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水肥一体化设备技术要求和规范-山东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19366219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3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园水肥一体化设备技术要求和规范-山东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茶园水肥一体化设备技术要求和规范-山东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茶园水肥一体化设备技术要求和规范-山东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茶园水肥一体化设备技术要求和规范-山东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茶园水肥一体化设备技术要求和规范-山东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园水肥一体化设备技术要求和规范-山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园水肥一体化设备技术要求和规范-山东(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65.020.20B 05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T 35562019茶园水肥一体化设备技术要求和规范2019 - 05 - 29发布2019 - 06 - 29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7/T 35562019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微喷灌系统14.1 微喷灌系统构成24.2 微喷灌系统及设备要求25 水溶肥质量要求26 用水管理26.1 灌溉制度26.2 灌水时间36.3 灌水量37 田间操作47.1 微喷灌系统田间布置及技术要求47.2 微喷灌施肥47.3 清洗47.4 维护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

2、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德新、王玉。4茶园水肥一体化设备技术要求和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茶园水肥一体化设备技术要求和规范,包括术语和定义、微喷灌系统及设备要求、水溶肥质量要求、用水管理、田间操作。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茶产区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管理的茶园。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10002.1

3、2006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 13663.3-2018 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3部分:管件GB/T 10002.32011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阀门GB/T 122262005通用阀门灰铸铁件技术条件GB/T 500852007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632018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GB/T 504852009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 2361999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NY/T 13612007农业灌溉设备微喷带NY/T 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水肥一体化根据茶树生长发育需要,借助管道系统

4、,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茶树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使用的技术。3.2微喷灌利用折射、旋转或辐射式微型喷头将水和(或)肥液均匀地喷洒到茶树枝叶等区域的灌溉形式。4 微喷灌系统4.1 微喷灌系统构成微喷灌系统包括水源、首部系统(水泵、控制阀、施肥器、过滤装置等)、输水管道系统和灌水器。4.2 微喷灌系统及设备要求4.2.1 水源要求水源主要为河流水、井水,呈微酸性,水质应符合GB 50842005和GB/T 500852007的规定。4.2.2 首部系统及设备要求首部系统:为微喷灌系统提供加压、控制、施肥、过滤、安全防护等功能。水泵:确保微灌系统工作正常,工作

5、压力为0.08 MPa0.12 MPa。控制阀:有逆止阀、蝶阀等构成,保证微喷灌溉系统正常工作,规格参数需与管道、水泵的技术参数相匹配。施肥器:由文丘里施肥器或施肥泵注肥装置构成,微喷灌系统的肥料供给装置,需做防锈、防腐处理。当流速满足文丘里施肥装置正常工作时,宜采用文丘里施肥装置;当流速偏低时宜采用施肥泵注肥装置将肥液注入输水管道。过滤装置:由离心过滤器和网式过滤器或碟片过滤器构成,用于过滤水源中的沙子、碎石、树叶等杂质,保障灌水器通畅。根据水质情况过滤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种过滤器组合在一起使用。过滤器规格参数应与管道、水泵的技术参数相匹配。另为系统正常工作提供必要的保证,首部系统还应设

6、置进排气阀、流量计、压力表。4.2.3 输水管道系统及设备要求输水管道系统由输水主管道、出水口、地面支管道构成。技术要求:输水主管道采用PE管件、PVC管材,承压标准0.63 MPa。PVC管材应符合GB/T 10002.12006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标准,PE管件应符合GB/T 13663.3-2018标准。出水口采用微喷灌双向双阀出水口,PVC材质出水口阀门应符合GB/T 10002.32011标准,灰铸铁出水口阀门应符合GB/T 122262005标准。地面支管道采用涂塑软管或PE软管,支管道承压0.3 MPa。4.2.4 灌水器及要求采用N65斜5孔微喷灌带,规格:折径6

7、5 mm,直径40 mm,孔径0.5 mm,孔距25 mm,微喷带充水时,5个喷孔布局呈斜弧型。每卷微喷带每单位包装应有产品合格证、产品数量、生产日期、检验标志。5 水溶肥质量要求符合NY/T 4962010规定,同时应满足以下要求:肥料溶解度大于等于99.7 %,与灌溉水源相互作用小;肥料的腐蚀性小,宜选用茶树专用水溶肥料。6 用水管理6.1 灌溉制度微喷灌溉与自然降雨相结合,灌水次数与灌水量依据茶树需水规律、土壤墒情及降雨情况确定。6.2 灌水时间在实施中结合下面4个方面的因素综合确定:a) 土壤含水量: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 %时,应考虑灌溉;b) 土壤吸力:利用土壤pF计来连

8、续地指示土壤吸力,研究表明,当土壤吸力高于2.7时,应考虑灌溉;c) 茶树芽叶细胞汁浓度:茶树芽叶细胞汁浓度是茶树对环境条件的生理反应,当茶树芽叶细胞汁浓度高于10 %时,应考虑灌溉;d) 茶树叶片水势:茶树叶片水势可灵敏的反映土壤水分和茶树体内水分状况,当茶树叶片水势在-11 Pa-12 Pa时,应考虑灌溉。6.3 灌水量正确的确定茶园单位面积灌水量(灌水定额)和总灌水量,满足茶树对水分的需求,合理规划灌溉系统的依据,常根据以下3个参数确定:a) 灌水定额:1 hm2地一次应灌多少水,常用计算灌水定额的公式为: (1)或 (2)式中:M 灌水定额(m3或15 t/hm2);水分利用率;h为根

9、系活动土层厚度(m);P 土壤容重(t/m3);A 土壤重量含水率适于茶树的上限;B 土壤重量含水率灌前测定值;ha适于茶树最大水深(m);hb灌前测定水深(m)。b) 灌溉用水模数:每公顷茶园每秒需灌水量,常用q表示。常用计算公式为: (3)式中:q 用水模数(15 t/(hm2s);M 灌水定额(m3或15 t/hm2);t 一次灌水可持续的天数。c) 总灌流量:选用水泵型号时,必须先做出总流量的设计。常用计算公式为: (4)式中:Q 总灌流量;W 为总灌溉面积; 为水分利用率;q 灌溉用水模数。7 田间操作7.1 微喷灌系统田间布置及技术要求7.1.1 主输水管道布置主管道埋入地下,埋深

10、80 cm,每隔90 m100 m设置1个出水口。PVC主管道按照CECS17:2000埋地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施工。7.1.2 微喷灌带田间布置喷灌带距地边为起点向内0.9 m,铺设第1条微喷灌带,根据地形结构,微喷灌带铺设长度50 m70 m为宜,微喷灌带的方向与作物种植行向相同,根据行距,以每隔1.6 m2.2 m布置1条微喷带为宜。7.1.3 技术要求参数微喷灌带喷口向上,平整顺直,不打弯,铺设完微喷灌带后,需将微喷带尾部封堵。灌溉水利用系数:90 %;喷灌强度:I=20 mm/h30 mm/h;灌溉均匀系数:Cu85 %;喷灌雾化指标:Wh=3 0004 000。7.2 微喷灌施肥喷灌前,先滴清水15 min20 min,使管道得到充分清洗,土壤湿润后开始施肥,灌溉与施肥均匀系数达到0.8以上;施肥时,将配比好的可溶肥溶于施肥罐中,随喷灌施入。施肥期间及时检查,确保喷水正常;施肥结束后,继续滴清水10 min20 min,冲洗管道中的残留肥液。7.3 清洗喷灌一个月后,过滤器要打开清洗半小时。7.4 维护系统设备维护要做到:a) 每次微喷灌灌前检查管道接口、微喷灌带,防止漏水,如有漏水及时更换或修补;b) 及时清洗过滤器,定期对离心过滤器集沙罐进行清洗;c) 定期检查维修系统设备。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