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44081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内蒙古(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内蒙古(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内蒙古(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内蒙古(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一、选择题。1.我国20世纪80年代,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A. 政治因素B. 经济因素C. 气候因素D. 资源开发因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目,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因为在这些经济特区有较高的收入,较好的生活条件,说明是经济因素造成的人口迁移,B对。这些人口迁移是自发的,政治因素的人口迁移是被迫的,A错。这次人口迁移与气候、资源开发无关,C、D错。考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 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2、( )A. aB. bC. cD. d3. 当地政府为发展旅游,规划建设了一个水景旅游度假区,该旅游度假区( )A. 沿湖滨分布B. 沿河流分布C. 沿主要公路分布D. 沿铁路分布4. 图中聚落分布特点主要表现为( )A. 分布较分散,无规律可循B. 沿湖分布C. 沿铁路分布D. 沿等高线分布【答案】2. B 3. A 4. C【解析】【2题详解】从图中看出,abcd四处聚落中,b处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和物的集散,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其它位置均不如,故选B。【3题详解】据题干知, 要规划建设了一个水景旅游度假区,CD排除;湖滨水面面积较大,因此更适合水景旅游度假区的建设,A

3、正确B错误,故选A。【4题详解】据图可知,图中聚落主要沿铁路线分布。故选C。下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和“农业产值构成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 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大牧场畜牧业B. 种植园农业C. 现代混合农业D. 现代旱作谷物农业6. 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 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B. 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C. 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D. 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答案】5. C 6. B【解析】【5题详解】从图中土地利用图和农业产值构成图看,该区域主要有两大农业部门,畜牧业和种植业,两者比重相当,应该属于混合农业。故选C。6题详解】这种混合农业生产规模大

4、,专业化程度、机械化高,商品率高,生产灵活,市场适应性强,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灵活的生产选择。故选B。【点睛】混合农业生产有多种方式.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是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这种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农业的主要种植物有小麦、玉米等;饲养牲畜有猪、牛、羊等.世界混合农业发展最为典型的是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混合农业。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题。7. 我国大部分地

5、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8. 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A. 东南沿海地区B. 西南地区C. 东北地区D. 西北地区9. 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阻碍土壤温度提升阻碍土壤水肥运移 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 B. C. D. 【答案】7. A 8. D 9. A【解析】7题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地膜使用在作物播种期,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主要在春节播种,我国大部分地区因春季温度较低,降水较少,多风沙,不利于春播作物的发芽和生长,因此使用地膜覆盖来保水、保温、保土,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

6、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春季。【8题详解】该题主要考查我国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大风日数多,多风沙危害,且纬度较高,温度较低,所以,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西北地区。【9题详解】该题主要考查不恰当的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影响。根据题干的提示,地膜会造成白色污染,地膜残留在土壤中很难降解,会切断土壤中孔隙的连续性,降低土壤透气性,阻碍土壤中水肥的运移,影响农作物根系的发育生长。【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膜对农业生产影响。下图是上海和浙江的钢铁、化纤、木材加工、饮料、电子信息五种工业竞争力大小示意图(数值越大表示竞争力越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

7、. 图中序号代表的工业部门依次是( )A. 钢铁、饮料、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化纤B. 饮料、钢铁、木材加工、化纤、电子信息C. 电子信息、钢铁、饮料、木材加工、化纤D. 木材加工、化纤、饮料、钢铁、电子信息11. 图中的工业部门,浙江省的竞争力明显比上海强的主要原因是浙江的( )A. 技术力量强B. 原料丰富C. 环保成本低D. 市场广阔【答案】10. B 11. C【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上海的竞争力强,浙江的竞争力强,尤其是。上海有宝山钢铁厂,所以钢铁工业竞争力强,上海技术先进,所以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强;浙江的化纤工业竞争力强。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11

8、题详解】图中为化纤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大,浙江省的竞争力明显比上海强的主要原因是浙江的环保成本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二、综合题。12.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较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1)A、B两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曲线。(2)从图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水平_,_年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甚至超过发达国家。(3)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水平_,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_需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_的逐步完善,出现了_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_和_回流,大城市中心区_,中小城镇发展迅速

9、。【答案】 (1). A (2). B (3). 晚 (4). 低 (5). 1950 (6). 早 (7). 高 (8). 环境条件 (9). 基础设施 (10). 逆城市化 (11). 乡村 (12). 小城镇 (13). 萎缩【解析】【详解】(1)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早,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据图可知,A水平高,为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曲线,B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曲线。(2)结合上题结论并结合图分析可知,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1950年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甚至超过发达国家。(3)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环

10、境条件的需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出现了人口向小城镇和乡村回流现象,即逆城市化现象,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13.读“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称:A_,B_,C_。(2)A、B、C三地均为_气候区,_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多分布在_地区和_地区。(3)本地区_稠密,_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4)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的原因是_。 (5)亚洲水稻种植业今后发展方向是_。 (6)除图中所示的地区,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和地区也有水稻种植业的分布?【答案】(1)东亚东南亚南亚 (2)季风水河流下游冲积平原三角

11、洲 (3)人口劳动力 (4)精耕细作,但耕种规模小,受传统观念制约及经济水平制约 (5)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提高商品率 (6)美国、巴西、埃及、尼日利亚、意大利、西班牙等。【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知识,也考查读图、识图能力以及运用地理基本原理、规律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本题主要考查水稻种植业的分布地区。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2)读图分析可知,A位于东亚,B位于中南半岛,C位于印度半岛,三地均为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水源丰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多分布在河流下游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3)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

12、度大,需大量的劳动力,而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4)亚洲人多地少的特性,使其水稻种植业具有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等特点,加上本区的季风气候,水旱灾害经常发生,因而水利工程量大也是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之一。(5)针对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亚洲农业今后应该改变小农经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提高农民的商品意识,提高商品率 。点睛: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分析及发展措施:1.小农经营:(1)成因分析:亚洲水稻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由于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很少。(2)发展措施:适度扩大生产规模,施行集约化生产。2.单位面积产量高

13、,但商品率低:(1)成因分析:通过农民精耕细作,水稻单产高,但由于耕种规模小,每户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将收来的稻谷相当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粮及家禽、家畜的饲料用粮,而很少送到市场去出售。(2)发展措施:控制人口数量,增强人们的商品意识。3.机械化水平低:(1)成因分析:由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再加上亚洲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民主要凭自己的人力来完成农活。(2)发展措施:加快机械化发展,提高机械化水平。4.水利工程量大:(1)成因分析:水稻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水,所以灌溉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加之,亚洲夏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水稻区必须修建各种防洪、防旱的水利设施。(2)发展措施:政府需大力投资并组织兴建水利工程。5.科技水平低:(1)成因分析: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主要凭经验精耕细作。(2)发展措施: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如全国各地建立一些农业科技站和推广系统等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