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复习资料练习:专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3实战演练含解析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9343017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语文复习资料练习:专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3实战演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语文复习资料练习:专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3实战演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语文复习资料练习:专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3实战演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语文复习资料练习:专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3实战演练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谢有顺:心若嘈杂,在哪儿都不能安静广州很大,而谢有顺很闲。他2001年出道时因“当代中国最年轻的文学批评家”的身份声名鹊起;他强调写作中的精神追问,认为文学写作最重要的是精神维度;多年来,他集学者与传媒人于一身,2010年被世界经济组织达沃斯论坛评选为“全球青年领袖”。“仅此而已”“足够了”“没有过高的期许”这些都是谢有顺的口头禅。对生活要求不高的谢有顺谈起自己理想的生活与理想的居所:“有一个大书房、一个小茶室、一个不会灰尘满天的阳台。书房可以放三墙壁的书,一张写字的大书案,天气不热时,可以在阳台看书读报。仅此而已。”个人的空间要求不多,他认为,一个人不必寻找专

2、门的空间“放空”自己。“心若嘈杂,在哪儿都不能安静。不必对生活有过高的期许,什么样的环境,做什么样的期许和自我定位。”谢有顺的理想生活要求不高,实现却不易,寻常人没有那么放松的心境。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如同对喝茶的理解一样,他认为茶叶毕竟是一种树叶,是每年都会产出的自然之物,过分渲染茶叶的奢侈价值,反而忘记了喝茶的本质。谢有顺是70后,有一段物质生活贫瘠的童年。尽管物质匮乏,但家乡小山村山清水秀,在他心里张扬着一种自然质朴的生命力。童年的他,喜欢打开大门,走入广袤的大自然。如今,对于过分丰富的物质环境,谢有顺有某种天然的抗拒。过去的一年,谢有顺的微信朋友圈忠实地记录着他的生活:喝茶、写字、会友、

3、讲课、开讲座、在广州郊区建工作室、在老家建房他外表现代,内心还是个古人。对于生活的理解,谢有顺更多的是立足精神层面思考。他认为,工作和生活是一个有机体,很难说有怎样的比例分配。严格意义上说,工作也是一种生活,就像活着本身也就是运动一样。工作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要从中找到乐趣,一个人才可以持续下去。这实际上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的外在体现,是一个人的“人品观”。有人说中国没有贵族,其实和西方的贵族精神相对的,应该是中国人身上所体现出的一种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我们称之为“君子人格”。谢有顺身上体现出的这种“君子人格”其实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关。他出生在一个客家乡村,故乡是一个重读书、重礼仪、重声名,有非常

4、浓厚的家族乡土文化的地方。谢有顺家里兄弟姐妹众多,但父亲从未放松对子女的教育。谢有顺清晰记得自己家中堂挂的对联。永远是“兄弟和其中自乐,子孙贤此外何求”,每年父亲都用红纸重写一遍。在自家的门楼墙壁上也总是“教严成德”和“为善最乐”这两句话。前者是关乎小孩的培养,后者是关乎一个人如何立世,“这应该是我们家的家训、家风吧”。两年前,谢有顺有了孩子,他对孩子的未来没有过多的期许。他说,最希望孩子具备的品质是善良、诚实、大度、勇敢、有同情心。如果说要给孩子树立一定的财富观,无非是取之有道,用之有方。钱财来得干净,用得得体。(节选自新周刊418期,有删改)1如何理解“他外表现代,内心还是个古人”这句话?

5、答: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2)联系上下文理解。(3)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句子。解答此题,可抓住关键词“现代”“古人”,联系上文“在他心里张扬着一种自然质朴的生命力”“对于过分丰富的物质环境,谢有顺有某种天然的抗拒”来分析。答案:谢有顺年轻有为,然而他能正确认识自我;同时,他又对生活期许不高,能战胜物质的诱惑;对生活的追求与内心的调节达到和谐统一。2简析“广州很大,而谢有顺很闲”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答: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作为第一段,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要从统领全文、引出下文、首尾呼应

6、、为下文做铺垫等角度作答。本题从文本内容看,全文都围绕“闲”展开,因此,这句话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标题中的“安静”与“闲”在结构上起着照应作用;“广州很大”属于谢广顺生活的社会背景,故起着交代背景的作用。答案:总领全文,文章围绕谢有顺“很闲”展开;与题目相照应,点明谢有顺心“安静”的缘由;交代背景,通过广州的“大”来反衬谢有顺“闲”的品质。3以谢有顺为例,分析文中“君子人格”的内涵以及其与“家风”的关系。答:解析:解答此题,第一问可结合谢有顺的人物品格及第五段中的议论性语句“工作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要从中找到乐趣,一个人才可以持续下去”来分析。第二问可结合第六、七段的内容来分析。例如,“他出生在

7、一个客家乡村,故乡是一个重读书、重礼仪、重声名,有非常浓厚的家族乡土文化的地方”;“父亲从未放松对子女的教育”;“教严成德”和“为善最乐”这两句话是“家训”“家风”;“最希望孩子具备的品质是善良、诚实、大度、勇敢、有同情心”表现了“家风”要突出传承。答案:“君子人格”的内涵:淡泊物欲享受、注重心灵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工作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与“家风”的关系:家乡是一个重读书、重礼仪、重声名,有非常浓厚的家族乡土文化的地方;父亲从未放松对子女的教育,有传家的“家训”“家风”;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备的品质是善良、诚实、大度、勇敢、有同情心。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星空的奥妙 刘慈欣访谈刘慈

8、欣(以下简称“刘”),科幻小说作家,代表作三体。吴言(以下简称“吴”),文学评论家,自由撰稿人。吴:听说您在三体开始创作的时候只计划写一部,后来延展到了三部,而且感觉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期间应该有出版方、科幻迷的影响,这也是个创意激发的过程。科幻文学作为大众文学,跟读者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您觉得呢?刘:三体开始构思时倒也是三部,但后两部是不是能写则要看上一部的销售情况,科幻小说是一种类型文学,有很强的市场属性。三体是有扩展的可能性的,现在我还是集中精力试图创作全新的作品,以后也许有机会再回到这个题材。关于和读者的互动,在我是不存在的,我的创作过程是完全个人化的,在写作过程中没有与任何人讨论

9、交流的习惯,也没有这种愿望。同时,我基本上不认识自己的读者,与他们也基本没有交流。当然这些只是个人的习惯,其他的作家不一定是这样。吴:我感觉电影是您科幻创作中重要的素材来源,这一点同主流作家主要依靠阅读来源不同。对于科幻作家这是正常的,您怎么看创作素材的来源问题?刘:我感觉主流作家创作中的素材应该来源于生活本身吧,这是科幻小说很难做到的,因为科幻小说中所描写的世界一般都远离现实。其实我创作的素材也是大部分来自阅读,科幻电影给人的启发并不多,从市场考虑,科幻电影中一般不会出现很新的创意。吴:您虽然称自己不是文学爱好者,但我发现您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和天赋。看到一些资料,您说深受俄罗斯文学影响,想具体

10、问问受哪些作家、哪些作品影响较深。刘:主要受托尔斯泰的影响比较深,对我影响最深的小说是战争与和平。吴:想请您谈一下,在您的知识结构里,支撑科幻写作的构件有哪些?刘:我对科学技术比较感兴趣,同时对军事也有一定的兴趣,支撑我科幻写作的构件主要是自己的物理学和宇宙学知识,具体说就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大爆炸和暴胀学说。至于更为现代的弦论,太深了,有些搞不懂。我的生物学和经济学知识是个短板。吴:对于科幻文学评论您有什么建议?刘:现在文学界对包括科幻在内的类型文学的评论,都是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语境和框架。不可否认,所有文学体裁都有共性,但不同的文学类型也有自己的规律,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方式来评价类型文

11、学不是恰当的评论方式,如果用这样的标准和语境来评价,包括我的小说在内,相当一部分国内和国外的科幻作品将一无是处。比如说,传统的文学评论认为,文学是人学,由此推论包括科幻文学在内的类型文学中的那些类型元素,如科幻中的科幻创意、侦探中的推理等,都只是提供了一种背景、平台和工具,最终目的是用来表现人性的。事实上不是这样,这些类型元素就是类型文学本身的目的,比如在科幻小说中,环境和作为一个整体的种族,都可能成为与人物一样的独立的文学形象。有许多主流文学作品都有大量的科幻元素,比如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冯尼古特的五号屠场、戈尔丁的蝇王、奥威尔的1984等,这些都是很经典的作品,但一般不被当成科幻小说。(选

12、自名作欣赏2016年第1期,有改动)4采访者所提问题可以概括为哪三个方面?答:答案:三体的创作过程;科幻写作者的知识结构;对科幻文学评论的建议。5对科幻文学的创作,采访者和受访者的认识有哪些差异?答:答案:(1)与读者的关系:(采访者)科幻文学作为大众文学,跟读者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受访者)创作过程是完全个人化的,不存在与读者的互动。(2)素材来源:(采访者)电影是受访者在科幻创作中重要的素材来源;(受访者)创作的素材大部分来自于阅读。6对于科幻文学评论,刘慈欣有什么样的看法?请结合访谈内容具体分析。答:答案:遵循所有文学体裁的共性规律;从科幻文学体裁的特点出发:科幻元素是科幻文学本身的目的

13、。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大自然在反抗 美蕾切尔卡逊我们冒着极大的危险竭力把大自然改造得适合我们心意,但却未能达到目的,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痛心的讽刺,但是很少人提及。生物学家布里捷说:“对昆虫世界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这种“不可能的事情”现在正在两个领域内发生。通过遗传选择,昆虫正在发生应变以抵抗化学药物,不过现在要谈到的一个更为广泛的问题是,我们使用化学物质的大举进攻正在削弱环境本身所固有的、阻止昆虫发展的天然防线。世界各地的报告很清楚地揭示了一个情况,即在用化学物质对昆虫进行了十几年控制之后,那些被认为已在几年前解决了的问题又回过头来折磨我们。而且只要出现一种哪怕数量很不显

14、眼的昆虫,它们也一定会迅速增长到严重成灾的程度。我们已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现今一些地方,无视大自然的平衡成了一种流行的做法。今天的自然平衡所面临的状况好像一个正坐在悬崖边沿而又盲目蔑视重力定律的人一样危险。人,也是这个平衡中的一部分,有时这一平衡对人有利,有时它会变得对人不利。当这一平衡受人本身的活动影响过于频繁时,它总是变得对人不利。人们在制定控制昆虫的计划时忽视了两个重要事实。第一是,对昆虫真正有效的控制是由自然界完成的,而不是人类。昆虫的繁殖数量受到限制是由于存在一种被生态学家们称为环境防御作用的东西,这种作用从第一个生命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着。昆虫学家伯特麦特卡夫说:“防止昆虫破坏我们世界安宁的最重大的一个因素是昆虫在它们内部进行的自相残杀的战争。”然而,现在大部分化学药物被用来杀死一切昆虫,无论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第二个被忽视的事实是,一旦环境的防御作用被削弱了,某些昆虫的真正具有爆炸性的繁殖能力就会复生。托马斯赫胥黎曾计算过,一个单独的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