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时优案1 第10课 谈中国诗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19380299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时优案1 第10课 谈中国诗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时优案1 第10课 谈中国诗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时优案1 第10课 谈中国诗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时优案1 第10课 谈中国诗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时优案1 第10课 谈中国诗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时优案1 第10课 谈中国诗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时优案1 第10课 谈中国诗 Word版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优案1 对应学生用书P591读准字音精髓()犬吠()饶恕()深挚()纯粹()梵文()叫嚣()颦蹙()轻鸢()答案sufishzhcufnxiocyun2词语辨析(1)悠远幽远一幢幢灰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走在这的小巷中,不禁让人产生的情怀,感受到时间的无情。(2)领会领略但事实上,即使许多阿拉伯世界的激进分子和学者已超越个性来看待问题的本源,夸夸其谈他们的目的,也意味着他们并没有挑战的深层含义。在万千古木中,松树拔地而起。无限风光之时,这些古典朴素的松树比那些万紫千红、千娇百媚的花儿更吸引人的注意力。答案(1)幽远悠远(2)领会领略解析(1)“悠远”,

2、指离现在时间长;距离远。多用于时间。“幽远”,指深远;远而幽静。侧重于环境。第一空指“小巷”,故选“幽远”;第二空,由“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可知,应选“悠远”。(2)“领会”指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侧重指有所体会。“领略”指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侧重指大体了解。对象是“挑战的深层含义”,应选“领会”。对象是“无限风光”,应选“领略”。3成语辨析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并说明理由。(1)10月6日,港城烟台晚霞绚烂迷人,回肠荡气,霞光四射,引得市民纷纷驻足拍摄。()解释:(2)他用笔坦然利落,一蹴而就,显现出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解释:(3)什么叫以人为本?

3、以人为本的行动点首先就是领导干部放下那种居高临远的架子,走进群众、深入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释:(4)当不公平是社会通则时,最大的不平等都数见不鲜。但当一切都已或多或少抹平时,最小的差距都引人注目。()解释:答案(1)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不能用来形容“晚霞”,本句错用了对象。(2)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语境强调的是才思敏捷,应用“一挥而就”。(3)居高临远:处在高处看得远,形容目光高远。而语境说的是高高在上的架子,不合语境。(4)数见不鲜:数,音shu,屡次。指经常看见,并不新奇。“最大的不平等”与“数见”矛

4、盾,应为“见怪不怪”。1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脉络梳理。答案篇幅短词气安和2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中西诗的异同点,完成下表。(可自我总结,也可用文中语句,意思对即可)答案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谈中国诗的篇幅,作者以爱伦坡的话立论,不仅指出了中国诗的特点及其原因,还指出了中国诗的特殊之处: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B作者主要通过道理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式具体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比如将中国诗的“比重”比作蜘蛛网之于钢丝网,将中国诗的音调比作吹芦管。C本文最后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D本文在行文布局上的

5、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答案B解析B项,“主要通过道理论证和比喻论证”错,主要论证方式是对比论证,把西洋诗与中国诗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论证。一、基础检测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不讲。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

6、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A暗合忽略差异除非B契合忽略差别除非C契合忽视差异因为D暗合忽视差别因为答案A解析“暗合”指没有经过商讨而意思恰巧相合。“契合”指投合,意气相投。结合语境,此处应选“暗合”。“忽略”指疏忽,不在意;没注意到。加上“有意”,有“略过”的意思,与语境相符。而“忽视”意为不重视,不注意,与后文“不讲”意义不连贯。故此处选“忽略”。“差异”与“差别”指形式或内容上的不同。故此处选“差异”。“除非”表条件关系,而“因为”表因果关系,此处是条件关系,故选“除非”。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该区人社局把促进就业作为一号

7、工程,坚持高标准定位,着力解决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就业问题,实现了“就业一号”工程。周道炯说,在IPO注册制改革过程当中,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改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很多方面都需要完善。造型油画的创作过程比较复杂,不像抽象绘画那样可以,其对素描以及色彩的技术功底要求较高,而且较难绘制。A旗开得胜一挥而就一蹴而就B一蹴而就一挥而就旗开得胜C旗开得胜一蹴而就一挥而就D一挥而就一蹴而就旗开得胜答案C解析旗开得胜:军队的战旗刚一展开就打了胜仗,比喻事情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一挥而就:一动笔就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绘画,很敏捷地完成。句中强

8、调“就业一号工程”取得好成绩,用“旗开得胜”恰当。句中强调“改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下子就完成,用“一蹴而就”恰当。句中强调“造型油画”不像“抽象绘画”那样能够很快完成,用“一挥而就”恰当。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谈中国诗一文是钱钟书先生的一篇讲稿,文中引用了许多古今中外经典的诗句,均是信手拈来,自然贴切,充分论证了自己的观点。B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C读完他的那篇散文,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D谈中国诗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

9、情地批评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答案D解析A结构混乱,应为“文中引用的许多”。B.主客颠倒,应为“比较文学对于我们来说”。C.“被所”句式杂糅,删去“所”;“读者使读者”偷换主语,可删除“使读者”。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一处地位,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A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B容许我们的身心被这茫茫漠漠的世界找到安顿归宿C这茫茫漠漠的世界容

10、许我们的身心找到安顿归宿D这茫茫漠漠的世界有个安顿归宿容许我们的身心答案A解析根据横线前后的内容可知,所填句子的主语是“一个人,一件事,一处地位”,据此可以排除C、D两项。B项语句不通,表述有误,可以排除。故选A项。二、精段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

11、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

12、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诗歌讲究艺术上的精致,简短的诗也有悠远的意味。B中国诗歌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比较深奥,难于理解。C“早熟”与“早衰”的对比,简要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D押韵上的禁律是造成中国诗篇幅短的部分原因。答案B解析“中国

13、诗歌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但并不是深奥,难于理解,恰恰是“易尽”而“无垠”,即容易读完,但韵味悠长。6这两段文字分别指出了中国诗哪两个方面的特点?请简要加以概括。答:答案(示例)没有史诗,抒情诗出现的早。篇幅短小但意味悠远。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作答时,先围绕中国诗的特点找到关键句,如“中国没有史诗”“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等,然后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即可。7“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的具体含意是什么?答:答案(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鞋子”“脚”分别比喻中国诗一篇诗里不允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和中国诗的篇幅,形象说明中国诗押韵禁律与篇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成的关系。解析作答时,注重把握“鞋子和脚”之间的关系,分析“鞋子”“脚”代表的意义;而代表的意义,在这个内容的前后,即“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和“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