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练)高考第2大题(二)第2节 考点3 赏析技巧含答案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9339175 上传时间:2020-0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练)高考第2大题(二)第2节 考点3 赏析技巧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练)高考第2大题(二)第2节 考点3 赏析技巧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练)高考第2大题(二)第2节 考点3 赏析技巧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练)高考第2大题(二)第2节 考点3 赏析技巧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三赏析技巧(2013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问题。牛铃叮当李清明水乡多水牛。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多以水牛为伴。不但假期要整天放牧水牛,即使上学了每天也带上镰刀和竹筐,放学的路上割上满满一筐青草,回去喂养水牛。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水乡,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牛。洞庭湖多年淤积的湖洲上围垦成水乡一个个垸落。湖汊内港、沟渠水塘星罗棋布,到处长满茂盛的芦苇、青草和野蒿,这些都是水牛们上好的饲料。水牛生命力强,容易饲养。春、夏、秋三季均以自然生长的草蒿为食;到了万物枯萎的冬日,每天也只需一捆干草便能果腹。漫长的农耕时代,水牛一直被视为农家的命根子。从牛犊学会走路的那

2、天起,它的脖子上便被精心挂上一串铜制的铃铛。农忙季节,水牛可用于犁田、耙田;农闲时分,水牛能帮助拉磨,碾压菜籽、稻谷,以便得到食油、大米。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村里就购买了东方红牌拖拉机,还配备了犁、耙等成套的耕田机械。没承想几吨重的“铁牛”开进农田却经常陷进淤泥中,有时淹得只看见顶部的烟囱,最后还得用十头八头水牛合力,才能“拖拉”出来。水牛天生就能游泳,还是长距离泅渡的高手。水浅处水牛游得很慢,一边游还一边不忘啃食水中的荷叶、蒿草和野生水稻;一旦游到水深处,它便变得特别快捷,一边用力划动四肢,一边高高抬起头角,“嗯呀嗯呀”十分得意地叫唤不停。夏天,水牛成了我和一班好伙伴最好的“游泳老师”。跟

3、着水牛学游泳,我们先是用柳条鞭子将水牛赶至河里,双手死死地拽住牛尾巴,待水牛飞速抢渡时,再使劲用双脚拍击水面。不消两日,我们便掌握了“牛刨”“蛙泳”等全套的游泳本领。与水牛朝夕相处,我们也摸透了它温和、驯良的习性。只要你往牛头前一站,哪怕它正在吞食草料,也会赶紧把头一低,让你攀住牛角,爬到它背上。待你坐好,水牛还不忘摆动头角,“嗯呀嗯呀”撒娇般地叫唤几声,牛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骑在牛背上的我们,头上扎着柳条帽,腰间别着把弹弓,右手高高扬起柳条鞭子,活像一个个舞剑骑马、披挂出征的大将军。别看水牛平日温驯,一旦打起架来却异常勇猛,尤以处于发情期的公牛为甚。 当攻击开始时,公牛们双眼通红,

4、抵足弓背,头缩至前腿中间,亮出尖尖的双角,冲撞挑击。一时间,牛铃骤响,沙飞石跳,响声震天。这时,只有将干草燃成的火把投掷到牛头角力处,方能将它们分开。终于,水牛老了。连田也耕不动的水牛;静静蹲在牛栏中,等待自己大限的到来。因为害怕掉膘,乡亲们往往会提前宰杀水牛。被牛绳绑囚在树下的水牛,看到屠夫磨刀霍霍,都会掉下一颗颗好大好大的眼泪,似有深深的不舍和无限的悲戚。想起水牛这一辈子所求最少,干的却是最苦最脏最累的活,站在一旁的我们不禁泪眼模糊。现今的水乡,早已不用水牛精耕细作,而是直接向稻田抛撒谷种,等天收粮,靠天吃饭。放眼望去,湖洲上唯有水草疯长,久而久之便成了放养水牛的天然牧场。春天里,不再耕田

5、的水牛被赶至牧场,脖子上换上了刻有记号的新铃铛,直到冬天才各自牵回。一起牵回的还有傍着公牛母牛的新生牛犊。牛犊的认领沿用的是乡里的老规矩:将各家的大牛小牛赶至一处,看哪头牛犊跟谁家的大牛走,哪头牛犊就算是谁家的。如今,利益的驱动让这样的老规矩开始面临挑战。由牛犊引发的纠纷,每有耳闻。 曾有相邻的两家因争六条小牛而互不相让,直至对簿公堂,一家甚至提出要用船装着大牛小牛去省城做“亲子鉴定”。 自然,鉴定最后平息了纠纷,但花去的鉴定费、差旅费和诉讼费加起来远远超过几头小牛的价值,这一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黑色幽默。打那以后,水乡的水牛们大都由放养改成了圈养。岁月流逝,牧童牛笛仿佛一夜之间成了绝

6、响。没了广阔湖洲茵茵绿草的映衬,少了骀荡和风的吹拂牛铃依旧叮当,但总觉得少了往昔的悦耳与悠扬。(本文有删改)第四段中“铁牛”“拖拉”加上引号,有什么特别用意?(3分)_考生考生答案误区诊断甲“铁牛”被“水牛”“拖拉”出水,衬托出“水牛”的价值,具有反讽的意味。该考生混淆了衬托和对比两种手法,只能得1分。(短板一:手法混淆)乙“铁牛”与“水牛”形成对比,“拖拉”一词描摹出铁牛被水牛拉出淤泥时的情态,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凸显铁牛的尴尬和水牛的价值。该考生能从修辞和描写的角度进行分析,但忽略了从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只能得2分。(短板二:角度不全面)本题考查表达技巧。文本选用了李清明的牛铃叮当,表达了对

7、农村生活的关注和思考。从文章内容看:文章第段表达了对淳朴乡村的眷恋和热爱,第段则对即将消失的美好表达一种惋惜、惆怅。文章通过叙述农村的片段生活,阐述了对农村诗意生活的眷念之情。从题目要求看,做好本题要从修辞、描写、表达等多个角度进行赏析。从修辞上看,“铁牛”与文中的“水牛”形成截然相反的对比,突出两者各自的特点;从描写上看,“拖拉”一词生动地描摹出“铁牛”被水牛拉出淤泥的情态,凸显“铁牛”被“拖拉”时的尴尬;从表达上看,“拖拉机”(铁牛)被水牛“拖拉”出淤泥,“拖拉”一词语带反讽,具有幽默、诙谐的表达效果。考生甲没有准确地判断出句中的手法,致使得分较低;而考生乙分析的角度不全面,没有得全分。【

8、答案】起强调的作用,旨在引起读者的注意。“铁牛”与水牛形成对照,突出拖拉机被“拖拉”的尴尬,有揶揄、幽默的意味。一、熟练区分常用的易混淆的“3种手法”(针对“短板一”)1渲染和烘托渲染是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等进行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则是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2反衬和对比反衬是利用事物间相反的条件来衬托,目的是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对比是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摆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它们的不同点的技法。3衬托和烘托衬托是利用事物间相似或相反的条件,以某些事物做陪衬,来突出要描述或要表达的思想的一种写作技法。烘托是指不正面刻画所表现

9、的对象,而用有关的人、事、物、景从侧面进行刻画,以达到突出特定对象的目的。二、手法鉴赏的多个角度(针对“短板二”)1局部文字赏析(1)修辞手法(局部看修辞)。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2)描写方法。首先分清是人物描写还是景物描写。是人物描写,则要考虑是哪种描写(如动作、心理等);是景物描写,则要考虑其角度和方法,如抓住景物特征,从形、声、色方面描写;调动多种感觉,使用动静结合、正侧结合等。(3)表现手法。多是联想想象、对比烘托等,不大涉及整篇文章赏析用的象征、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等。(4)语言表达。只有该段文字语言有特色,才会从这个角度考虑。至于表达方式,则需要较大篇幅的文字才可考虑。2较大

10、文字区域分析从整体上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写作特色),首先看文章所用的表现手法(如象征、托物言志、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对比衬托等);其次是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主要看它以哪种方式为主(一般是记叙描写),以及几种方式的结合,如描写与抒情相结合,记叙、描写与议论相结合等;再次可以考虑构思结构、语言表达等。三、赏析表达技巧“2步走”第1步:审读题干,区分技巧(手法、特色)类型。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反问等。表达方式:记叙(记叙人物、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表现手法:象征、衬托、抑扬等。结构章法:铺垫、伏笔、过渡等。第2步:明确类型,套用模板。(1)运用了什么技

11、巧。(2)分析该表达技巧写出的具体内容。(3)结合文本从塑造形象、表达情感或主旨等方面分析这样写的好处(表达效果)。综 合 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0分) 遥远的葵花地李娟我们这里的河流全靠积雪融化汇聚,而农民种地,又全靠从河里引水灌溉。因此在我们这里,一遇到降雪量少的暖冬,第二年肯定大旱。这一年正是罕有的旱年。除了旱灾,风灾、蝗灾及其他严重的病虫害肯定也会全集中到这一年。谁叫去年是暖冬呢?虫卵没法冻死。尽管如此,我妈还是决定种两百亩向日葵。地是头一年就包好的,如果不种,荒着心里更难受。那块土地我们承包了三年,位于新疆阿克哈拉河下游六十公里处的高潮村南面的荒野中。地势坦阔,一马平川。

12、那一带一共开垦有一万多亩土地,除了少量的打瓜,全都被承包者种上了向日葵。不知丰收时那里会是怎样的一幕情景。一万亩啊,金灿灿的葵花地!因为离家太远,葵花从播种到收成的三四个月期间,我妈得一直守在地边。这三四个月里就没法照顾九十多岁的外婆和几只小狗及满院子的鸡鸭兔子鹅了。于是,妈妈雇了一辆大卡车,把整个家都搬到了地边。妈妈在荒野中挖了一个大坑,坑的南侧掏了一条斜下去的通道。坑沿上横搁几根木头算是檩条,檩条上横担一些木棍,铺几只撕开的纸箱子,最上面蒙一大块塑料棚布,最后再盖上一层泥土压住棚布。在新疆,这叫“地窝子”。这就是我们的家。搬家时我也跟着去了,在那里生活了非常短暂的一些日子。只目睹了种子进入

13、大地的过程,却不知它们如何在大地里苏醒,渐渐长成。那些日子里,我总是站在地窝子旁,长时间望着眼前一望无垠的大地,想到下面一行行齐整沉睡的种子,总觉得它们可能会永远这么沉睡下去了,大地永远荒凉空荡。搬家的那一天好冷。虽然已入四月,但冬天的气息仍然强大顽固,残雪皑皑,寒风凛冽。第二天,外婆就想回家了。她拄杖从地窝子里艰难地走上大地,转身四望,快要哭了。而我妈妈始终忙忙碌碌。她马不停蹄,立刻雇人犁地,第三天就开始播种。眼下只能人工点播,为了尽快播完,她跑到附近的杜热小镇上雇了二十多个人。可是,在空旷的大地上,这二十多个人远远看去是那么凄凉无助。他们一人拎一只盛满种子的口袋,一步一停,在大地上越走越远

14、,远得似乎都走不回来了。第四天,鹅和鸭子发现了附近的水渠,痛痛快快洗了个澡。搬家时,它们不幸被安排在煤堆里。第五天,鸡开始下蛋。同时,小狗们在地窝子附近发现了一个田鼠洞,兴奋得刨了半天。大家很快适应了新生活。叔叔不知从哪里弄来几块红砖和两块水泥板,给我们地窝子的通道铺了两级台阶。从此外婆出入我家方便多了。这一带守地的几个地窝子里就我家出现了红砖这样的奢侈品,我家便被大家一致评定为五星级地窝子。荒野里没有电,虽然有相机和备用电池,我却总是不舍得取出来拍照。只在闲暇时分,当妈妈带着小狗在附近野地里散步时,我才端起相机,在显示屏里远远凝视他们。当他们走在大地上时,镜头中的情景满满当当,却寂寞无比。当

15、他们走过之后,走空之后,一切才抬起眼睛。而种子播下之前的大地总是孕育无穷的语言。种子播下之后,大地才安静下来,并对每一个前来者竖起食指在唇前。一次我妈散步回来,像变魔术一样从怀里掏出一束野花给我。在哪里采的呢?我捧着花从地窝子走上地面,转身四望,这干涸无尽的大地,这手心里唯一的湿润丰盈。我把一只矿泉水瓶从中间破开,注满水插上花,再把它们放在投入地窝子里的唯一的一束光线中。过了好几天,花都没败。可我出去散步时,却从不曾遇到过什么花儿。似乎我妈采回的这些就是全部的春天,全部就这些。总之我离开了。把妈妈、外婆和小狗留在了那片荒野上。把她们抛弃了一整个夏天。又觉得其实是把她们一直抛弃到现在总觉得,这些年来,她们一直还在那广阔的天空下寂寞艰难地劳作、生活。(本文有删改)1简要概括文中“妈妈”的形象特点。(2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