作礼物的玉器和丝织品,代指和平、友好。本句使用了借代的手法。D项,“情人眼里出西施”是谚语。“西施

3、”原是春秋末期越国的美女,后来代指心上人。此句表示由于有感情,觉得对方无处不美,使用了借代的手法。一、熟知常用的几种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3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身。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5对偶用结构

4、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6对比对比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9双关包括通过音近造成双重语意的谐音双关,和别有弦外之音的语义双关两种形式。诗人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10比兴“比兴”的“比”就是指比喻的修辞手法,“兴”就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以引

5、起所要歌咏的事物。二、几种易混修辞手法的区别1借代与借喻由于它们都不出现本体(借喻只出现喻体,借代只出现代体),因而很容易混淆。区分办法有二:(1)把握二者的概念。“喻”是追求相似性,“代”是追求相关性。(2)可采用替换法,能够将其替换成明喻的是借喻,反之,不能替换的则是借代。如:世界有一半浸在银子里,另一半浸在墨汁里。可以替换成“月色下的天地像银子一样白,黑夜像墨汁一样黑”。给,袁大头!不能替换成“大洋像袁大头”。所以句是借喻,而句是借代。2对偶与对比的区别简而言之,对偶与对比的着眼点不同:前者追求形式上的表达效果,即结构形式的整齐、和谐;而后者追求内容上的相反、相对。当然,对偶中的反对既是

6、内容上的相反对比,又是形式上的工整对偶,这属于辞格的兼类。由于对比未列入九种基本修辞手法之中,这里就不再举例赘述。3对偶与排比的区别由于两者都追求形式上的表达效果,因而有必要加以区别。对偶的句子成对,由一对构成,而且要求结构、字数必须相同;排比句不要求成对,奇偶皆可,字数也不要求相等,但它要求至少是三个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的排列。如:这排排串串的珍珠,使天上银河失色,叫满湖碧水生辉。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其中,句运用了对偶,上下两句构成一联,不仅结构相同,而且字数相等。句运用了排比,它仅

7、仅是结构相似,字数并不相等,更主要的是它是三个句子以上的排列。因此,区别二者的关键在于理解概念。4比喻和比拟的区别由于二者追求的都是语言表达上的效果,实现语言形象、生动的目的,因此,区别二者的关键仍然在于理解概念。比喻是打比方,重点放在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上,不管哪一种比喻形式,喻体都一定出现在句子当中。比拟是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物当成人来写,作为拟体的人或物在句子中不出现。这种修辞手法是直接拿甲物写乙物,使某一种事物具有其本来所不具备的另一种事物的特征。如:方圆形的下巴颏,有短短的黑胡楂儿,要是仔细看,那里面已经掺杂着银白色的松针了。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努力向上面升起来,到

8、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句是比喻中的借喻,尽管“银白色的松针”所比喻的本体没有出现在句子当中,但是根据上文我们不难发现,它所比喻的是“白色胡子”,二者之间具有相似性,这样设喻使语言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句是比拟中的拟人,句中加点的词紧承前句“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是用写人的特征的词来写初升的太阳,把太阳人格化,这就是拟人。从表达方式上讲,比拟比比喻表现得更强烈,更真切,它不是说甲像乙,而是直接把甲当作乙来写,把乙(人或物)的某些品格、特征直接赋予甲,而不出现乙的外在形象。所以,它追求拟此为彼,彼此交融。再举一个拟物句加以分析:瘸腿老头是个老牛贩子,他一进牛市,所有卖牛的买牛的人都拿眼

9、睛挖他,凡他拍过角板的牛马上涨价。“挖”就是将人们的眼睛比拟作尖刀,它是直接将“尖刀”锋利、锐利的特点融入句中,所以根本不需要在句中出现“尖刀”了。如果改成“所有卖牛的买牛的人的目光都像尖刀,紧盯着他”,就成了比喻句,表达的效果远不及比拟那么真切了。还应注意的是,以人或人体的某一部分为喻体,切不可误以为拟人。狗的舌头热乎乎的,好似一个温柔的手掌。这是比喻,而不是拟人。5反问与设问的区别反问和设问都是无疑而问,但有明显区别:(1)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则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2)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强烈的反问语气表明作者的思想;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读者的

10、思考。(3)反问句一般不能作为文章的标题,常用在段尾或文章结尾;而设问句一般可以作为文章标题,常出现在篇首、段首等处。1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D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A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A项是比喻,B、C、D三项都是借代。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D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C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C项

11、中诗句运用白描的手法写景,表现了作者因愁而夜不能眠的苦闷之情,并未使用比拟手法。3下列诗句与“落木云连秋水渡”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青山聊因美酒横B晚花幽艳敌春阳C乱山烟入夕阳桥 D闲花落地听无声C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常见修辞中的对仗(对偶)手法,上下联词性、结构、字数、平仄甚至整体意境都要吻合。“落木云”“连”“秋水渡”分别是名词偏正式、动词、名词偏正式,“渡”为仄音,对比四个选项,只有C项恰切。4关于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的使用,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001A夸张: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B借代: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

12、空归月夜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C对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D比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D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D项,因为“泥”和“尘”是同一事物(梅花)前后状态的比较,不是将梅花与不同的事物作比较,所以不是比喻修辞。5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D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A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项,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B、C、D三项均为借代。B项,“干戈”代指战争;C项,“帆”代指船;D项,“蛾眉”代指杨贵妃。6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地球上的生灵中,唯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增进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B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烧的是煤块还是木材,是大树还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闪耀着同样的光辉。C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D庄严的教堂里,一束不很明亮的光线从彩色玻璃窗透了进来,沉重的钟声好像震慑了我的心灵,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D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D项,“好像震慑了我的心灵”没有本体和喻体,不是比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