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4 文言文二则》优质课件 (2)

上传人:思无****9 文档编号:119371878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4 文言文二则》优质课件 (2)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4 文言文二则》优质课件 (2)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4 文言文二则》优质课件 (2)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4 文言文二则》优质课件 (2)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4 文言文二则》优质课件 (2)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4 文言文二则》优质课件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4 文言文二则》优质课件 (2)(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 文言文二则 第1课时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还喜欢模仿他人。 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所以他常常玩筑坟 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孟子的母亲认为这 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可是孟子又 模仿做生意的人夸口叫卖。 新课导入 孟母三迁 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 旁边。于是,孟子就跟着学生学习礼节和知 识。孟母心里很高兴,认为这里才是适合儿 子居住的地方,就不再搬家了。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名轲,战国时期邹国(现山东邹城)人。 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以 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 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作者简介 学 弈下棋 谁学下棋?

2、跟谁学下棋? 学的结果怎么样 ? 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朗读时有困难的 地方,发现容易读错的词句。 多音字 缴 zhu( ) jio( ) 弓缴 缴械 为 wi( ) wi( ) 因为 为难 读一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 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 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zhu wi 读的速度要 慢。 停顿要得当。 反复练读,熟读课文。 反复朗读,读通读顺。 互读课文,纠正错误。 指名读、赛读、齐读等。 理解词句 自由读课文,对照 注释,弄懂每句话的意

3、 思,理解故事的内容。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理解“之”在不同句子里的不同意 思。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不如这样 通假字“与”:同“欤”,句末语气词 ,表示疑问,跟“吗”“呢”相同。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结合注释读懂句子的意思,再将每 句话的意思连起来。 深化认识 这两个人是怎么学下棋的?在文中画出 相关的句子。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 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 射之。 学的结果怎么样?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使后一 个徒弟“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4、是后一 个徒弟的智力不如前一个吗? 他们俩学下棋时各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专心 致志 三心 二意 形容一 心一意,聚 精会神。 你们还能用不同的成语概括这两个人的 表现吗? 一心一意心不在焉 说说你的心得体会。 无论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成功。 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书写指导 援 射 俱 弗 矣 同桌互相讲故事。背诵课文。 学 弈 专心致志成功 三心二意失败 学习之理 贵在专心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思想家、

5、政治家、教育家。相传孔子有弟 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 人物介绍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 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 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儒家思想对中 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之首。 两小儿辩日 初读课文 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若遇到读 不准的字,请画出来,查工具书,同桌交 流或举手询问老师。 读一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 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 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

6、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 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y cn shr 书写指导:左中右结构,中间的言 字旁要写得小而窄。 精读课文 自读理解,合作交流。 借助注释自由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 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 流,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记录下 来,再在全班交流。 解释带点的字,并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l 问其故。 l 及日中则如盘盂。 l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 也。 l 孰为汝多知乎? . . . . 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两个小孩争论的是什么问题? 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

7、的? 两个小孩争论的是什么问题? 争论的是太阳离人远近的问题。 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小儿甲 日始出时近,日中时远 小儿乙 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小儿甲: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 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小儿乙: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 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视觉 触觉 他们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的 方法,分别从视觉、触觉的角度说 明各自的观点。 他们争执不下,就去问谁 ? 孔子 孔子最后做出判断了吗?你是从哪句 话看出来的? 不能决也 做动画 错觉演示 太阳的大小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和讨论,你们从课 文中受到什么启示? 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

8、理有据。 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 足。 演一演 四人一组合作练习创造性的表演,分 旁白、孔子、一儿 、另一儿四个角色。 我们是采用什么方法学习这篇文言文的?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反复认真读课文联系注释说文意 研读交流悟道理 拓展延伸 拓展阅读: 用本课所学的方法在课外阅读其他的 文言文小故事,如揠苗助长郑人买 履掩耳盗铃。 拓展活动: l 排练课本剧新编两小儿辩日:一位 现代少年穿越时空隧道,来到遥远的古 代,巧遇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请少年裁 决 l 给两小儿写信,告诉他们所争辩的问题 的答案,以及当今科技发展的现状 l 搜集与太阳有关的资料,开展“你对太 阳知多少”的探究活动。

9、 l 小练笔:读两小儿辩日后所想到 的。 两小儿辩日 近者大 善于观察 大胆质疑 远者凉 远者小 近者热 晨午 板书设计 “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 (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 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 (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 二、“部编本”教材的 编写理念: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10、(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 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 (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 (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 语文素养。 (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 、国家意识。 、目标意识。 、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 、读书意识。 、主体意识。 、科研意识。 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 下课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