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高中等七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57998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高中等七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高中等七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高中等七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高中等七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高中等七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高中等七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高中等七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联考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 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 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C.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D. 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纵论汉唐宰相制度的差异时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欶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则

2、材料说明 A. 宰相权力被分散削弱 B. 皇帝权力被严格限制 C. 机构设置重叠,官员冗滥 D. 政事堂不掌握实际的权力3、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公民自杀要得到批准,若公民未经允许而自杀将被视为犯罪行为;梭伦执政时又要求公民不能以人身做抵押,来偿还债务。古代雅典的这些规定主要是为了 A. 保障城邦民主政治的运行 B. 防止公民人数减少影响税收 C. 彰显雅典的人文主义精神 D. 体现法律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4、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期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融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A. 贵族的特权

3、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5、英国责任内阁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19世纪50年代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种变化说明A.议会被政党操控阻碍民主 B.文官制度是英国民主制度改革的根本 C.改革的目的是保证施政措施的连续性 D.责任内阁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6、18世纪70、80年代,不管签署的是邦联条例还是联邦宪法,美国的政治精英们所追求的并不是要建立一个流芳百世的政体,而是要建立一个最有利于保护私人利益以及最便于统治的政府形式。从邦联条例到联邦宪法

4、的转变过程,反映出当时的美国 A.制定宪法保障精英集团的利益 B.坚持贯彻孟德斯鸠的分权原则 C.力图确立现代社会的民主范本 D.坚持奉行妥协机制和实用精神7、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浙江和江苏的太平军颁布告示:“令凡有田者,得自征半年租”“业主租收五成”。在这种情况下,地主收租“如乞丐”,佃户“善者给数斗,黯者不理,或全家避出”。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触动了封建的生产关系 B.具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 C.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D.贯彻了天朝田亩制度8、1930年李立三在怎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中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想以乡村包围城市,

5、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李立三以上认识产生的根源是 A. 受共产国际的影响 B. 对苏俄模式的迷信 C. 缺乏对中国国情的了解 D. 基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地位 9、1938年2月10日,晋察冀边区颁布减租减息单行条例,规定:严禁庄头剥削,大粮、小粮、小租、送工等额外附加,一律禁止。高利贷一律禁止。租斗以通用公斗为准。该条例表明A中日民族矛盾尖锐 B土地革命持续推进 C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封建剥削遭到禁止10、1947年12月底,毛泽东在陕北的某次会上说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二十年来没有解决的力量对比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 这说明 A.人

6、民解放军基本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B.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被基本消灭 C.解放战争转人反攻阶段的时机已成熟 D.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被彻底粉碎11、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12、1971年第26届联大在表决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英、法、荷等西方国家投了赞成票,而中国援助的刚果等国却投了

7、反对票。据此判断,当时的国际背景是 A. 中美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 B. 中美关系出现解冻迹象 C. 中国外交政策面临重大考验 D. 美苏两大阵营不复存在13、1955年万隆会议与会国在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明确反对“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以避免“利用集体自卫的名义组织侵略性的军事集团并以此作为大国控制小国的工具”。与会国的这一立场推动了A.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B.美苏之间矛盾的发展 C.亚非国家联合自强 D.“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14、1943年,后来被誉为“欧洲之父”的让莫内在提交法兰西民族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欧洲各国如果只是在民族独立的基础上重建各自的政府

8、,强权政治和经济保护主义就会重新抬头,欧洲就无和平可言。”据此,欧洲成为一个共同的经济单位是基于A. 恢复欧洲应有的国际地位 B. 欧洲统一的思想由来已久C.“冷战”格局威胁欧洲的安全 D. 对欧洲国家之间战争的反思15、“冷战时期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段特殊时期,冷战双方处在特殊环境中,它们用特殊的语言、特殊的武器、特殊的意识形态反对它们各自设定的敌人。但最特别的是冷战双方既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彼此都在默认一种特殊的游戏规则,以此保持一种特殊的力量平衡”以下解释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A.文化是冷战期间的一种特殊武器 B.双方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对抗C.冷战对抗的双方没有经济往来 D.冷战期间世界维

9、持了相对和平16、汜胜之书提出“种禾无期,因地为时”。齐民要术则提出播种施肥要讲“时宜”,南宋农书六种之宜说“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材料本质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季节性强 B. 中国农业重视“因时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是精耕细作农业 D.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17、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使民间技术的的传习也成为顽固的传统,直至当今各地仍有所谓“祖传秘方”的说法。产生这种传习方式的原因是A.手工业发展促使专利保护意识的曾强 B.为避免技术竞争而采取的保护措施C.商品流

10、通领域形成了市场垄断现象 D.政府引导社会力量重视工商业18、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C.不利于新的经济形态产生和发展 D.推动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19、18世纪,有人曾经用“最奇妙的”“伟大的和非凡的” “效果超乎人们想象的”“对文明世界的面貌带来巨大变化”“一场革命正在发生”这样一些语言来描绘某个变革的发生,这场“变革”A.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B.推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促进

11、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确立了垄断资本对世界的统治地位20、1901年3月,摩根以4.8亿美元购买了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的钢铁公司。此后,摩根于1901年正式成立美国钢铁公司,通过抬高产品价格、提升行业门槛来挤压中小公司,然后趁其财务吃紧时予以兼并或收购,最终控制全国钢产量的65%。“摩根现象”的实质是A. 殖民扩张和掠夺 B. 工厂制度的形成 C. 经济结构的变动 D. 生产关系的调整21、有史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用”A. 是理想的救国方案 B. 容纳资本主

12、义的新文化C. 符合了当时的国情 D. 充斥封建主义的旧文化22、在鸦片战争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期里,“买办”被视为洋商之奴,唯知奔走奉命,为世人所不齿。19世纪末20世纪初,“买办”却成为许多留学生和下台的外交官员的首选职业,连不少政界名流都争相与他们交往。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A.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B. 买办在中外贸易中的作用增强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 经济发展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23、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材 料(1)1869年,发昌机器厂建立(2)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3)192

13、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4)1990年,浦东新区开发开放A. 上海工业化一瞥 B. 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C. 改革开放在上海 D. 上海,红色的摇篮24、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连续三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据此推断这三年是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糖料产量第一年19505164.0419.61189.3第二年20000196.9477.01563.1第三年17000170.9410.41214.7A. 19491951年 B. 19571959年 C. 19671969年 D. 19781980年25、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

14、常”这样的竹枝词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A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B顽固守旧人士反对新式的交通工具C新式交通工具冲击了传统伦理观念 D现代交通工具未改变中国交通状况二、非选择题(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共50分)26、(18分)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