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生物高考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 北师大版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379497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8.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生物高考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2019版生物高考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2019版生物高考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2019版生物高考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2019版生物高考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生物高考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生物高考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 北师大版(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1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考纲要求,1.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2.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考点三 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生物圈,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矫正易错 强记长句,重温高考 演练模拟,内容索引,课时作业,考点四 制作并观察生态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考点一,1.水循环,知识梳理,蒸发,降水,蒸发,蒸发,径流,地表径流,径流,降水,(1)海洋中蒸发的水量大部分直接以 的形式回到海洋,小部分降到了 上,而陆地上的水可通过 方式回到大气中,还有部分通过 的

2、方式回到海洋。 (2)由上图可推知水循环的特点有:水分可以 的利用;水的循环具有 性。,降水,陆地,地表径流,蒸发,循环往复,全球,2.碳循环 (1)碳的存在形式及循环形式 碳在非生物环境中的存在形式是 。 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 。 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二氧化碳和碳酸盐,有机物,二氧化碳,(2)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 CO2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 生物完成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 。 (3)碳元素返回非生物环境的方式 动植物的 ;分解者的 ; 。 (4)特点: 、反复利用、 。,自养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全球性,循环流动,3.氮的循环 (1)氮的气体形式不能

3、被植物直接利用,要经过 (如根瘤菌)的_ 过程转化为 ,供给植物利用。 (2)动植物遗体、排泄物等中的含氮有机物先经过氨化细菌的作用生成NH3,再经过亚硝酸盐细菌和硝酸盐细菌的作用生成硝酸盐,一方面可以被植物体再利用,另一方面被反硝化细菌还原成氮气回到大气中去。,固氮菌,固氮,硝酸盐和氨,1.有关碳循环的判断 (1)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循环( ) (2)与碳循环有关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和呼吸作用等 ( ) (3)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 (4)如果人们不按生态规律办事,乱砍滥伐森林,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 (5)低碳生活方式有

4、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2.有关物质循环的判断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的是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往复循环( ) (2)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 ) (3)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物质和能量是循环往复的( ) (5)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 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 分析: (1)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并简 述判断的理由。 提示 甲和丁之间有双向箭头,且其他

5、几种成分都有箭头指向丁,所以丁为大气中的CO2,甲为生产者;甲和乙都有箭头指向丙,所以丙为分解者,则乙为消费者。,提示,(2)碳在甲、乙、丙之间的流动形式是什么?在甲(或乙或丙)与丁之间的流动形式又是什么? 提示 在甲、乙、丙之间的流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在甲(或乙或丙)与丁之间的流动形式是CO2。,提示,(3)图中的字母分别表示什么过程? 提示 b代表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d和c代表细胞呼吸,f代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a代表捕食,e和g代表动植物的遗体、排遗物等提供给分解者。,提示,1.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区别,重点剖析,2.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联系,(1)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和能量最终来自非生物

6、环境。 (2)连接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两大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图示中未标出某些生产者还可以利用化学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 (3)二者均开始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固定太阳能,然后沿共同的渠道食物链(网)一起进行。 (4)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等过程。 (5)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 (6)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地循环往返。 (7)总体上来说,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并且同时进行的关系。,命题点一 碳循环的过程图解分析 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 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表示相关过程), 下列

7、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的碳循环路径是完整的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过程实现的 C.图中以CO2的形式进行的过程有过程,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 过程有 D.图中由生产者、和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命题探究,答案,解析,解析 图中、分别为大气中CO2、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缺少、直接到的碳循环路径(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的呼吸作用),故A项错误;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如光合作用)固定的,B项正确; 图中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过程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C项错误; 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D项错误。,2. (2017济南统考)如图为生物圈

8、循环过程示意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表示呼吸作用 B.和的速率基本相等 C.甲丙丁构成捕食食物链 D.、过程中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答案,解析,解析 是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表示呼吸作用,A项错误; 若碳循环能保持平衡,则和的速率基本相等,B项错误; 丁是分解者,不能和其他生物构成捕食食物链,C项错误; 、是群落内部的碳的流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项正确。,规律方法,辨析碳循环过程中生态系统的各成分 (1)图中双向箭头代表生产者、大气中的CO2,其中其他所有成分都指向的为大气中的CO2,即C为大气中的CO2,A是生产者。 (2)除

9、了C之外,有最多被指向箭头的为分解者,即B为分解者。 (3)三个图的模式其实一致,复杂的地方在于消费者的划分,图甲中消费者只有D,图乙中消费者有D、E,图丙中消费者有D、E、F。 (4)图甲蕴含的食物链为AD,图乙蕴含的食物链为ADE,图丙蕴含的食物链为ADEF。,命题点二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分析 3.(2018太原模拟)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6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图1中,B、C分别属于初级消费者、生产者 B.图1中能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只有2、4、

10、5 C.如果A发生瘟疫,D的数量将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D.在图2的食物链中,/的比值代表兔与狼(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答案,解析,解析 图1中C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D是初级消费者,A是次级消费者,A项错误; 图中的过程3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其实质也是呼吸作用,B项错误; 如果次级消费者A因发生瘟疫而数量减少,则初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增加,增加后会导致生产者数量减少,D又会因食物减少而使其数量减少,最后趋于相对稳定状态,C项正确; 图2中的和代表兔和狼的摄入量而不是同化量,所以/的比值不能代表兔与狼(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项错误。,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部分)的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

11、向情况(秃鹫以动物尸体为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代表光能,N代表热能,P代表无机盐、CO2 B.共有4条捕食食物链,秃鹫所占有的营养级最多 C.图中狼与秃鹫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 D.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析,答案,解析 依据题意可知,该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物质和能量的流向情况,所以M应表示光能和CO2等无机物,N表示生产者、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和CO2,P表示由分解者分解释放的热能和CO2等,A项错误; 秃鹫以动物尸体为食,说明秃鹫属于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食物链的构成,因此图中只有1条捕食食物链,B项错误;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

12、效率一般为10%20%,但秃鹫属于分解者,C项错误; 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项正确。,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考点二,四类信息的基本类型的比较,知识梳理,物理过程,光,代谢产物,特殊表现,特殊行动,拟态,食物的改变,体重,肥瘦,数量,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关系,知识归纳,(1)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 (2)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都是双向的( ) (3)当食草动物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 (4)通过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防治有害动物,也可以提高

13、一些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据图分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模型 (1)图中“信息”可来自何处? 提示 生物或非生物环境。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 否只发生于生物与生物之间? 提示 不是,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都能发生信息传递。 (3)从信息传递的方向来看,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 具有双向传递的特点。,提示,命题点一 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判断 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对信息传递的表述错误的是 A.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属于行为信息 B.鸟类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 C.金钱豹尿液所散发出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 D.信息传递

14、可以双向进行,命题探究,答案,解析,解析 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属于化学信息,A项错误; 鸟类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B项正确; 金钱豹尿液散发出气味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的,属于化学信息,C项正确; 信息传递可以双向进行,D项正确。,2.(2018青岛统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动物的特殊行为能够对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信息 B.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来自非生物环境 C.动物通过嗅觉发现天敌属于行为信息的传递 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答案,解析,解析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动物的特殊行为能够对同种

15、或异种生物传递信息,A项正确; 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是非生物环境或生物,B项错误; 动物通过嗅觉发现天敌属于化学信息的传递,C项错误;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生物防治,D项错误。,命题点二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比较 3.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过程,则图甲、图乙、图丙可依次表示 A.能量流动、碳的循环、信息传递 B.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碳的循环 C.碳的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能量流动、碳的循环,答案,解析,解析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具有循环往复、全球性的特点,在生物群落内是单向的,图甲可表示碳的循环; 在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图乙可表示能量流动; 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论是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还是在生物与生物之间都是双向的,图丙可表示信息传递。,4.(2017重庆模拟)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 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