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72885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晋江市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晋江市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晋江市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季延中学2018秋高二年期中试卷政治科试卷(文科)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王夫之明确提出:“气者,理之依也。”黑格尔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王夫之和黑格尔的观点前者属于唯物主义,后者属于唯心主义 前者属于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唯物主义都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本原的问题都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 B. C. D. 【答案】D【解析】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唯心主义的观点则认为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气者,理之依

2、也。”的观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都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本原的问题的回答,正确,选D。【考点定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考情分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1)考查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和基本形态:高考往往以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言论为情境材料,对唯物主义进行考查。要注意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有“原子论”之说,其实质是不同的。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由于历史原因,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多为近代西方的科学家,而中国的代表人物较少。(2)考查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和基本形态:注意把主观

3、唯心主义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现象区分开来。中国古代的“天命观”比较复杂,有时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有时是按规律办事的表现,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华严经曰:“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下列与材料观点相同的是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A. B. C. D.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唯心主义。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题意的和错误的选项。“心如工

4、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心”产生的,人的心决定一切,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心外无物”和“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均认为心是一切的主宰,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与题干观点一致,故符合题意;认为理是世界的主宰,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与题干观点不一致,故排除;认为气是世界的主宰,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与题干观点不一致,故排除。故选D。3.2017年1月17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习近平以世界经济的大海作喻:“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下列选项与这句话所蕴含的世界观相一致的是A. 人在桥上走,桥流水

5、不流B.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C. 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D. 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答案】D【解析】【详解】习近平以世界经济的大海作喻:“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这话是说世界经济的大海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体现了物质客观性的唯物主义观点。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体现的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B不符合题意;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体现了发展的观点,C不符合题意;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体现了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具有客观性,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

6、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不可解决的矛盾,只有国家才能缓和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符合题意;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错误;我们正确处

7、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是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而不是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错误。故答案为A。5.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首次发生变化。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新的重大政治论断,对于深刻理解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具有重要意义。做出这个新的重大政治论断的唯物论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意识的变化促进客观世界的改变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能追溯过去和预测未来A. B

8、.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首次发生变化,这说明物质决定意识,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也说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符合题意;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能追溯过去和预测未来,排除。故答案为B。6.“记忆和思维活动,要借化学过程来描摹;即便你我的喜怒哀乐,也是化学神出鬼没。”这是北大校长创作的科普歌曲化学是你化学是我中的歌词,强调了人体化

9、学过程所起的作用。这句歌词体现了意识依赖于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思维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意识是人脑的机能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歌词记忆和思维活动,要借化学过程来描摹;即便你我的喜怒哀乐,也是化学神出鬼没,说明意识依赖于物质,思维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入选。题中没涉及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也没有涉及意识与人脑的关系,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该题选C。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关系。7. 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例如,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生命。“落花流水春去也

10、,天上人间”表达了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抒发了浓浓的郁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意象”反映了A. 人们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艺术形象的主观创造B. 客观事物本身存在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C. 思维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把现实的东西变成意识D. 意识活动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独特的创造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这段文字首先讲“意象”的概念,然后通过几个例子说明“意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即利用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感情A项错误,“意象”的创造均是在遵循客观事物原貌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观创造;B项错误,“意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主观能动性对客

11、观事物的反映;这段文字是在说明人们利用自己的思维意识通过客观事物表达某种思想,故C项错误,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8.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公孙龙曾提出一个“鸡三足”论的哲学命题,他认为鸡除了有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二足”外,还有另一只是名称和符号的“足”,所以对鸡来说共有“三”只“足”。公孙龙的论断A. 认同了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B. 承认了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 混淆了物质和意识的区别D. 否认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答案】C【解析】材料中公孙龙的论断与是否认同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无关,A项不选;运动并不是物质的唯一符号,B项不选;名称和符号的“足”是意识的体现,公孙龙把它作为第

12、三只足,这是把意识上的“足”看作了是物质上的“足”,这混淆了物质和意识的区别,C项正确;公孙龙的论断虽然是错误的,但也是对鸡有几只足的这个客观事物的反映,它并没有否认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9.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建设的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于2017年9月28日在北京正式开工。该实验装置建成后,我们可以利用它实现“超低温”超高压”以及“超强磁场”“超快光场”,进而可以形成许多在常规物理条件下不能得到的新物质和新物态。由此可见人类可以创设条件创造新的物质形态人类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A. B.

13、C. D. 【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利用它实现“超低温”超高压”以及“超强磁场”“超快光场”,进而可以形成许多在常规物理条件下不能得到的新物质和新物态”可知人类可以创设条件创造新的物质形态,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故入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是物质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认为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则陷入了唯心主义,故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改造、创造、消灭规律,但人们能够改变或创造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以造福人类,故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A 。10.“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

14、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出具体发展思路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A. B. C. D. 【答案】B【解析】该地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材料表明该地立足本地实际,“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是错误的观点,不选;我们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不是坚持客观与主观的统一,错

15、误;该地结合当地特色来建设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点睛】“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与“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二者代表的意思不同。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说明主观要符合客观,是唯物主义观点;客观与主观统一说明是客观要符合主观,是唯心主义观点。11.谷歌正在设计一种纳米磁性粒子,即纳米机器人。研制成功后,人们就医时就不再需要医生给你打针吃药,而是在血液里植入纳米机器人,直接释放药物杀灭病毒;人们还可以将纳米机器人当作媒介,连接人脑神经系统和外界网络系统,为开发人脑智力和潜力带来革命性变化。由此可见机器人将代替人类从事精准的实践活动人类创造的工具可以延伸人的实践能力人类可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A. B. C. D. 【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