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创新题型)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9368409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创新题型)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创新题型)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创新题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9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创新题型)(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九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创新题型)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本专题涉及五个小考点,简明与得体两个考点还能分开考查,而准确、鲜明、生动这三个考点很难分开单独设题,一个题中往往涉及诸多考点,特别是在一些创新题型中。因此,根据这一情况,本专题中的“简明、得体”按考点设题,边练边悟边技法指导,讲练结合。后三个考点按题型设计,也是边练边悟边技法指导。这样设计,既能突出重点,特别是一些创新题型,又能兼顾全面,确实做到精讲精练。1(2016高考山东卷)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向各班班长所发通知的正文,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国学素养,

2、校学生会定于10月18日下午4点,在报告厅举办“走近孔子”读书交流会。届时在孔子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盛誉的孙荣教授将光临指导,并向各班奉送其最新研究著作。请拨冗组织班委推荐两名发言的同学,并告知他们一定务必按时到会。(1)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_和_。(2分)(2)文中使用不得体的两个词语,分别是_和_。(2分)【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的能力。(1)“盛誉”指极高的荣誉或声誉,根据语境应删去“极高”;“务必”即必须,一定要的意思。与前文“一定”语意重复,删除其一。(2)“奉送”是敬辞,赠送,指孙荣教授不合适;“拨冗”是客套话,指推开

3、繁忙的事务,抽出时间,用于此处不合语境。【答案】 (1)极高一定(或“务必”)(2)奉送拨冗2(2015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中国的茶俗以大众化为主流,茶馆茶客盈门,就足以说明这一点;而文人雅士在饮茶上另有讲究。历来的研究者在饮茶著述中,试图教给人们一种优雅的饮茶方式即茶舍要雅致,茶叶需上品,入茶水最好是甘洌的泉水主宾身份情趣要相宜,或有诗文唱和、书画助兴或会心赏鉴;主宾不解茶道和饮茶时佐以荤食;茶舍布置混乱茶具粗劣,。为了表达简明,画线的词语有两处应该删除,序号分别是_和_。【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语言表达“简明”主要包括“简”和“明”两个

4、方面:“简”即“简练”,就是话语力求简洁,不重复啰唆,不说多余的话,它反映了“量”的要求;“明”即“明晰”,就是把意思表达清楚,使别人准确理解其意思,它反映了“质”的要求。处“完全”与“足以”重复,应删去“完全”。处考查表达简明,可承前一句的主语“历来的研究者”,将“他们”删去。【答案】 3(2015高考四川卷)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请根据其中一句给你的启示,写出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想法和做法。要求:内容具体;句式工整;语言简明、得体;6080字。(6分)答:【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经典语句的理解及语言表达简明、得体、鲜明的能力。“己所

5、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是(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即能够“推己及人”。答题时要紧扣这两句话的意思,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即可,注意要有理有据。【答案】 (示例1)自己不想说的话,不强求他人说;自己不愿听的话,不强求他人听;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强求他人做。设身处地感受他人难处,推己及人避免强人所难。(示例2)为他人生活提供方便,为和谐相处创造条件;为他人成长贡献力量,为共同发展奉献智慧。在成全他人中成就自我,在

6、分享快乐中创造幸福。4(2015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我们为什么要过生日?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上提出这个问题时,同学们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当然是为了庆祝自己又长大了一岁。”“我觉得应该是为了感谢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我认为是与朋友分享自己生日的快乐。”对同学们过生日的缘由各不相同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答:【解析】 本题属于语言运用中的现象评价题,即通过对材料中的某种社会现象发表观点来考查考生的价值观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发表“对同学们过生日的缘由各不相同这一现象”的看法,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体会,辩证分析,

7、自圆其说即可。【答案】 (示例)同学们对“为什么要过生日”有多种回答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每一位同学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生活观念不尽相同,因而过生日的缘由会产生差异。庆祝自己长大,感谢母亲,与朋友分享快乐,身处多元时代的学生有多样的想法,这是可以理解的,应该肯定。(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5(2014高考北京卷)日常交际中,“得体”是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完成题。(4分)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2分)()(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丙)今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

8、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丁)敬请届时光临。A(甲)B(乙)C(丙) D(丁)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得体的一项是(2分)()A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B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C不喝,不喝。中学生不是不能喝酒吗?D谢谢,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得体。邀请对方进行指导,却提出“认真”的要求,显然不得体,将“做出认真的指导”改为“提出宝贵的意见”。A项用语太不礼貌。B项“足下”“家父”文言色彩很浓,不适于劝酒的场合。C项反问语气太生硬。只有D项委婉得体。【答案】 CD 考情透析名师帮你分析考情,让你备考有方向1本专题“简明、得体”与

9、“准确、鲜明、生动”很少单独设题,一般与其他考点结合考查。如“简明”可以落实在病句中考查,也可以与压缩语段、连贯、修辞等一起考查;“准确”“生动”可在简明、得体,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压缩语段、扩展语句和修改病句中体现;“鲜明”一般出现在一些需要表明观点态度的题目中,如拟写广告词,写邀请信、致辞、演讲稿等创新题型,有时也出现在描绘场景、仿写、扩写、改写等试题中。2最近几年,考场上出现了一些语言综合运用的新题型,如写开场白、写结束语、写临别赠言、写读书札记、写画外音、写宣传标语等。这些新题型虽然不是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的内容,但它们不但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具有综合

10、考查的特点,而且开放性强,测试有效度高。在课标卷中不属于命题热点,但备考时可适度关注。一、简明、得体考点1简明“简明”就是简要、明白,使对方能够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这一考点经常与病句修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开放式语言表达运用等一起考查。(一)简要简要就是言少意丰,没有多余的信息及词句。 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以删除(只填序号)。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清晨7时,重庆的天空微微发亮,参加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为即将开始的重庆马拉松赛热身。在起点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慢跑,拉伸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

11、尚在安排之中,但空气中已经透露出一丝如箭在弦的紧张。应当删除的是:【解析】 处的后面“重庆马拉松赛”已经交代了“天空”是“重庆”的,因此,处可蒙后省;处则可承接前文“重庆马拉松赛”而省略掉;处与前面“热身”表意重复,可删除;与中的“还没有开始”意思重复,应删除。【答案】 (二)明白“明白”要求语言表达明晰,没有歧义。 下面几句话都有歧义,请分别为其续写一句话,使歧义消除。(1)记得我们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答:(2)昨天我从你的车库拿走的那件工具,没用,今天给你送回来了。答:【解析】 回答本题必须先弄清楚歧义所在。(1)的歧义在“还只是七八岁的小孩子”,是“我

12、们”还是“他”?(2)的歧义在“没用”,是“没起作用”,还是“没用过”? 【答案】 (1)现在,我们长大了,他也早已满面皱纹了。(或:现在,他已到了而立之年,娶妻生子了。)(2)我本想用它拧水龙头,谁知不对号,只好又借了老张家的。(或:本想做个画框,没想到家里来了朋友,请我给他帮几天忙,没时间做了。)语言表达简明的解题方法1围绕中心,突出重点,避免节外生枝。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游离中心和话题的内容应删去。2用语简洁,避免有功能相似的成分或内容重复的句子。3可以用指代性或替代性词语替代的内容,要尽量替代,而不用再重述原来的内容。比如:“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

13、州举行全国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学术讨论会,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在这个复句中,后一分句中的“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完全可以用“对上述问题”来替代它。4避免含糊,消除歧义。在语言运用中,一些句子往往由于运用兼类词、多义词或因语序不当、标点不当产生歧义,从而影响语意表达。为达到语意明确清晰的目的,就要注意遣词用句,消除歧义,避免语意含糊。消除歧义可以采取如下方法:(1)添加语境法。如“班长说服了我和王佳一起去爬山”,后边加上“他自己却游泳去了”,歧义即可消除。(2)变换词语法。此法主要运用于以下情况造成的歧义: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兼类词的词性不确定,等等。

14、如“同桌好说话”,只要把句中的“好”改成“喜欢”,就消除了歧义。(3)加注标点法。如“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加上标点,变为“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表意就明确了。(4)调整语序法。如“李明是一位博闻强识的老教授的得意门生”,调整为“李明是老教授的一位博闻强识的得意门生”,歧义就可以消除了。 即时小练1阅读下面的语段,找出游离中心的语句。这种笨重的汉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 000片竹简,是由两名身强力壮的武士抬到宫廷里面去的。汉武帝把竹简一片一片地解下来看,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