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电子证照技术规范 第4部分:应用规范》编制说明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19348433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电子证照技术规范 第4部分:应用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电子证照技术规范 第4部分:应用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省电子证照技术规范 第4部分:应用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省电子证照技术规范 第4部分:应用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省电子证照技术规范 第4部分:应用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电子证照技术规范 第4部分:应用规范》编制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电子证照技术规范 第4部分:应用规范》编制说明(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电子证照技术规范第4部分 应用规范编 制 说 明(报批稿)标准编制组2018年5月目 录一、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3二、标准编制原则3三、标准编制过程4四、标准主要内容和依据61.范围62.用户身份认证63.目录64.制证签发75.电子证照授权86.查询87.信息反馈和记录9五、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的关系9六、作为强制性标准的建议9七、贯彻实施标准的要求和建议9广东省电子证照技术规范 第4部分 应用规范编制说明一、 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开展网上办事,有效优化了政府服务、方便了企业和群众,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了良好环境。但同时存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

2、不互通、证照数据不共享,线上线下联通不畅等问题,不能有效地减少公众办事提交的证明材料和跑动次数。根据粤办函2014262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广东省电子证照系统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在省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工作的总体组织架构内,由省、市两级按照统一标准规范推进电子证照系统建设,以便捷应用为导向,以规范标准为基础,以安全可控为保障,建成证照互认、系统互联、数据互通的全省统一逻辑系统。通知中明确指出制定电子证照相关标准规范的任务,要求制定电子证照建设相关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2016年1月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进行电子证照数据标准制定和实施项目网上开公招标,内容要求编制广东省电子证

3、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标准的编制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东省信息中心和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共同承担。二、 标准编制原则制定DB44/T -广东省电子证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遵循以下原则:(1) 规范性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原则要求进行制定。(2) 一致性尽量与现行有效的国家法律、法规、标准保持一致,根据GB/T 30850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GB/T 19488.1-2004电子政务数据元和GB/T 21062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等标准要求进行编制(3) 适用性根据我省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和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经验,力求标准规定的内容与我省现阶

4、段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一致。(4) 可操作性充分调研电子证照在制证、存储、传输和使用中的不同需求,使标准更加贴近实际情况,促进电子证照库和应用系统的建设与部署,引导电子证照在电子政务中的积极应用,标准更具可操作性。(5) 先进性在标准中提出总体的建设、应用和管理思路,对容易引起的争议的地方进行明确的规定,对实际的技术采用上灵活规定,不限定先进技术的应用,使标准更具先进性。三、 标准编制过程2014年7月,为配合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的完善建设,启动电子证照库(网上办事大厅)标准配套工作,提出制定广东省电子证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任务。2014年7月至12月,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主要研究广东省政

5、府电子证照相关政策文件、广东省信息中心电子证照系统建设方案、电子证照试点应用开发公司资料、福建省电子证照共享服务平台文件、知网论文、网络上电子证照共享相关文章等,参考国家电子政务相关标准,形成广东省电子证照技术规范标准初稿; 2014年12月17日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召开广东省电子证照技术规范咨询会,征求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广东省信息中心、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相关专家的建议。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标准工作组针对评审会意见对标准内容进行了修改,继续参考国家标准和其他地方电子政务相关标准,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对标准文稿进行完善,形成工作组讨论稿。20

6、15年7月24日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召开广东省电子证照技术规范咨询会,邀请了广东省信息中心、华南理工大学相关专家参会,征求专家的意见。2015年8月28日在原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标准预立项评审会,邀请电子政务和标准相关专家对立项标准进行评审,会上征求专家对广东省电子证照技术规范的意见。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标准工作组根据专家意见,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参考国家标准和其他地方电子政务相关标准,对标准文稿进行完善。2016年3月中旬,进行标准查新,编写广东省地方标准项目申报书、地方标准任务书、编制说明,上报原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6年5月在原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标准立项评审

7、会,会上邀请了来自政府、企业、大学和相关科研机构专家对标准的必要性、可行性、编写要点等进行评审,标准正式立项。2016年9至12月联合信息中心、开发公司分别到省直部门以及东莞、深圳两地信息化主管部门进行电子证照应用与需求调研。期间多次听取开发公司的意见对标准进行完善。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根据征集的专家意见及后续各相关方意见对标准讨论稿进行了多次讨论和修改,开成了意见征求稿。2017年4月,经过工作组组内多次研究讨论以及和电子证照系统系统开发企业进行交流,对标准内容进行完善后,进行了广泛的公开意见征求,共征求了40家单位80多条意见,并对每条意见进行研究,对采纳的意见按照意见修改,

8、不采纳意见进行了说明。2017年6月9号,在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主持召开了标准征求意见会议。由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标准化研究院、广东省自动化研究所、广东联通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标准进行了评审。专家组听取了编制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对广东省电子证照技术规范系列标准进行了认真、细致和充分的讨论,对标准的编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2018年4月23日在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进行了标准审定,标准起草组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并对草稿进行了修改,并发送给专家再次审查,并根据专家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形成报批稿。四、 标准主要内容和依据1. 范围根据第一部分总体框架中标准应用范围的大

9、前提,将标准的范围限定在电子政务范围内。电子证照系统的建设主要作为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的配套系统,为电子政务系统提供基础数据,而电子证照技术规范作为相应的配套标准,因此将其使用范围界定为广东省政务电子证照应用过程规范。本部分规定了广东省电子证照在使用和系统接入时遵循的原则或方法,用于广东省政务电子证照的应用过程规范。2. 用户身份认证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是确保数据安全的第一步。在征求意见的反馈意见中,有人提出使用电子证照前,使用主体应进行基于数字证书的安全身份认证,且直接使用我省己有的数字证书交叉认证平台,各地市在建设电子证照系统时,也可直接使用省交叉认证平台在地市的分平台或分节点服务,不需要重

10、复建设自己的认证系统。根据反馈意见,经过组内多次讨论,修改成使用电子证照系统前,使用主体应进行用户身份认证。对于使用者,建议优先采用我省已建成的认证平台(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广东省数字证书交叉认证平台)进行身份认证。3. 目录a) 目录编制全省电子证照目录由省电子证照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和发布。各级电子证照管理部门应基于全省电子证照目录界定本级应开通电子证照范围,上级电子证照管理部门可指定下级应开通电子证照范围。各级电子证照管理部门使用全省统一的目录管理系统进行目录管理。b) 目录注册各级发证部门负责规范和梳理本单位签发的证照目录,包括证照基本要素、照面模板、证照样例、数据项标准、

11、印章图样等。各级发证部门使用全省统一的目录管理系统进行电子证照目录注册,经省电子证照管理部门确认后纳入全省电子证照目录。c) 目录发布和开通注册后的电子证照目录应由省电子证照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后进行发布。各级电子证照管理部门应基于全省电子证照目录界定本级应开通电子证照范围,上级可指定下级应开通电子证照范围。d) 目录更新目录的更新应由各级用证、制证或管理部门提出,由有权限修改的用户进行修改,省级管理部门审核后生效。4. 制证签发a) 元数据管理系统需实现完整的元数据规范管理机制,实现元数据的创建、调整和扩展功能,电子证照元数据在标准的第二部分数据规范进行了定义。b) 证照数据采集证照数据采集是签

12、发电子证照的前期工作,系统需提供完整的证照数据采集功能,数据的采集应提供手动录入和批量导入功能。新签发证照可通过数据接口在与传统证照同步签发时完成采集,存量证照应能进行批量转化导入。c) 照面模板管理根据每类电子证照的照面要求,支持创建、编辑照面模板,明确规范证照照面模板管理权限,有且只有合法管理员创建和维护证照照面模板。系统要实现统一的照面模板对接与调用,保证照面模板在全系统的一致性,系统要提供完整的模板制作功能,包括但不限于编辑、删除、调整、拖选。d) 证照签发1) 数据审核证照签发前,应对电子证照数据进行审核,确保签发的证照内容和纸质一致。2) 电子签名系统需支持对新增证照和存量证照的签

13、名,证发证部门应使用本部门的业务证书(电子印章)签发本部门有效制证范围的电子证照,照签发与电子印章一一对应,支持包括但不限于USB Key和加密机在内的签名方式,需确保有效签名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3) 电文封装系统支持为每个电子证照自动产生唯一对应的二维码。二维码容量需能够满足证照未来应用扩充需。将二维码、编码信息、证照数据信息、废止列表地址和电子印章等嵌入PDF版式文件,形成电子证照信息封装包,并存储验证。电子证照封装后,需要验章后才能入证照库。5. 电子证照授权证照信息,特别是自然人(个人)持有的证照,一般都有隐私性,需要经过持有人的授权才能被其他人查看或使用,或者是在委托其他人进行办事

14、时,也需要进行授权。因此提出系统应支持持证主体对证照进行访问权限设定,可对单一或批量的证照进行设定。应用程序对证照的访问权限应通过协商设定。授权应具有时效性。6. 查询a) 目录查询公众应能查询公开的电子证照目录。应能查询指定地区、部门的开通目录和根据服务事项查询办事所需的电子证照目录。b) 证照信息查询持证者通过实名认证可查询其拥有的及对其开放电子证照;业务办理人员实名认证进入业务系统后,可查询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及办事所需并被授权查验的电子证照。7. 信息反馈和记录持证主体应能对不正确地信息进行及时反馈,对查询和调用操作应进行日志记录。五、 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的关系本标准依据国家和我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进行编写,主要有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粤办函2014262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广东省电子证照系统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办函2015645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政务电子证照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广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等。六、 作为强制性标准的建议本标准给出了电子证照在应用中应遵循的方法和规则,给出了电子证照生命全周期中基本的使用方法和规则,其发布后为电子证照的使用提供指导作用,建议作为推荐性地方标准发布。七、 贯彻实施标准的要求和建议建议本标准于2018年6 月发布,2018年12月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