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十一讲 心理障碍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119361481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14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第十一讲 心理障碍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普通心理学第十一讲 心理障碍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普通心理学第十一讲 心理障碍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普通心理学第十一讲 心理障碍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普通心理学第十一讲 心理障碍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第十一讲 心理障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第十一讲 心理障碍(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心理学第十一讲 心 理 障 碍 定义 是指情绪,行为,或思维过程的紊乱,它 们会引起个体的痛苦或阻碍个体达到重要目 标。 正常与异常之间的界限是相对的,而不是绝 对的,所以心理健康状况应该被看作一个连续体。连 续体的一端我们定义为最佳心理健康行为,而另一端 则是定义最差心理健康行为,我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处 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 心理健康连续体 c 关于心理障碍研究的历史 18世纪以前,精神疾病患者都被当作魔鬼附身, 或没有意识的野兽,因此通常是被和罪犯一样关在监狱里。 18世纪下半叶,才开始有了一个医学模式的理解,即 将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当作一种疾病,应该得到治疗对待。德国 在这一领域走在了

2、前列。1896德国精神科医生克雷丕林开创了第 一个全面的精神疾病分类系统。 18世纪末,奥地利精神科医生麦斯麦发明了催眠术,此后被 法国杰出的精神病专家夏可用于心理治疗。弗洛伊德曾在 夏可处 实习,对后期他发明精神分析治疗方法有帮助。 在医院系统经常使用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精神疾病的诊 断和统计手册,简称DSM,目前已经是第五版本,定义了200多 种心理障碍。 传统上分为两大类别:神经症与精神病。 心理障碍的分类 精神障碍的两大类别 神经症一般指比较普通的心理问题,没有躯体方面 的问题,没有表现出广泛的非理性思维,没有违反基本 的规范,但体验到主观的痛苦或自我挫败的模式或不当 的应对策略。通常

3、不需要服用药物。 精神病则是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具有躯体方面的原 因,其行为明显偏离了社会规范,伴有深度的理性思维 和一般情感过程的混乱。一般需要药物治疗。 常见心理障碍类型 焦虑症:在六个月以上的时间里感到焦虑或担心,但 并没有特定的危险情景,被诊断为焦虑症。 伴随如 下症状:紧张, 容易疲倦,坐立不安,思想难以集 中,容易被激惹或睡眠障碍。 惊恐障碍:病人体验到一种无预期的严重的惊恐发作 ,可能只持续几分钟。通常和广场恐怖症相连。后者 是对在公众场所或开阔地方停留的极度恐惧。 恐怖症 恐怖症是持续的和非理性的害怕某一特定物体, 活动或情境,这种恐惧对实际威胁来说是夸大的 和非理性的。包括如

4、下两种恐怖症: 1. 社交恐怖症,是个人对可被他人观察到的公共 场合,预先感到的一种持久的,非理性的恐惧。 2. 特殊恐怖症: 对几种特殊类型的物体或情景的 恐惧。 例如害怕蜘蛛。 强迫症 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 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80%的强迫症在25岁以前发病, 男性比女性多。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强迫观念是不合理的思维,意向或冲动反复出 现或持续作用,尽管个体努力去抑制这些观念的出现。 强迫行为是重复的,目的性的动作反复出现,按 照一定的原则或仪式化方式对于某种强迫观念进行反应。 例如不可抗拒的洗涤行为,反复检查灯或电器是否关好。 生物学派认为很多恐惧是跨

5、文化共有的,提出我们的基因携带了进化 倾向而对某些有害刺激做出反应。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症状源自潜在的精神冲突,这些症状是试图保护个体 不受冲突的困扰。 行为主义学派对症状的解释集中在外部对症状的强化或条件化上。 例如 ,对强迫症的分析表明,强迫行为能降低与强迫观念有关的焦虑,这 样便强化了强迫行为。 认知学派认为,例如患有焦虑障碍的人常常把自己的痛苦解释为灾难即 将来临的信号,他们的反应可以引起一个恶性循环,他们害怕灾难, 这导致焦虑的增加,进一步巩固了他的恐惧。 对上述神经症的解释 重度抑郁症的特征 悲观的情绪,对大部分活动失去兴趣或乐趣。 食欲变差。体重显著减少。 失眠或睡眠过多。 运动迟

6、缓或激越 内疚感,感觉自己没有价值,自责。 思维和集中注意的能力降低,健忘。 反复想到死,有自杀的观念或举动。 双相障碍 是以严重抑郁与躁狂阶段交替出现为特征的精神障碍。 在躁狂阶段,个体的行为和情感常常是高涨的和夸张的,但有 时候是容易被激惹而不是高涨,特别是当他受到挫折的时候。常 感觉自尊的膨胀感,拥有特别能力或权力的非现实信念。睡眠的 时间减少很多。 双相障碍的抑郁阶段与前面所述的单相抑郁很类似,但也有区 别:双相抑郁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反复发作较频繁;双相 抑郁的症状具有情绪的不稳定性、易激惹、精神运动性激越、思 维竞赛/拥挤、睡眠增加、肥胖/体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更多的 自杀观念和

7、共病焦虑及物质滥用(烟草、酒精、毒品等) 抑郁的认知解释 抑郁病人在生活中思考自己与事件的方式都是消极的,这 使得他们进入一种不良情绪的恶性循环中。 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和梅尔将狗置于痛苦而不可避免的 电击下,无论狗做什么努力,都无法逃避电击。一段时间 后,狗学会了放弃努力,即使是把它们放在很容易就可以 逃避的环境中也只是一味忍受。 抑郁的性别差异 女性抑郁患者是男性的两倍,为什么呢? 一旦开始体验负面情绪,男性和女性的反应类型就有不同。 女人经历悲伤时会想到可能的原因及对她们感受的意义。 也即偏向于思考和回味,倾向于过度集中在自己的问题上, 这增加了女性对抑郁的易感性。 男性则试图通过集中注

8、意于其他事情或者投入体育运动来 积极地分散自己的抑郁情绪。 从认知角度来看,对负面情绪的注意会增加对 负面事件的想法,最终导致负面感受数量和强度的增加。两 性之间的反应差异导致出现抑郁的性别差异。 自杀个案中大约50-80是抑郁症患者所为。 对青少年来说,自杀是他们感到大声呼喊也无法得 到他人帮助的一种极端行为:每一个成功的自杀,可 能会有8-20次的自杀尝试。他们也都和别人谈过自己 的自杀意图,所以应当严肃对待认真谈过自杀的人。 这其实是一种求援的尝试。 亲密关系的破裂在男女两性中都是最具有创伤性的 事件。 自杀 人格障碍 是一种持久的,不可变的,不适应的感知,思维或行为模 式。 偏执型人格

9、:对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动机表现出一贯的不 信任和猜疑。总怀疑别人要伤害和欺骗他们。 表演型人格:总希望自己是别人注意的中心,如果他们不 能成为中心,就会做一些不适宜的事情去争取别人的关注。 自恋型人格障碍:夸大的自我重要感,被成功或权力的想 象所占据,需要持续的赞美。 反社会型人格:持久的缺乏责任感,不遵守法律,违反社 会规范的行为模式。 对于别人所经受的伤害没有羞耻感或后 悔。 一种身份,记忆或意识的整体性扰乱。自我的 一致性与连续性被破坏了,其中比较典型的被称 为多重人格障碍。 多重人格患者通常在年幼时经历了长期的,例 如5-10年的虐待,这些虐待通常是由父母等亲属 所为。 分离性障碍 精

10、神分裂症 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病理形式,患者似乎人格 解体,思维和知觉出现歪曲,情感变得迟钝。就是我 们通常说的疯子。 通常会出现幻觉,妄想,语言混乱,行为紊乱等 症状。 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 阳性症状:幻觉,妄想,思维不连贯,紊乱的行 为表现很突出,这通常是在精神病人的发作期。 阴性症状:社交退缩和情感淡漠,表现在发作后 的恢复期,病人可以看似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紊乱型:不连贯的思维和怪异而紊乱的行 为。例如没有缘由的傻笑,言语表达不完整。 紧张型:1. 木僵状态。2. 极端的违拗。 偏执型:被害妄想,夸大妄想,嫉妒妄想。 未定型:不好归类的那些精神病人。 残留型:病人保留有疾病发作期的症状的残 余, 或者一些阴性症状。 疾病进入缓解期。 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类型 精神分裂症的原因解释 1. 家族遗传。例如,父母均为精神病人的后代的 患病率是46.而当父母只有一方是精神病人时, 患病风险降至13. 2. 环境因素:家庭关系存在破坏性的或自相矛盾 的模式,成员之间缺乏正向情感互动,甚至存在 暴力,虐待等行为,也是造成精神分裂的可能因 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