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第三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十三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9343937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9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第三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十三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第三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十三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第三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十三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第三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十三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第三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十三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第三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十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第三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十三(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三 精准分析概括文本观点和作者态度 第三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把脉学情 准确诊断 读文答题 精细突破 把脉学情 准确诊断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谈 美 英毛姆 我发现美是个终点。我仔细考虑美的东西,觉得我所能做的惟有凝视 和赞赏。它们对我引起的情绪是高雅优美的,可是我既不能保持这情绪 ,又不能重复感受它;世上最美的东西最终也使我厌腻。我注意到,从 未臻完善的作品中,我倒能获得更持久的满足。正因为它们还没有达到 十全十美,所以它们使我的想象力得以有更大的活动范围。最伟大的艺 术品已经是尽善尽美,我无以复加,我不安宁的心灵只能疲于消极的沉 思默想。我觉得美好高山的顶峰,你攀上了那

2、里,就只有重新回下来。 完美无缺是我们都追求的,却又最好不要真正达到这境界。 我曾试图从美学家那里寻找出人性中有什么因素使我们可能产 生美的情感。我们惯常认为美源于人要求表现的本能,而我得说这是 一种身心的状态。或许在身心的结构中存在着一种生理功能,使某些 声音、某些节奏、某些色彩特别令人心旷神怡。然而也因为我们爱某 些东西、某些人、某些地方,或者时光的流逝增添了感情价值,所以 我们觉得美。 还没有人研究过时间对于美的作品的影响。不仅仅是我们越熟悉 它们,越看到它们的美,而且历代的赞赏不知不觉地增加它们的美。济 慈的颂歌现在比他刚写下它们的时候更美,所有从这些优美的诗歌中得 到安慰和力量的人们

3、积聚的感情使它们诗意更加丰富了。审美情绪决不 是一桩简单明确的玩意儿,它是非常复杂的,是由各种不同、而且往往 相互矛盾的因素综合形成的。美学家们教你不要因为一幅画或一曲交响 乐激起了你的本能冲动,或者因为它们挑动了你忘怀已久的往事,或者 因为通过它们引起的联想,使你进入了神秘的狂欢状态,就为这些图画 或音乐所感动。这样的劝诫没有用,事实上你还是被感动。 一个人对于一件伟人的艺术作品的反应究竟是怎样的呢?比如说 ,他在罗浮宫观看提香的埋葬,或者在听着歌唱大师中的五重 唱的时候,他所感觉到的是什么?我知道我所感觉到的是什么。那是一 种刺激,使我感到既是心灵上、却又是肉体上的高度兴奋,使我感到幸 福

4、,似乎觉察到自己的力量,摆脱了人生的羁绊;同时又感到自己产生 一种充满仁爱的温厚心情。我觉得安定舒泰,而精神上又似超脱人世。 但是我问自己,这种情绪有什么用处呢?当然,它令人愉快,而欢乐本 身是美好的。 艺术的价值,在于它的效果。倘若它只能给予快乐,无论是怎样 的精神上的快乐,它也没有多大意思,或者至少不比一打牡蛎和一盅葡 萄美酒有更多的意思。倘若它是一种安慰,那是够好的;这个世界上充 满了邪恶,人们能够常有个隐逸的去处,确是好的,但并不是逃避邪恶 ,而是积聚力量去迎战邪恶。艺术若要作为人生的一大价值,它必须培 育人们谦逊、宽容、智慧和高尚的品德。事实很奇怪,艺术家只有在无 意之中才能收到这个

5、效果,正如蜜蜂是为了自己需要而制造蜂蜡,全然 不知人类会拿去派各种各样的用处。(选自毛姆随想录,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说“美是个终点”?请结合第段简要分析。 答案 答案 (1)美的东西让人只有凝视和赞赏; (2)人们常常追求完美无缺(十全十美)这个终极目标,达到这个目标后 就没有持久的美感了(完美无缺常常使人厌腻); (3)美带给人消极的感受。 123 2.从全文来看,影响人们产生美感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答案 答案 艺术品(审美对象)的完美程度;审美者的身心状态、审美情趣 、审美能力;时间。 123 3.根据两段内容简要概括作者的艺术价值观。 答案 答案 艺术要使人愉快;要能给人安慰,教人积

6、聚力量迎战邪恶;培 育人高尚的品德。 123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关于艺术修养 余秋雨 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很少有正规提倡艺术修养的时候。本应属于艺术范 围的文辞诗作,竟长期成为科举手段,结果艺术人格不得不在利禄人格、 官场人格的威慑下变得疲弱不堪,可怜巴巴地充当仆从。红楼梦中贾 政带领一批文士清官视察新落成的大观园,需要应景题额,比较下来,显 然是那位懒于学业、年轻稚嫩的宝玉艺术修养最高,但又有什么用呢?一 路只听见贾政对他的呵斥声,这可看作是中国封建社会中艺术修养和艺术 人格处境的象征。由于大大小小的民族灾难频仍,我们历来焦急地呼喊 着军事修养、政治修养、经济修养,很少有呼

7、唤艺术修养的,因为它太 缺少实利了。但是,一旦当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狭隘观念就会懂得,只 有艺术修养在社会上的升值,才能全方位地提高人们的精神素质,协调 人际关系,重塑健全、自由的人格形象,从而在根本上推进一个社会的 内在品格。从人类发展总体而论,军事、政治、经济等再重要,也带有 手段性和局部性,惟独艺术,贯通着人类的起始和终极,也疏通着每一 个个体生命的童年和老境、天赋与经验、敏感与深思、内涵与外化,在 蕴藉风流中回荡着无可替代的属于人本体的伟力。 一个富于艺术修养的人,尽管他的外在境遇未必良好,他的内在精神 生活一定比别人丰盈而充满活力。他永远不会真正地寂寞,但丁、莎士比 亚、卡夫卡、屈原、

8、李白、曹雪芹永远与他为伴。他永远不会枯窘,他会 用贝多芬的耳朵、毕加索的眼睛去谛听和审视。于是大千世界变得那么富 丽,他自己也变得富有。一般的人过得再富有再安逸也就是一个一般的人 生,而他,全部人生节奏都被古往今来的艺术大师们充实过、协调过了, 因此,他是汇集着人类的全部尊严和骄傲活着。 很多人把艺术知识等同于艺术修养。不少地方搞艺术修养大赛,所 出赛题全是艺术知识方面的。更重要的是,有不少高等学校,甚至艺术 院校也把堆积艺术知识当作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基本途径。结果,我们 经常遇到这样的青年:一提起某个名画家,能够滔滔不绝地讲他的几个 创作时期,以及每个时期的基本特点,但一旦让他们真的站在这个

9、画家 的面前,却漠然以对,根本没有出现审美投入;看一出传统戏,能够如 数家珍地说出这出戏的题材来源、改编历史、种种掌故,但如果要问一 句“今天的戏好看不好看”,他却难以作出明快的第一判断 这一切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怪现象,便是长期以来以艺术知识代替艺 术修养所造成的。 一个有高度艺术修养的人当然会有比较充分的艺术知识。但是,艺术 修养的根基并不在艺术知识中。艺术知识是对已发生过的艺术现象的理性 记录,其本身是非艺术的。这正像知道欧洲战争史常识和拿破仑生平的人 未必有真正的军事修养,因为他所知道的这些知识本身是历史的而非军事 的。艺术知识,只是艺术修养大题目下的一种后补性、扩展性的内容。 一个人在

10、提高艺术修养过程中,不能不在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中长期 玩味、流连,这就自然而然地积累了一些艺术知识。有时,为了深化对艺 术作品和艺术家的领悟力,人们也会把某段艺术史系统地了解一下。但是 ,只要是有艺术修养的人,他在接触艺术的过程中往往不会向学习数学史 一样冷静,而一定会投入自己明快的爱憎裁断,调动足够的审美联想,甚 至还会引发自身创造的激情。这样,他也就把艺术史的学习艺术化了。 (选自文明的碎片,有删改) 4.分析作者在第一段中引用红楼梦例子的用意。 答案 456 答案 通过举例,提出中国封建社会中艺术修养和艺术人格的地位 低下的问题。 增加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增强文章说服力,引发读者阅读兴

11、趣 。 引出下文对我们很少提倡艺术修养的原因分析及提高艺术修养的意 义的阐释。 5.结合文本,分析作者为什么认为艺术知识不能等同于艺术修养。 答案 答案 艺术知识是对已发生过的艺术现象的理性记录,其本身是非 艺术的。 艺术知识只是艺术修养大题目下的一种后补性、扩展性的内容。 真正有艺术修养的人,在接触艺术的过程中往往不会像学习知识一 样冷静,一定会投入自己明快的爱憎裁断,调动审美联想,甚至还能 引发自身艺术创造的激情。 456 6.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富于艺术修养的人?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答案 答案 要充分意识到艺术修养对人及社会的重要性; 让大师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不要简单地把艺术知识等

12、同于艺术修养; 在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时投入自己的爱憎裁断,调动审美联想,引 发自身创造的激情。 456 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必考点。 而概括不准、不全又是考生答该类题的通病,像以偏概全、遗漏要点、 正误杂陈、曲解文意等都是典型表现。问题的解决,既关乎阅读及术语 层面,又涉及思维品质层面,但更主要的是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归纳概 括方法的训练来实现。 问题直击 读文答题 精细突破 一、练好最扎实的基本功精于归纳概括 归纳概括是一切深入阅读的基础,更是论述类文本阅读与答题的根本所在 。“归纳”侧重考查对整个文本主要内容的把握能力,“概括”侧重考查 依据要求检索有效信息

13、,并能够提炼、整合的能力。“归纳”“概括”就 是要抓住文本中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 归纳概括应具有三种意识:一是鲜明的文体意识,对论述文而言,论题 、论点包括分论点,论据与论证都是基本特征;二是缜密的逻辑思维意 识、清晰的分层意识,即要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梳理句与句之 间的逻辑关系,且同一关系取“同”,相属关系取“属”,相并关系取 “和”,主次关系取“主”;三是要有整体意识,分析归纳要从文本出 发,从整体把握。 归纳概括应掌握以下技巧:一是“抓”整体架构,抓标题、文首、文尾 ,抓层次文意;二是“抓”阅读程序,逐段点化,先分后合;三是“抓 ”结构分析,题文对照,提取要点;四是“抓”功能句,

14、即中心句、主 旨句、过渡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现实中的悲剧快感 凌继尧 冯友兰先生为西南联大撰写的校歌是一件艺术作品,当年吟唱校歌的西 南联大师生是校歌所描述的悲剧事件的亲身经历者,他们吟唱校歌所体 验到的那种心情正是现实中的悲剧快感。 即时小练 悲剧之所以能产生这种感情,因为它和崇高有密切的联系。悲剧是 一种痛苦、灾难和牺牲,但是它又不让人感到沮丧和压抑。悲剧使我们 接触到崇高和庄重的美,因此能唤起我们灵魂中崇高庄严的感情。它好 像打开我们的心灵,在那里点燃一星隐秘而神圣的火花。悲剧自有一种 赴汤蹈火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韧性精神。在吟唱西南联大校歌时, 郁积的痛苦、情绪受阻

15、的挫折感得到自然的宣泄和表现,因此会产生一 种快感。 悲剧具有英雄气概,然而光凭英雄气概还不能产生悲剧效果。悲剧 效果必然含有怜悯和恐惧,英雄气概只是令人鼓舞而不会首先令人恐惧 ,它产生坚决的心情,而不产生悲愤的心情。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 迁,是在中华民族存亡继绝的危急关头发生的悲剧事件。在侵略者的铁 蹄下,祖国山河破碎,哀鸿遍野,生灵涂炭。正像联大校歌所描述的那 样,“九州遍洒黎元血”。人们吟唱联大校歌,会产生悲剧的怜悯。但 这种怜悯不是指向外在客体的道德同情,而是一种审美同情,即把自己 的命运和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感受。 除怜悯外,悲剧感中还有恐惧。这种恐惧不是日常生活中面临生命

16、 危险时的那种恐惧,也不是胆怯、懦弱的畏首畏尾。悲剧中的恐惧是一 种哀伤或忧郁的情调,是一种忧患意识。悲剧中的恐惧是面对强大的邪 恶力量而感到无能为力的感觉。然而,他们在吟唱校歌时,感到压抑和 震惊,也感到反抗和振奋。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恐惧成为一种强烈 的刺激,唤起应付危急情境的非同寻常的大量生命力。它使心灵震惊而 又充满蓬勃的生气,所以也包含着一点快乐。” 联大校歌歌词与岳飞满江红写怀多有比照。冯友兰先生在联 大校歌中把满江红写怀中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改为“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需人杰”。冯先生幸而言中。今 天如果再讨论这四句话,杨振宁先生建议改为:“千秋耻,既已雪。中 兴来,需人杰。”从“终当雪”到“既已雪”,这是多么痛苦、多么艰 难的历程;我们在缅怀浴火重生的血泪史时,一种悲愤而坚决的心情不 觉油然而生。(有删改) 1.西南联大师生吟唱校歌时,会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